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儿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集中体现在爱心上。教师只要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生活,一句话语、一个微笑,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只要倾注一片爱心,就能扣响学生心灵的大门,就能走进学生稚嫩的世界,走进学生纯洁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学生心灵的教育对其成长很重要.而要做好这一工作,便应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对此,有的老师感慨:“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要你走进我的世界,你不进。”怎样让学生而对老师而不再加以设防呢?班主任生活告诉我:爱,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正520,我爱你,一个网络流行词汇。在邵东县流光岭中学,这个"520"成为了孩子们耳熟能详的课改名称,也成为了走进每个孩子生活和心灵的优美旋律——围绕它,正展开着一幅农村教育爱的画卷。"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没有了爱,教育也就没有了灵魂。‘520’课堂改革的根本,就是大力弘扬‘教育爱’:校长爱学校,教师爱学生,学生爱学习,让爱无处不在!"校长曾健云介绍说,学校"520"课改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4.
文学教育已经成为新课程的亮点之一。这是因为,除了传统的文学教育所说的写作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高标而外,文学教育的真谛应该是:“文学让我纯净。文学也教我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汤吉夫语)从这一点来说,文学教育应该引导广大教师和学生用文学去净化心灵,关注人生,走进生活。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文学教育的人文价值目标,应该是:充实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感到分析一篇文学作品的结构似乎最容易,又似乎最难。说它容易,是因为每次分析作品的结构时,都是从分段上结构的严密上首尾的照应以及着手,说它难,是因为每次分析都这么千篇一律,学生不爱听,教者也乏味。请问这种简单的分析方法是否与我们对作品的结构理解不准确不深刻有关? 伍兴明伍兴明同志: 你的来信,编辑部让我解答。现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仅供你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习作课难教,习作难写,这已经成为小学习作教学的一个难题。教者说难教,是因为课堂的时空限制了教学内容,无奈中只能流于工具教学。写者喊难写,是因为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奈中流于脱离生活的机械模仿和虚情假意。下面的两个案例相信会给大家开辟一条新的思路。习作课例一:在课前,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观察作业,请他们观察市民的周末生活。学生们用自己的视角观察生活,以纯真的童心感知生活,并收集了照片、视频等多种素材。课堂上,学生们饶有兴致地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并谈感受。有的说,他们全家于夏日的夜晚沿河漫步,看到灯光璀璨,人潮涌动,好不热闹;有的说,他们全家到了周末,  相似文献   

7.
到学生中去     
李跃荣 《广西教育》2010,(29):38-38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师情变友情,是坚持把爱洒进学生的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并最终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生活中,很多次我都在想,最好的师爱应该是学生感觉不到教育目的的爱。所以,每当接手新班之后,我与孩子的心灵交往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的。 给孩子读文章,是我走进孩子心灵的最直接的台阶。  相似文献   

9.
“爱学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又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正如此说,老师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敬爱老师.也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学生,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呼唤真爱。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还要会爱,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才能使学生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我认为爱学生应该从“欣赏”学生的缺点开始。善待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欣赏有缺点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有人说:“一位班级管理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一百条:而一百位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肯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在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爱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每个学期都会遇到许多古诗的教学任务,这对于一个执教多年的教师来说,早已司空见惯.古诗教学给我的感觉是又容易又难,说容易是因为课文简短,需要解决的字词句的问题不多,很容易就能够使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但要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那就难了.这就是教古诗难的地方,也是我教古诗过程中最头疼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又一个新学期开始了,不知是因为刚放完寒假,还是学生又长一岁的缘故,我发现近来课堂上学生不爱举手发言了,而且越来越难感受到与学生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心灵的默契所产生的激情和愉悦。直到有一天,不经意的一次课堂教学让我找到了原因。一天在上课时,我发现有一位平时从不敢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举起了小手并准确地回答了问题。我高兴地表扬  相似文献   

13.
1988年,我师范毕业,怀着满腔热情走上了我强考及格,通过2002年的中考,顺利地升入高中。渴望已久的讲台,开始了我与学生之间的故事。对汤勇的进步,我写下了自己的体会:“作为老故事一:用老师的真爱去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闲散的、厌学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的像汤勇一样的学生,我们只有永不放弃对他们的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教育对象。”是的,没有爱,就教育,把爱化作涓涓细流,去滋润、去灌溉那片心灵没有教育。我对学生真诚的爱,引导我走进学生丰的土地,学生心灵的沃土上就一定会生长出参天的…  相似文献   

14.
一天,老师走进课堂,学生们一齐起立喊“:老师早上好!”老师说“:为什么只喊早上好,那我下午呢?难道就不好了吗?”于是学生们又一齐喊:老师下午好!”老师又说:那我晚上呢?”学生们又一齐喊:老师晚上也好!”老师点点头说道:这样才行,现在重新喊一遍!”学生们一齐喊“:老师早上好,  相似文献   

15.
“爱”是教师生涯中永恒的主题。步入新课改以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师爱”注入了鲜活的动力,“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成为了教师追求的目标。他们走进学生心灵,引燃学生的激情,为学生创设充满希望的天空……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几位一线教师,聆听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用心去感受师生共同成长的不尽喜悦。陈佳:用爱心呵护孩子我是《品德与生活》学科的任课教师。记得在讲《我的爸爸妈妈》一课时,其中一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说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相似文献   

16.
<正>著名作家冰心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有爱便有了一切"。虽然我才刚刚参加工作两年多,但在这两年多的教学中,我对此深有感触。1.爱是一种责任。我觉得选择教师这个行业,也就意味着从此你便开始了忙碌而充实的生活。每天早上迎着第一缕阳光走进校园,听见学生们真诚的问候,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同时也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都有一颗丰富而脆弱的心灵,也许在不经意间,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他们亲身去感受,用他们的心灵去体会、去研究,学习才能真正成为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学生才能真正达到乐学、会学、勤学的境界。在这方面,我在上生活课的时候感受颇多。记得上“我爱秋天”这一课时,我想与其在教室枯燥地说秋天,不如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秋天。在秋风里,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常说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的海洋中,我们非常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并把生活的信息贯穿于知识的学习之中,让每一个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身边的数学,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快乐."数学日记"是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真实反映,我常常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并细细地品味他们的数学日记,从而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数学世界.现结合几篇学生交给我的数学日记,谈几点自己的所感所想.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是学生普遍感觉难学的一门科目,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个物理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详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用心,教师主动走进学生的心里世界,触动学生的心灵,教学自然会收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在多年的教学经历中,我和许多物理教师都有众多的感触,很多学生说初中物理难学,也有很多教师说初中的学生难教,我在自己的教学经历中,却有另外一种感受,就是再不听话的学生都有他可爱的地方,只要用心,就会走进学生的心里,触动学生的心灵,自然教学效果也不一样。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14,(5):48-49
哄宝宝睡觉,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难,是因为小家伙不配合你,让他睡偏不睡。容易,是因为掌握技巧之后,他就会乖乖听你的,好好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