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纳西·威廉斯在其剧作中刻画了一系列南方女性人物,她们都是南方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从福柯权力话语理论的角度来看,南方父权制文化掌控了社会话语权,对南方女性的“凝视”是一种重要的权力运行手段,而南方女性将这种“凝视”内化成自我监视。该文试图从福柯权力理论的角度对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几位典型的南方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剖析南方父权文化如何对南方女性进行监视,并最终导致她们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文坛著名剧作家。他注重对美国南方女性人物的刻画。文化冲突,个人内心的怀旧情结以及当时男权社会的压制三方面共同造成了威廉斯笔下两位典型女性人物阿慢达和布兰琪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的南方女性为研究对象,以最为读者所熟知的三位女性角色——阿曼达、布兰琪和玛吉为例,试图剖析蕴藏于南方女性柔弱外表下的坚韧与执着,探讨她们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寻求自我的方式。并以此证明威廉斯所塑造的女性人物绝不是逃避现实耽于幻想的失败者。面对现实的痛苦与压力,她们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进行了不屈的抗争,从未放弃对生命的信念和对本真的渴望。她们并非世俗意义上的胜利者,而是现实世界中绝望的幸存者。  相似文献   

4.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由于他本人的南方背景,他的作品多善于刻画如阿曼达、布兰琪等孤独、失意、怯懦而心灵扭曲的南方女性形象,揭示这批旧南方遗留下来的"最后的贵族"在社会制度更迭时无所适从的心理,以及在她们身上所反映出的旧南方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张燕萍 《海外英语》2011,(8):331-334
美国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广受赞誉,尤擅诗意地吟唱关于骑士文化衰微的南方和郁结难解的南方美人的挽歌。该文拟从弗莱原型批评的角度探寻《欲望号街车》中环境、主题、人物的圣经原型,揭示这一悲剧之所以长盛不衰的深层原因及其对精神空虚的当代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悲剧的视角对田纳西·威廉斯的剧作《玻璃动物园》进行了解构,揭示了“南方神话”的内涵,分析了剧中主人公即南方“最后的贵族”在强悍的现实世界面前悲剧性的抗争与衰落,并指出威廉斯为寻求南方传统和重建南方文化身份作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7.
监狱是《半身》中的重要意象。梅尔监狱利用全景敞视结构监视女囚,对她们进行规训与惩罚。而维多利亚社会就是一个隐形监狱,玛格丽特因违背社会价值标准也受到监视。监视是"监狱"实施规训权力的主要形式,因此,身陷"监狱"的女性通过阻碍监视反抗规训权力,其中社会底层的女同性恋者的"反凝视"更是挑战了维多利亚社会的父权、阶级等级制度和异性恋霸权,使得小说具有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主义色彩,体现其现代性。  相似文献   

8.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剧作家之一,《欲望号街车》一经问世便为其夺得多项大奖。本文以异化理论为基础,分析剧中的人物——南方淑女、南方绅士与北方佬于社会转型期在不同层面上与他人的异化。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夜色温柔》采取了多种叙述视角,尤其是女性人物视角的灵活运用,折射出这部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性别政治关系,即女性人物从对传统的父权制权力关系的认同,发展为对传统父权制社会权力关系的挑战和颠覆。  相似文献   

10.
E.L.多克托罗的经典之作《比利·巴思格特》颠覆和解构了传统的女性形象。文章借助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分析了小说中被置于边缘语境中的女性人物,认为比利为主导的男性话语遮蔽了女性人物真实、自主身份意识,隐含父权制权力对女性身体和话语的双重控制,而多克托罗通过女性形象的重塑,实现了对此权力控制的消解和颠覆,展示了叙述世界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席卷全球,抹杀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地域文化将如何回应危机?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的杰出代表,田纳西·威廉斯在其家庭剧里探讨了这一问题.为保存南方地域文化,威廉斯提供的策略是离群索居和重温过去,这种消极的反抗无力抵挡现代性的进步叙事,悲剧将是威廉斯剧作主人公的必然宿命.  相似文献   

12.
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戏剧家之一。《春季风暴》(Spring Storm)是他的一部早期作品,2011年首次整理出版。虽然不是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品,但田纳西·威廉斯的其它代表作品与此剧的创作风格与手法可谓一脉相承。文章以剧中人物角色的象征意义为切入点分析了田纳西·威廉斯最主要的创作手法——象征主义手法。  相似文献   

13.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重要剧作。文章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欲望号街车》中人物感情的冲突,人物的内心欲望的挣扎,以及人性的泯灭,揭示了威廉斯作品的伦理关怀,进而揭示了田纳西.威廉斯的剧本对构建和谐社会伦理道德观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田纳西·威廉斯《玻璃动物园》再现了美国旧式南方家庭在经济大萧条下的悲惨境遇。处于社会变迁和新旧南方文化交替之际的剧中人物阿曼达是典型的旧式南方淑女。文章通过分析阿曼达的身份认同危机以及认同失败的根本原因,认为:阿曼达未能直面残酷现实并合理地调适自己,对自我位置缺乏清醒的认识,无力改变现实生活的悲惨境遇,从而迷失于没落的旧南方文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福柯的凝视理论,从女权主义角度分析了迪斯尼作品《冰雪奇缘》。这部电影颠覆了传统迪斯尼公主电影中的男性形象,并将女性主角设定为情节的"推动者",肯定了女性的自身价值。但是,从女性主义角度来看,这部电影中的女性主角仍然存在局限性,未能完全摆脱男性的"凝视"。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本细读以及广泛联系作家的回忆录、访谈、书信和传记,结合弗洛伊德相关理论,揭示田纳西·威廉斯最喜欢的人物,即<夏与烟>中的阿尔玛,从一个模范的清教徒淑女突然转变为荡妇的原因,挖掘阿尔玛与作家的深层联系,在颠覆了从道德角度对<夏与烟>以及主人公阿尔玛进行理解的基础上,指出阿尔玛以及她一直心仪的约翰并非一般人物,而代表着威廉斯矛盾思想的两个极端:清教主义思想和同性恋欲望;他们的剧变象征着威廉斯接受自己性取向的痛苦过程以及"出来"以后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7.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他的作品也揭示了当时的许多妇女问题。可是田纳西·威廉斯无法逃避男权思想对他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这些女人是令男人爱但不敢接近的,同时通过他作品中的男人形象和男人对待女人态度的多个例子体现在男权思想影响下的他对待女人的另一面态度。本文通过他的《玻璃动物园》中的阿曼达,《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琪,《夏和烟》中的阿尔玛这三个女性形象的塑造来证明田纳西·威廉斯的潜在的男权思想。  相似文献   

18.
黄薇 《华章》2013,(22)
《欲望号街车》是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而剧中女主角布朗琪·杜波伊斯是美国戏剧作品中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本文对布朗琪的分裂性人格进行了剖析,旨在说明代表了美国南方优雅贵族文化的布朗琪,在与斯坦利所代表的北方强悍的工业文化的对抗中,注定要一败涂地。然而布朗琪作了勇敢的抗争,悲剧性的凄美闪耀着永恒的理想和人性之光。  相似文献   

19.
毕飞宇的小说《玉米》《玉秀》《玉秧》(即《玉米》三部曲)揭示了女性在父权社会的生存困境,表达了女性的欲望主题。论文从身体书写的角度分析毕飞宇《玉米》三部曲,揭示女性在父权社会中受到的压抑和束缚。在父权文化中,女性身体一直处于“被凝视”的状态,女性在男性的凝视下,对身体进行自我规训,并屈从于父权社会。在《玉米》三部曲中,女性身体的觉醒带来的是对父权社会的反抗,女性企图出卖身体来获得权力,以“反凝视”的方式来揭露男性的虚伪和卑劣,然而结局最终走向失败。毕飞宇的女性身体书写肯定了女性情欲的合理性,表达了对父权制社会的反抗,揭示了女性在自我解放的道路上探索的艰难。  相似文献   

20.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最成功的剧作之一,该剧以其精细巧妙的构思以及丰富深刻的思想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赞誉。笔者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剧中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发现父权制社会下女性的真实地位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