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闻笛     
朱梅 《现代语文》2006,(7):123-124
中华明曾经在汉唐两代十分有魄力地对西北大漠地区进行过持久的强大的征战。汉代有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勒石燕然山,让后人念念不忘。当汉王朝在东汉末奄奄一息的时候,有一个叫蔡姬的女诗人写过一篇叫做《胡笳十八拍》的作品,她的人生是悲剧性的,《胡笳十八拍》的内容又何尝不是苦涩的呢。终其汉代,征战不断,胜败相间,留下胡笳一曲,真有一种“曲终人不见”的意味。胡笳这种乐器据说从西域传来,听它的声音,沉实苍凉,音调变化不大。汉的苍凉全在胡笳曲中,直到今天大汉风度依然如同一曲来自远方的哀歌,随风飘荡。唐代的征战与汉代向北发展不同,它关注的目光是在广大的西域地区星罗棋布的诸各小国的动向以及在沙漠绿洲中孤立的军事据点的安危,从而保证漫长的丝绸之路东段的血脉畅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探讨《汉书·艺文志》为何没有著录《楚辞》入手。梳理了《楚辞》一书的结集过程,探讨了《别录》与《楚辞》二书完成时间的先后。认为刘向写《别录》在先。结集《楚辞》在后。所以《别录》中没有收录《楚辞》。班固因袭《七略》既成体例。故不录入。  相似文献   

3.
4.
尊重和维护人权是当今世界所瞩目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当代霸权政治任意曲解它的内涵,使之成为他们干涉别国内政的一项工具。本文对《联合国宪章》中有关人权的思想和《世界人权宣言》作了历史的回顾,对其在现实条件下它的重要意义作了清晰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6.
李白是盛唐之音的代表,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年轻时胸怀大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离开家乡,漫游全国各地,开始新的人生旅程。游经洛阳,春天的夜晚忽闻笛声,遂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春夜洛城闻笛》。  相似文献   

7.
范仲淹的词,一扫五代以来婉的柔靡之词风,突破了宫庭豪门,都会市场、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局限,将题材拓宽到边塞的广阔一地,首先把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于词的领域之中,从而奏出了苏、辛豪放词风的序曲,为宋词的发展开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8.
9.
萧红与沈从均为体验型、情绪型作家,他们的作品所展现的是一个被情绪记忆中缠绕的世界。孩提时期那种强烈的缺失性体验,是构成《呼兰河传》独特风格的基础;而《边城》中对世外桃源般的景致及正直朴素的人情美的渲染,则源于另一种隐秘心理,因此,解读他们的作品不宜只用传统的社会学的单一角度和单向性思维方式,还应多从创作心理的角度去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11.
在中外文学史上,曾涌现出无数悲剧性的超越者,莎士比亚塑造的哈姆雷特和鲁迅笔下的狂人就是其中两个杰出的代表,虽然他们所处时代、阶有、民族不同,但作为时代的超越者,他们身上都体现了强烈的主体意识,抗争欲望及斗争精神,这一切使他们的悲剧精神闪烁出耀眼的光辉。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这两部作品,探讨有关超越者的悲剧精神的表现艺术和中西悲剧美学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起 《都江学刊》2001,13(2):19-22
本文从韩愈两篇有关教育的名篇入手,分析了这两篇散文的艺术特点,论述了韩愈散文的理论贡献与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萧乾的《昙》中的主人公传达和代表着作家早年生活中那难以抹去的隐痛、对家对国的爱和对敌人的恨,以及这爱恨交织下的少年沉痛的情怀。  相似文献   

17.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有人赞叹项羽在巨鹿之战时表现出的将帅神威,也有人感慨其在垓下被围、乌江自刎时流露出的英雄末路的悲哀,更有人对鸿门宴中项羽的诸多反常的表现表示不解。一、项羽为何直接说出楚军内应曹无伤的名字?  相似文献   

18.
赵军 《阅读与鉴赏》2006,(12):42-44
兰亭集会,是在山水明丽的会稽山阴。远有崇山峻岭。近有茂林修竹,天高地远,清风习习。群贤毕至,又为这青山绿水平添了几分高雅。群贤们来这里不是狂饮大嚼。不是猜拳行令,而是“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简洁的笔触,写尽了兰亭集会的流风雅韵。  相似文献   

19.
20.
《垓下歌》《大风歌》都是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限制。尽管古体诗笥近体诗在体式上不同,但在意境上要求是一样的,都要求“为情造文”。“自得”是诗的最高境界。项羽和刘邦的这两首诗可以说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大风歌》只三句,这在诗中很少见,四句为绝,两句则成对联的,可见这是不拘格的情感奔泻的“自得”诗。把项刘的诗放在一块鉴赏,抛弃“成王败贼”的偏见,就会悟得:项刘都是推翻暴秦的大英雄;他们的诗都是情真的好诗;两诗结尾都流淌着败者或王者不尽忧伤的情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