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是五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的独特的文学形式。如何发挥教材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增强?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时,将词的学习置于文学的背景  相似文献   

2.
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学生本身由于学业水平起点低、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加上社会竞争力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使学生对专业性较强、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阅读的文学课程更是缺乏学习兴趣,导致英美文学课程"边缘化"问题加重.本文通过分析英美文学课程学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任务为基础"的教学理念,构建英美文学课程TRAVE五步教学法为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文学课程学习的效率为目的,从而优化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学想象是基于对文本知识的符号加工、图像表征和意义建立的认知过程,是语文学习特有的意象思维过程.语文学习需要想象的参与,通过文学想象促进学生文本理解、形成形象思维、丰富语文学习的情感体验.从文本理解到文学想象的发生,促生了学生的文学审美活动,实现了文本所蕴涵的对学习者的审美期待.文学想象以感知文本意象为基础,主要包括人物想象、情感想象、道德想象、审美想象.其基本过程包括文本的"游移视点"、表象的"塑性形变"、阅读中"唤情"参与三个环节.文学想象也是语文课程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实施想象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力,要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本、注重学生意象思维能力培养、增强课堂画面感、建构想象课堂生成生动而丰富的文学意象图景,实现语文学习中文学想象的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4.
“词”是五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的独特的文学形式。如何发挥教材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萌发呢?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清平乐·村居》一课时,将词的学习置于文学的背景中,引入传统文化因素,使得课堂凝练而厚重。词的学习结束后,两种不同的拓展设计,引起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温庭筠的乐府倚曲不仅采用词体文学"由乐以制词"的创作手法,在声律运用上也颇具词体文学的特点,为其词创作打下了深厚基础.本文试论之.  相似文献   

6.
《清平乐村居》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词"这样的文学形式,这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婉约之作"。八百年前,南宋上饶农村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决定和学生一起到辛弃疾的这首词里去看一看。八百年前的声音"词"是什么,让学生说说"词和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基本能看出  相似文献   

7.
词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与诗、曲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主要文学成就.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词也就是应有之意了.通过<生查子>这一词调在唐宋时期意象、题材与声情的演变来发掘词的文学内涵,以求能对词这一文学形式的学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兴趣能激发灵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但如何组织丰富的感性材料和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是引导学生积极探求语文知识的重要一环。高中语文老师需要创设一些新颖别致、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情境,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探求新知识。教师要通过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的诗歌,由于很多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不是很强,难免在学习诗歌时产生抵触情绪。《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作者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通过品读"点滴"一词,让学生体味诗文的深情.举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实例,揣摩"点滴"一词的深层涵义,品味诗文所表达的深情和所营造的艺术境界.通过品读精美的诗文,学习锤炼字词的技巧,提高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1.同学们,你们会说话吗?(学生笑,继而惊诧)2.教师出示来自于学生中的诸如"哇塞"、"帅呆了"等词  相似文献   

11.
<二泉映月>一课中有这么一句:"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课堂上有学生提问:"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学生中没有人做出反应,显然,他们对这个词不理解或一下子无法表达对这个词的理解.我是这样引领学生学习感悟"饱经风霜"一词的: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语文教师让学生用"差"字组词.结果,有很多学生写出了"差生"这个词.翻阅汉语词典,也查不到这个词,这件事情让这位教师非常惊叹.这个故事说明:"后进生"的说法虽不符合教育理论,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的确存在"后进生"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1.尊重学生实际需求,充分调动、利用好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做好“加、减法”。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教给其合作的方法,使学生在具体合作实践中学会合作。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口头表达的基础上写下来。4.教给合作方法,培养合作意识。课前准备1.教学挂图(可制作成课件)。2.音乐准备。3.布置预习。教学流程一、课题导入1.出示填空。在我国文学史上,每个朝代都有最为突出的文学样式,比如:唐诗、宋、元、明清。2.其中,唐诗和宋词被…  相似文献   

14.
黄飞莺 《广西教育》2014,(25):44-44
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会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呢?下面,笔者谈谈具体的做法。一、互动交流,激活课堂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再塑生命》时,笔者在课前设计了"导学案",让学生依据"导学案"中的"预习案"进行自主学习,如学习生字词和文学常识,梳理文章结构,整体感知课文等。遇到需要重  相似文献   

15.
边缘化一词来源于社会学.何谓边缘化?在数学学习中有一群"沉没的羔羊",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我们称这部分学生为数学学习中的"边缘化学生".一、数学学习中出现"边缘化学生"的原因数学"边缘化学生"形成是个体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内因分析1.学习态度不端正从一开始接触数学时,就凭自己的兴趣学习.他们只对  相似文献   

16.
田秋香 《成才之路》2022,(4):122-124
"一词多义"是语言学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多意聚合的情景,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英语词汇的一大特征,在英语中纯粹的单义词很少,绝大多数词汇都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含义.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中的多义词对学生学好英语大有裨益,教师应重视"一词多义"的教学.文章从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入手,对英语...  相似文献   

17.
正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笔者觉得文言文学习的经验就是大量的诵读。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谈谈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作用。一、学会诵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有利于掌握文言文中的生字词文言文中生字词比较多,还有许多生僻字和通假字,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混淆。这也一直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文章来进行字词教学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把文言词的字音读出来,能够加深印象,这样所取得的效果远远比教师在黑板上标注  相似文献   

18.
一、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做个好学生 学习<燕子>时,学生说:假如我是作者,我要写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学习这一课,我觉得应该把书读熟背会,要喜欢上燕子.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说:让我来告诉你吧,"偶尔"的意思是……我来考考王艺同学:"生趣"的意思是什么?我想请教朱真宇同学:"小圆晕"是什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说:我还想读这一自然段.有的说:朱楚妍同学"还有"这个词读得好,换气时,语气也调整得轻快了.有的说:老师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最后四个字一日气读出来,读得好.对学生的精彩发言,我情不自禁地带头鼓掌.  相似文献   

19.
一、指导学生掌握英语词汇的方法,必须知道学生学习词汇有哪些不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对症下药。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中学生有一些学习误区1.只知其一,不知其他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学生们一般只记一个单词的一个词义和一种用法,而高考的要求是全面了解这个词的词义,能够做到一词多用。如fast这个词,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副词。如果见到a fast friend很多学生把它理解为"很快就熟的朋友"就会闹笑话。实际上这里的fast作"忠实,可靠"解。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学习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学习过如何作批注,从"有疑问""有体会""写得好""有启发"四个方面展开.在此之前,学生对批注并不陌生,或多或少接触过批注,如画一画相关词句、用关键词写下阅读感受等.教材正式提出"批注"一词,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作批注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