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转发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系统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它的问世,对于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推动新闻工作更好地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学习《准则》,贯彻《准则》,用《准则》规范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言行。  相似文献   

2.
一、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准则》《规定》1997年1月23日,中宣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联合召开全国新闻系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电视电话会议,向全社会公布了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宣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出《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中国记协发布关于建立新闻工作者接受社会监督的《公告》,要求以宣传两个文明建设为己任的新闻工作者,必须站在精神文明建设前列,做反腐倡廉,严以律己,廉洁从业,树立行业新风,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不辱“人类灵魂工程师”和精神文明建设“清道…  相似文献   

3.
亚广联制定《亚太地区卫星电视机构准则》亚广联《亚太地区卫星电视机构准则》在日本京都举行的亚广联大会上通过。内容有:引言现在,亚太地区性广播机构开办的卫星电视频道及亚太国家国产的节目都有所增加。这种变化促进了亚太地区各国的新闻和节目交换,增加了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4.
季为民 《青年记者》2020,(10):49-51
1991年1月,中国记协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此后,历经1994年4月、1997年1月、2009年11月三次修订,在提升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促进新闻事业发展进步、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12月15日,中国记协再次向社会全文公布了新修订的《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共7条31款,相比2009年版,内容更加丰富、具体、细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颁布,是我国新闻史上的一件大事,引起了有关领导部门和全国新闻界的关注。中宣部今年4月发出认真贯彻《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通知,强调《准则》“对于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推动新闻工作更好地为建  相似文献   

6.
新闻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新闻职业是一种神圣光荣的职业,加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十分重要。在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指导下,通过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我们形成了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总目》的考据准则可正面归纳为博、精二字,其负面准则有“十弊”,即纯以臆断、辗转稗贩、荒陋疏舛、烦琐寡要、不注所出、漫无别择、穿凿附会、不辨真伪、罕逢新义、不必辨而辨。《总目》本身所总结的“考据八失”,与我们所归纳出的“考据十弊”大体相合。  相似文献   

8.
《准则》是新世纪图书馆员的行为准则。正确理解《准则》的丰富内涵即: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读者至上”的职业理念、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以人为本”的服务管理理念,有助于馆员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并将《准则》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9.
<正>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日前向社会公布。准则共7条31款。准则提出,新闻工作者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新闻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说明可操作性应是《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的价值与生命力。文章以《准则》的第5条“尊重知识产权,促进信息传播”为例,揭示了《准则》中所包含的不同的价值取向之间的伦理冲突,介绍了国外相关准则对这一伦理冲突的处置及应对方式,提出了增强《准则》内容的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用事实说话”。是我国新闻界舆论监督标志性节目,央视《焦点访谈》的栏目宗旨。这一概念包含着两个子概念:事实和说话。我理解《焦点访谈》的“说话”为,它的信息选择流程和解释方式是以客观性为准则,尽量将事件的原生态呈现给受众;在13分钟的节目里,依据新闻事实所给定的信息,对新闻事件本身进行主观评说;基于对新闻事件的透视、分析,进而说出合乎逻辑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话。  相似文献   

12.
《王大娘赶“财神“》是写一位农村大娘把上门送“财神”的人赶走的社会新闻,刊登在《新晚报》1992年2月1日头版头题,并荣获1992年全国晚报爱德杯新闻特写大赛三等奖。就这篇新闻的采写笔者想谈一下如何把一般性新闻写成好新闻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晚报协会每年上半年都举办一个新闻大赛。1995年,我与沈力男合作采写的《两岸一家亲》似下简称《两岸》)获得当年度“爱德杯”现场新闻大赛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不仅是职业道德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法律上对新闻真实问题也有比较明确的规定。1991年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该《准则》于1997年修订)。这是我国新闻工作者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准则》第四条专门规定“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指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报实情、讲真话,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  相似文献   

15.
《军事记者》2009,(12):52-52
中国记协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近日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修订稿)。这是继该准则1991年在中国记协第四届理事会一次会议通过、1994年和1997年修订后进行的再次修订。  相似文献   

16.
早期《申报》对新闻信息的处理秉持“有闻必录”理念,很长一段时期内,这既是《申报》记录时事的原则,也是其规避言责的传播策略.所谓“有闻必录”,即“事有可取亦即为之登录”之意.作为早期新闻报道的一条准则, “有闻必录”在19世纪晚期的上海新闻界,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报界对抗清廷钳制、争取舆论自由的一件利器.这在早期《申报》的社会新闻报道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同时,这一原则引发了报纸与地方官府之间的冲突和对抗.  相似文献   

17.
对一个企业秘书来讲,常读《新闻知识》也能使人受益匪浅。《新闻知识》在今年的订阅计划中,已成为我的友好“伙伴”。《新闻知识》贵在“新”,时效性强、可读性浓,是初学写作的阶梯。我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在《新闻知识》上学到的知识,采写了一篇通讯,被《军工报》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三线军工企业的一名党委书记,业余时间也爱爬格子写我的“豆腐块”,主要为中国振华电子集团主办的企业报——《振华报》撰稿。199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一本《新闻三昧》杂志,随手翻开一看,便被她那丰富的内容,独特的风格所吸引,真有相见恨晚之感。从1993年起,我便订阅了《新闻三昧》,每期一到手,我都认真阅读,尤其对“评头品足”、“采写经验谈”、“咬文嚼字”、“通讯员园地”和“新闻夜大学,新闻自修辅导”等专栏更是爱不释手。年底又把12本《三昧》精心地装订成册,便于保存,便于时时翻阅。久而久之,我便深深地爱上了《新闻三  相似文献   

19.
雷从俊 《军事记者》2011,(12):52-5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一段时间.一种冠以“网友曝”的新闻样式.在个别媒体大行其道.不时冲击着新闻的底线.甚至在一定范围内颠覆着新闻的属性。对于这种无需动脚动手动脑而直接取材于网友爆料的新闻操作,《中国青年报》曹林以《“网友曝”是一种很恶劣的新闻文风》一文仗义执言.为坚守新闻准则而疾呼。  相似文献   

20.
雷跃捷  苗壮 《传媒》2021,(15):17-19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制定颁布30周年的时候,回顾我国在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历程,总结经验,探索其发展方向,对于我国新闻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回顾:三十年四次修订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没有制定相关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性文件.直到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新闻界逐渐意识到新闻传播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需要对该职业进行道德伦理的规范和约束.1991年1月,我国第一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问世,在新闻业和整个社会引发了巨大的关注.至此,我国新闻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迈上了正规、法治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