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年初,我国由若干大学组成的欧洲教育考察团,在德国汉堡大学与该校拜绪勒等教授进行了有关“高考”问题的讨论。德国没有像我国这样的国家统一招生考试,只有“资格入学”制度,但我使用这个词是为了示喻德国的高中毕业考试乃至更早的分流教育在本质上也蕴含着刚性的选拔职能。德国的教育行政与其国体制度相似,采用“联邦制”,即国家依据“基本法”对各州的教育进行宏观控制,而各州在办学结构、规模、学制以及大学招生等重大制度上均有“自治”的立法权。因此,高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2.
刘昕 《海外求学》2004,(16):44-45
准备去德国留学的学生都非常关心德国有哪些名牌大学?哪些专业在什么大学最有权威?可是在德国,想给大学排座次似乎是件难事,德国的大学没有统一的管理和统一的办学要求,各州甚至各学校自主管理,因此很难综合评分,很难说哪所大学是最好的。德  相似文献   

3.
2012年3月,贝塔斯曼基金会和多特蒙特工业大学发展研究院对德国中小学校进行了教育公平性的调查,共同发布了调查结果:德国16个联邦州的中小学教育公平性问题突出,各州对克服中小学生受教育的弱势地位以及发掘学生潜力所提供的机会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4.
德国有16个州。所谓“州”者,其原文意思应为“邦”,德国为“联邦”制,各州(邦)有相当高的自制权。学校隶属各州管理,而各州又可以自行立法,因而学校的体制,各州不尽相同。但是,在对外政策方面,则由联邦政府统一管理。这种在教育体制方面的对外统一,联邦政府不是靠颁布法令,而是通过各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的决议来实现的。 2001年10月11日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决议指出,自2002年夏季学期开始,中国学生不论是申请留学大学、职业学院或其预科一律实行新办法。新办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对我国未出国和已经出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美国的人才战略,激活德国的高校体制,德国联邦教研部于2004年年初提出了创建5所“精英大学”的计划。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及广泛争论。经协商,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达成一致:以联邦和各州“共建”的形式。创建10所“精英大学”,并重点资助德国大学的“精英系”以及旨在培养高,层次科研后备力量的“博士生院”。“精英大学”计划标志着德国高校政策的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6.
一、入学条件德国各州对于进入大学的学生要求必须文理高中毕业。此外,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的毕业生,通过补习文理高中课程,达到高中毕业水平,也可以申请进入大学的相关专业继续深造。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原则上讲,学生只要具备大学的入学资格,  相似文献   

7.
收费前的德国:学生的天堂德国是联邦制国家,由16个联邦州(Land)组成,其中东部5个新州为前民主德国。各州在立法和行政方面享有很高的自主权,特别是在文化教育领域自治。州以下设大区(Bezirk)、县(Kreis)、乡镇(Gemeinde),此外,还有县级市或州政府直辖市等。  相似文献   

8.
目前,德国高校招生已形成统分结合的管理体制,在具体运作中,以完全中学毕业资格考试为基础,以限额招生为主体。 招生管理的主体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在文化教育(包括考试领域)享有极大的自主权,因此,德国的大学招生管理主体主要包括:国家教育与科学部、州教育与科学部、各中学的考试实施委员会。大学并不参与。  相似文献   

9.
在德国,政府非常重视大学毕业考试,专门由各州的文化部部长会议对大学的毕业考试制定出相应的规定,这些规定往往都已成为各州现行法律的组成部分。德国大学的学习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学习阶段和专业学习阶段,因此。各大学的毕业考试也分两步进行,即在第一学习阶段结束之后的毕业预备考试(下称毕业预考)和第二学习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有机会去了德国的几个大中城市,初步了解了德国的一些情况,德国经济发达,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国民素质比较好,其中最使我难忘的就是德国的教育。大学、中学、小学均不收费。这种义务教育是其他国家很难做到的;德国  相似文献   

11.
论德国的教科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是一个典型的法治国家 ,公共事务往往事无巨细都有法可依 ,教科书管理也不例外。德国规定文化教育各州自治 ,因此 ,通常各州都自己制定了有关教科书管理的条例。一、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通常各州教科书管理条例内容主要包括对教科书的要求 ,使用许可的审查、修改和学校对教科书选择等等 ,而一般不包括教科书的编写和出版。但我们讨论德国教科书管理也得涉及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因此这里先从教科书编写和出版谈起。众所周知 ,教科书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编写 ,否则无疑不会被学校采用 ,这在全世界任何国家都一样 ,自然在德国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2.
一、在升大学的热潮中使职业教育更有吸引力德国新任联邦教科部部长卡尔汉思·莱尔曼教授于1994年2月22日,在由联邦代表、各州与社会相关方面的代表组成的工作小组上,介绍加强职业教育措施的方案时说:“当前德国青年升大学的热潮与走接受企业培  相似文献   

13.
月度扫描     
《留学生》2007,(3)
据使馆方面信息,截至2006年10月,德国已有60%-70%的大学开始向在校生收费,收费标准每学期500-650欧元不等。在新的一年,德国可能会全面告别免费的"留学午餐"。从拟订的收费标准来看,这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并不大。每学期500-600欧元的学费,与国内大学的收费标准相差不多。与其他同等留学国家每学期几万元的学费相比,可算是"平易近人"了。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与爱人陪同近80岁的大嫂前往德国探望侄儿,在那里住了近一个月。我侄儿在德国已工作二十多年,现在是一家电脑公司的经理。我们在他的陪同下,走了德国几个大中城市,初步了解了德国的一些情况:经济发达,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国民素质比较好。最使我难忘的有两点:第一,德国人环保意识强,绿化搞得好;第二,德国的教育有不少的成功经验。(一)其一,大学、中学、小学均不收费。这是德国的教育最令人羡慕的一点。幼儿园虽然收费,但却分两种,对收入高的家庭收费高,而对收入低的少收费。这种义务教育是其他国家很难做到的。据说,政府对学生的投资来源于纳税  相似文献   

15.
启动于1997年的TIMSS(第三次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项目)与2000年的PISA(学生评价国际项目)研究课题,其核心就是评价与比较普通学校学生的数学与科学素养以及相关能力.在这两大项目中,德国学生总体成绩位于所有参与国平均水平以下.于是,德国研究协会(DFG)资助的"学校教育质量"重大课题集中各州、各大学的研究力量,齐心协力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剖析德国教育问题.本文介绍的就是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与爱尔福特大学联合主持的子课题"教学方案与教师专家智能"的动态成果.  相似文献   

16.
德国大学生抵制大学学费据德国《明镜周刊在线》2006年12月6日报道:在多个联邦州,大学生反对学费制度的斗争都以失败告终。不过,现在下定论尚为时过早。通过号召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大学生联合会(Asten)仍然希望阻止大学收费制度的实施。目前,德国有7个联邦州已经决定普遍收取学费,其中的一些高校从这个冬季学期开始收费,另一些从2007年开始。  相似文献   

17.
德国实行联邦制度,教育及文化事务属于各州管辖。莱茵兰一法尔茨州为了提高新移民家庭子女的德语能力,在4月复活节假期期间提供免费的德语课程,每期40节课,合办对象是各地的社区大学。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德国的文化特质及其教育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保留传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20世纪的德国在文化上表现出共和宪政、高度物质文明以及批判精神的新特质.而基于文化与教育之间的主动和被动适应关系,20世纪的德国教育则形成并发展了三阶段公立学校制度、双元制职业教育、各州文化主权以及大学的理想神话.  相似文献   

19.
德国科学委员会在柏林提出一项建议:对于那些紧俏专业,应由大学自主招生。到目前为止,上述专业的学习名额都是由德国大学学习名额分配中心负责分配。该建议得到了联邦教研部部长布尔曼、各州文教部部长联席会议和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20.
曾经带给德国无限光荣与辉煌的德国高等教育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困境重重,与世界其它国家不相通的学位制度问题更是令德国焦头烂额。借助于博洛尼亚进程这一契机,德国发起了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一次史无前例的革命。从新增专业的数量上来看,稳步增长;从各州的改革状况来看,可谓是齐头并进;从各类高校的实施效果来看,进步显著;从留学生数来看,也在逐步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