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个人品德建设",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和道德个体的大学生,他们的道德状况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个体道德建设应从重视家庭的基础道德教育、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构建学校道德建设和管理机制、提升大学生个体道德主体性四个方面共同努力来实现大学生个体道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仰,才能更好地实现公民道德建设目标。社会道德转向个体道德,个体主体性发挥着中介和桥梁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个体道德主体性,激发个体道德需要,培养个体道德能力,才能有效促进社会道德内化。为此,应当高度重视个体道德主体性培养,在培养个体道德需要、提升个体道德能力过程中,促进社会道德转向个体道德。  相似文献   

3.
甘媛源 《成人教育》2011,31(12):67-69
"性善"与"性恶"这一人性理论的不同是孟子与荀子道德社会化思想差异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两者的思想理论在道德社会化的目标、核心内容和实现途径方面均存在差异:孟子认为道德社会化就是社会个体通过"养气"、"寡欲"等自我教育方式成为兼具"仁义礼智"高尚道德的人;荀子则认为道德社会化是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道德教育系统,在"君子"、"圣人"的榜样作用下,在良好社会环境的熏陶下,教育社会成员成为自觉遵循礼法的人。尽管存在这些不同之处,但它们都对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西方道德心理研究的新综合取向:道德基础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的道德系统不仅包括评价道德水平的道德形式,而且也包括界定道德范畴的道德内容。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传统道德心理研究重视道德形式,忽视情绪因素,未能充分揭示道德判断规律;忽视道德情感与行为,未能系统描述个体道德全貌;忽略文化多样性,反映出有限的道德内容观。随着多学科的发展与交流,新综合取向的道德基础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道德具有先天性、可塑性、直觉性和多元性四个基本特征,包含关爱/伤害,公平/欺骗,忠诚/背叛,权威/颠覆,洁净/堕落五元道德内容,后新增自由/压迫共六大道德内容。基于该理论的应用研究,涉及个体心理特征与多元道德内容的关系、不同群体道德内容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道德内容差异性对个体态度的预测三个方面。未来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不同道德内容对于个体社会行为的交互影响,以及多元道德内容基础上的个体道德发展。  相似文献   

5.
道德内化中的主体张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要化解这种紧张关系,就必须使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并成为个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个体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内化,它不是被动吸纳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而是能动地选择、建构个体道德系统,充分体现了个体道德建构的主体性;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终生努力的事业;它不是既成不变,而是随着主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所以,道德内化的主体张扬过程就必然内含着道德创新机理,从社会方面看,即要给个体道德活动以充分的自由权利;从个体自身方面看,个体只有具备相应的道德建构能力,才能有力推进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从而实现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6.
道德榜样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也出现巨大的转变。社会上,各种非道德、反道德的事件不时发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应该怎样提高个体道德呢?本文作者认为,道德榜样作为一种教化手段,对提高个体道德有着重要作用,但在新时期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及高尚人格品质的道德榜样对个体道德的影响却在弱化。文章从三个方面讨论道德榜样弱化的表现,针对现状从五个方面提出提高道德榜样作用的途径,希望能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以榜样的精神净化社会风气,促进全社会个体道德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的道德人生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是文化的也是哲学的,是古典的也是近现代的,具有个体与社会相融生的群己二维主线,哲学致思的文化路径以及阳刚乾动、奋往前行的价值内核等特质。梁漱溟的道德人生启示我们,当前我国的道德建设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加以思考:道德的实效性及其哲学维度的理论自洽;儒家道德思想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个体道德困境自我突破所应具备的道德理性。  相似文献   

8.
"感恩"是清明节的价值内涵之一,也是现在社会流行的一种观念。但是"感恩"这一"德目"的效果并不都是积极的,有时是利、害并存的。从抽象的角度看,包括"感恩"在内的一切德目都是良性的,但是个体的道德行为却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的具体行为,存在一个道德行为是否合宜的问题,如何合宜需要有一个即时的"智"的判断。不同时代这种"智"是依据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的,社会主流价值是否正确决定着传统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权利"是主流价值的凝聚化,它应该成为道德的基础标准。  相似文献   

9.
"感恩"是清明节的价值内涵之一,也是现在社会流行的一种观念。但是"感恩"这一"德目"的效果并不都是积极的,有时是利、害并存的。从抽象的角度看,包括"感恩"在内的一切德目都是良性的,但是个体的道德行为却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的具体行为,存在一个道德行为是否合宜的问题,如何合宜需要有一个即时的"智"的判断。不同时代这种"智"是依据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的,社会主流价值是否正确决定着传统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权利"是主流价值的凝聚化,它应该成为道德的基础标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个人品德建设",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和道德个体的大学生,他们的道德状况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个体道德建设应从重视家庭的基础道德教育、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构建学校道德建设和管理机制、提升大学生个体道德主体性四个方面共同努力来实现大学生个体道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11.
从伦理学视角来看,“高薪养廉”并未能从人的内在道德体系中遏止腐败,反而在现实中容易陷入越“养”越“腐”的怪圈。腐败产生的原因是道德信仰的扭曲与离散,是政治信仰的缺失与崩溃,是政治责任的漠视。只有从内在的道德体系入手提升官员的道德认知,坚定官员的道德信仰和政治信仰,才能从根本上置“腐败”于绝境。为此,我们应该从社会道德氛围及官员的伦理道德培训两个方面去着力重构官员的道德信仰,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2.
乱之由即为治之要,关闭乱之门,也便实现了不治之治,这是无为思想的逻辑基础,也是其要义所在。而"上志"为天下纷乱之门,因此,上欲治则须自治其志,因此,老子立"道"以为德旨,提出了"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的无为主张。守"道恒无名"即守道性本恒的空无状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壮其骨",由"有名"而"无名",使内境空无,无分别心(名),无是非观(名),乃至无志(名),纯任百姓自然。"无志"即无为之旨的实质,体现的是"法自然"思想。"名"非"名称"义(否"名称说"),当是事物自命之名——"性","无名"即性之空无。如此,"道恒无名"与人性之情志观念相对立,成为一种超越现实的、形而上的性之空无存在,以其无我身、无我识而能纯任万物自然,成为人德性回归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3.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德州精神,是对德州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生活实践、人文素质、价值追求、人生信念的高度概括与凝练,既植根于德州作为一个古老城市的长期历史文化传承,又立足于建设现代化德州的生活现实,更着眼于实现未来幸福德州理想的美好前景,是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与完美体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事实支撑。"厚德"包含着德州的文化根脉,"包容"体现了德州的人文个性,"创新"着眼于德州的现实引领,"图强"彰显着德州的时代追求。这一精神不仅代表了德州的整体形象,而且必将引领德州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由"是萨特的哲学阐释与文学表述的一个关键词。萨特文学作品中的"自由选择"观念,张扬人在边缘境遇中的主体性选择,主张在"选择行动"中以体现人的本质及其价值构成,但同时强调人在自由选择的时刻必然要受到道德规律和责任伦理的制约。在这样的意义上,萨特的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从荒谬人生寻找精神自由的在场。  相似文献   

15.
在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理想中,蕴藏着通过推行教育来传播儒家荣辱观的思想;孟子则分别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改善道德教育两个致思向度上加以引申和发挥。与荣辱观教育关系比较密切的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孔子所说的“内省”。羞恶之心的“义之端”,往往容易被外界的物欲所“汩没”;而内省或省察,则是对这种被物欲所汩没的一种警醒和提防。在道德教育阶段论中,儒家学者主张荣辱观的教育应从幼儿开始,并贯彻人的终生。南宋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均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饮食男女"是当今社会普遍喜谈的话题,也是我国古代儒家十分重视的问题。先秦儒学从来没有否定过男女之间性爱需求的合理存在性,只不过他们把人的这一需求定位于生物学层次而已。与此同时,先秦儒学还提倡用德行礼教来规范、节制"食色",使其不至于放任自流。《毛诗序》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就是传统儒家"食色"观的精炼表述。陶渊明《闲情赋》则是传统儒家"食色"观的形象体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学术道德失范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当前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的措施建议,即着力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提高自律能力的长效机制;完善学术道德制度建设,净化学术环境;坚持学术打假,德法兼治;强化舆论监督机制的建设以达到净化学术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重要内容,王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从"心"与"物"的关系出发,把人与自然纳入到道德领域,从天人合德的角度肯定了"天人合一"思想。这对于当今时代的环境生态问题有诸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先秦两汉时期,由于儒家对身体的建构与改造,"身体"的审美主要呈现出伦理性特点,这种对身体的片面性认识极大地压抑了人的感性诉求。东汉中后期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其高潮是魏正始年间"竹林七贤"的出现。他们重新发掘了身体的感性之美,从而以此来解除伦理理性对身体的压迫;同时,他们也承认理性的话语结构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审美中也包含理性的内涵。其具体表现为:从现实层面看,身体表达了对文化规训、政治威权的反抗;从文化层面看,七贤以"身体"为手段激烈地讽刺了当时虚伪的伦理道德,高扬了真善美的追求;从哲学层面看,身体表现出精神在形而下层面上的升华。由此,竹林七贤恢复了身体作为感性和理性结合体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