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记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谋求人民的幸福而英勇战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它是第2单元“理清文章的条理”这一训练重点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作者按照“夺桥原因→→抢时间(飞)→攻天险(夺)→渡河成功”的思路,有条有理地记叙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文章的重点是“抢时间”和“攻天岭”两个部分。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在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时候,还应注意根据事情的特点,抓住重点来写。因此,它又是对第九册第5单元“详写和略写”这一训练项目的复习巩固。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红军战士为了北上抗日,不怕困难飞夺泸定桥的感人事迹。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全文分三大部分。1-3节讲了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必须赶在敌人前面夺下泸定桥;4-8节讲了红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飞夺泸定桥的经过;第9节讲了军夺取泸定桥后.奔赴抗日前线。其中红军如何飞夺泸定桥是重点内容。本文的思想教育内涵十分丰富,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习红军不怕困难、永往直前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学习课文中懂得怎样写具体,这也是读写结合的一个方面。一、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懂得要具体记叙事情的经过和重要的场面。《飞夺泸定桥》一文,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红事在长征途中飞夺沪定桥的经过。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具体地叙事的方法,教师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1、找出  相似文献   

4.
写文章要抓住重点,突出中心。讲解课文也要注意这一条。《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通过记叙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经过,歌颂了红军指战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为了突出这个中心,我是这样讲解的: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意思是说,标题集中地反映着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学之前,我抓住标题认真琢  相似文献   

5.
《飞夺泸定桥》(第十册)一课,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英勇夺取泸定桥的战斗经过。教学这一课,要引导学生在理解“飞夺”的过程中,着重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抢时间”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可以紧扣一个“抛”字,让学生在读中去领悟,从而受到  相似文献   

6.
发挥板书作用突破教学难点──谈《飞夺泸定桥》的教学江苏徐州市民主路小学贾传泳《飞夺泸定桥》是前单元“理清文章的条理”训练的延续,也是达成本单元训练重点“按情情发展的顺序写”的一个极好的范例。所以,在这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受到红军...  相似文献   

7.
国亚翠 《黑河教育》2012,(11):55-55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战斗的英雄业绩,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红军夺桥的艰难。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在这方面,我作了一些尝试。现就《飞夺泸定桥》的教学,谈几点认识。 一、抓住课题,训练听说能力 《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生动地叙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夺取泸定桥的经过。课题实际上就是课文内容的凝缩。教学伊始,在介绍历史的背景后,教师针对课题提出以下问题。①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②红军夺取泸定桥为何称“飞夺”?“飞夺”的“飞”体现在哪里?红军又是如何“夺”的?③事情的结果怎么样?  相似文献   

9.
一、透过课题知内容1.导入:为了北上抗日,红军冲破了敌人无数次围追堵截,经过万水千山,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延安。今天学习的课文记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次战斗——飞夺泸定桥(板书课题)。2.读题。让学生讲“飞夺”是什么意思?谁飞夺泸定桥?结果怎样?  相似文献   

10.
教学《飞夺沪定桥》这课,普遍的做法是:抓住“飞”(抢时间)、“夺”(攻天险)这一重点,讲述红军是怎样夺下泸定桥来表现红军的不畏艰险英勇善战,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近,对课文有了新的认识,发现以上教学,仅仅是抓住了“飞夺”的表层意思,如果我们能跳出各种资料对这课分析上的思维定势,从字里行间去把握本文中“飞夺”的内涵,就不准发现“这“飞”中含智,这“夺”中寓勇。因此,对于该课文的教学,不仅要抓“抢时间攻天险”这个重点,而且要通过这两件事中有关重点字、词、句的剖析,让学生从“飞”中见其“智”,从“夺”中感受其“勇”,潜移默化地悟出红军战士的大智大勇来。一、析处境看决策,“飞”  相似文献   

11.
一、抓住文题,探明中心文题是文章的窗口,我们根据不同型的课文,抓住文章的题目,让学生反讨论,探视出文章的中心所在,再让学预习通读。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课里“飞夺”是课文的中心所在。这里的飞”既表明大渡河天险难渡,又说明了务的艰巨性。指的是红四团跟敌人抢时间,飞速前进。“夺”字在这里既说出攻打泸定桥的艰难,又表明了红军战士的无畏、拼搏精神。指的是红军战士英勇奋战、强攻猛打。指导学生阅读时抓住“飞夺”这条主线,教师加以引导,课题为什么用“飞夺”?各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让学生预习通读课文,反复…  相似文献   

12.
[作业分析] 课后4个题中,第2题是训练重点。此题紧和单元重点项目,按“飞夺泸定桥”事件的发展顺序,依次提出5个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同时认识写作顺序。 [训练方法]由于5个问题都是围绕课文主要内容提出的,因此宜采用“问题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逐一解决。(1)题在讲解“挺进”的含义中,让学生明  相似文献   

13.
杨振春 《黑河教育》2014,(12):13-13
正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课后12个生字。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第7、8自然段。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事件的方法。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教学流程一、揭示文章课题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夺桥的速度非常快,像飞一样;本文所记叙的中心事件是"飞夺泸定桥",课文是以中心  相似文献   

14.
谈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重点□安徽张敬玉张德华→→→←→→→结果(起因)(经过)夺取泸定桥攻天险抢时间必须夺这组教材包括讲读课文《革命烈士诗二首》、《飞夺泸定桥》,阅读课文《夜莺之歌》,独立阅读课文《抢险》,还有一则读写例话《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本组的...  相似文献   

15.
白文祯 《山东教育》2005,(10):24-25
《飞夺泸定桥》是人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红军北上抗日途中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壮举,表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气概。学生能正确理解“飞”“夺”二字的含义,感悟红军战士的英勇气概是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运用对比的方法,读议结合,层层突破。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中的故事情节改写的。它是一篇承上启下的课文,既与五单元紧密相连,又为下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前后照应”打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明白“借箭”的原因是周瑜妒  相似文献   

17.
《飞夺泸定桥》一课,记叙了红军在长征中的一次战斗经过。教学本文时,我们抓住“飞”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8.
板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现以小语第八册为例,粗浅地谈一谈怎样设计板书,提高教学效率。一、利用板书,理清思路提纲式板书可以展示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例如《飞夺泸定桥》一文的单元训练重点是“理清文章的条理”,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条理,可以设计下列板书:从板书中不难看出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横向观察,体会红军战士所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严重局面,但…  相似文献   

19.
围绕数字学习课文———《飞夺泸定桥》教学浅析□兰州市南河小学李蓉《飞夺泸定桥》是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紧紧围绕课题中的“飞”、“夺”二字展开叙述,这其间出现的有关数字达十三个之多。在教学中我试着用划一划(划出课文中的数字)、算一算(...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编排的特点(飞夺沪定桥)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红军战土为了北上抗日,不怕困难飞夺沪定桥的感人事迹。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全文分三大部分。1-3节讲了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必须赶在敌人前面夺下沪定桥248书讲了红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飞夺沪定桥的经过;第9节讲了红军夺取沪定桥后,奔赴抗日前线。其中红军如何飞夺沪定桥是重点内容。本文的思想教育内涵十分丰富,通过教学,可以教育学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本文新的知识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学习掌握“沪、湍、妄、溃”等7个生字;2.品味“天险、关键”等重点词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