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宋长喜 《天中学刊》1998,13(5):109-109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卑心理是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如生理因素或成绩欠佳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体育学习中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由于过低地估计自己,往往觉得自己的体育学习能力差,悲观泄气丧失信心,对体育学习没有兴趣,严重影响体育教学和学习效果.因此,分析找出体育学习中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克服是关系到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一环,应当加以研究.1自卑心理原因分析(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一个人生活在群体中,往往会向他人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曾碧琼 《新疆教育》2012,(10):113-113
找出体育学习中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克服,是关系到培养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和体育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初中体育课,一些学生存在自卑心理,体育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促进体育课质量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合理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和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自卑心理是可以克服的。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卑心理是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 ,(如生理的缺陷或体育学习成绩欠佳等 )而产生的轻视自己 ,认为自己在体育学习中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 ,往往觉得自己的体育能力不如他人 ,不愿参加各项体育活动 ,不仅对体育学习没有兴趣 ,而且自叹自艾 ,悲观失望 ,丧失信心。所以 ,找出体育学习中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 ,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克服 ,是关系到体育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自卑心理产生原因及分析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是很复杂的 ,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自我认识不足 …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常常发现小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存在着运动心理阴影.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阴影,必然影响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和运动机能发展.心理素质差的人,自卑心理很快占据了主导位置,难以再站起来,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把目光停留在自卑心理的形成时期--小学阶段.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教学中,一些学生有自卑心理,这不但影响他们体育的学习与训练,而且对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体育品质是体育运动的最高产物,它能够使人们产生震撼、崇尚、激励、鼓舞、教育、启迪等一系列审美效应,人们一旦对它有了理性认识,便会自觉地接受它的影响。因此,在学校体育中应该加强对学生"体育品质"的培养来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中学生常常出现轻视自己、看低自己,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或怕自己做不了、做不好遭他人笑话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一旦产生自卑心理,而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克服,他们对体育学习或体育活动会失去兴趣和热情,从而不能主动地、积极地、保质保量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这样一方面影响他们自身的身体素质、运动水平、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生长发育,另一方面也影响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1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自卑心理是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如生理的缺陷或体育成绩欠佳等)而产生以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体育学习中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在体育课上表现出畏难退缩、失意、恐惧、信心不定等自卑情绪,从而消极对待所开展的教学的活动。学生个体各方面的差异,使得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1身体素质差。现在学校每年都有一部分身体成“豆芽型”和“胖墩型”的学生入校,这部分学生在智力上与他人无多大明显区别,但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却差别很大。由于身体的原因,不愿意也不利于参加一些集体性体育活动在同学面前表现出严重的自卑心理,有的学生矮小,身单力薄,或过度肥胖,或患有慢性疾病,或有其它的缺...  相似文献   

7.
自卑心理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具有体育自卑心理的学生,总觉得自己的运动能力不如他人,不愿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对体育运动缺乏信心,不仅如此,体育课中缺乏自信心,既影响体育成绩,又会对学生学习其它学科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拥有自信心在学习上就会产生一股无形的力量,敢于向困难挑战。特别是现代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依赖性强,  相似文献   

8.
王天桐 《考试周刊》2011,(57):136-137
本文详细探讨了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主、客观因素,并针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为他们将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发现少数学生有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由于某些原因,使学生有过低估计自己的心理感受,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其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信心,总感到一切不如人家,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为了不暴露自己的弱点,尽量少参加体育活动,情绪低落、压抑。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由于  相似文献   

10.
意志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事物的果断性、坚韧性、自我控制力和顽强的意志及独立精神.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通过体育教学来磨练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自觉地确定自己的目标,并克服一些困难,以便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在生活中,意志力薄弱的人往往成就很少,因此,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增强他们客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会有助于学生坚强的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全面地发展和提升自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需要一定的意志力来学习,而体育能够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相似文献   

11.
自卑心理是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如生理、心理缺陷或学习成绩欠佳)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体育课上总觉得运动能力不如他人,不愿参加体育运动,对体育学习丧失信心。这种心理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教师的体育教学活动都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这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优胜劣汰的原则使人们的心理正接受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对于自制力和心理素质强的人,可以面对挫折,而那些心理素质差的人,这时候自卑心理很快占据了主导位置,从此很难再站起来,因此,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自卑心理的形成时期———小学阶段。一、小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不稳定的时期,优良的教育教学环境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反之,则会片面地发展学生的各个方面,自卑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所谓自卑就是自己不相信自己,自己认为自己不行,看不起自己,它使人处在消极的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3.
自卑是一个人自己看不起自己 ,对自己能力、品质等方面作出偏低评价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中学生一旦产生了自卑心理 ,若不及时克服 ,对自己、对别人都会带来很大的危害。那么 ,怎样才能帮助中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呢 ?(一 )帮助学生分析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卑心理 ,有的甚至还很严重。因为产生自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自身条件的缺陷 ,有家庭变故 ,有好胜心受到挫折 ,有自尊心得不到应有满足 ,还有人际关系淡漠、紧张等等。找到了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 ,教师就能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排除自卑心理 ,…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在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师范生自卑心理,提出了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及克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学生自卑心理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卑属于性格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自卑心理是高职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他们通常表现为自我态度消极、情绪状态不佳、行为方式异常等。自卑心理容易导致学生不思进取、自甘堕落,甚至自毁前程。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结合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探讨了高职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提出了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自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自卑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及人格的发展。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全学生证实自己的机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是当前优化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1.克服自卑心理。有些学生对学好数学缺乏信心,这种自卑心理扼杀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对这些学生,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把较容易的问题留给他们,使他们尝到“我也能答对问题”的甜头。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能逐步克服自卑心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意志和毅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困难,会有掉队者。教师应该帮助、鼓励和信任他们,让他们攻克难关,刻苦学习。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参加学生家长会,经常听老师讲:某某同学自卑感太强。自卑,是个人对自己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怎样才能从自卑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呢?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参加学生家长会,经常老师讲:某某同学自卑感太强.自卑,是个人对自己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怎样才能从自卑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呢?  相似文献   

20.
自卑心理是指自己总感到不如别人,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否定自己的一种不健康心理。在中学里,部分学生的自卑心理比较严重,既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又影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交往。如何帮助这部分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呢? 一、摆正自我形象 对于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来说:自卑并非来自事实,而是来自自己对某些事实的看法和所做出的结论,或者说来自自己有了不如别人的感觉。自我形象一般指自己把自己看成某种人的自我概念。对于中学生来说,自我形象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生理上的自我形象和学习、社交中的自我形象。有些同学由于生理上存有某些缺陷,便产生不如他人的自我形象。为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