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兵团日报》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机关报(省级党报),1953年5月22日创刊。它最初是新疆军区机关报《新疆解放军》的分报,报名是《生产战线》,是一张4开4版周一铅印小报。报道内容以生产部队的大生产为主。经过50多年的历史沧桑和风雨历程,《兵团日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15日,《鸡西日报》隆重庆祝创刊60周年。 《鸡西日报》的前身是《鸡西工人》,创刊于1948年11月15日,1954年1月1日更名为《鸡西工人报》,1958年1月1日正式更名为《鸡西日报》。  相似文献   

3.
1956年5月1日,迎着人民共和国冉冉升起的朝阳,《廊坊日报》前身——天津地委机关报《渤海报》在杨柳青镇正式创刊;1958年6月,天津专区与沧州专区合并,《渤海报》更名为《渤海日报》;1962年10月,天津地委决定将《渤海日报》更名为《天津农民报》;1974年1月1日,天津地区易名为廊坊地区,《天津农民报》正式更名为《廊坊日报》。  相似文献   

4.
正《宜城日报》起于1984年10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共宣城地委机关报——《宣州报》。1989年1月1日《宣州报》更书为《皖东南报》。1989年10月8日《皖东南报·星期刊》创刊。1996年1月1日《皖东南报》扩版成《皖东南日报》。2001年1月1日宣城撤地设市,《皖东南日报》更名为《宜城日报》,出版对开大报。2005年起,陆续创办《宜州专刊》、《今日广德》、《今日郎溪》三个地方版。2006年11月9日《双休刊》更名为每周三期、每期16版的《皖南晨刊》。2014年,主办市委外宣杂志《新宣城》。  相似文献   

5.
下列报纸通过2005年度核验名称《新疆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新疆经济报》《兵团日报》《兵团日报》《伊犁日报》《伊犁日报》《伊犁日报》《昌吉日报》《塔城报》《塔城报》《阿克苏日报》《阿克苏日报》《乌鲁木齐晚报》《乌鲁木齐晚报》《哈密报》《哈密报》《巴音郭楞日报》《巴音郭楞日报》《巴音郭楞日报》《阿勒泰日报》《阿勒泰日报》《克孜勒苏报》《克孜勒苏报》《克孜勒苏报》《喀什日报》《喀什日报》《博尔塔拉报》《博尔塔拉报》《博尔塔拉报》《吐哈石油报》《生活晚报》《和田日报》《…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市报人》2006,(7):F0002-F0002
《达州日报》是中共达州市委机关报,1951年7月1日创刊,原为《通川报》、《通川日报》,2001年1月1日随达州市的建立而更名为《达州日报》,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报名。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市报人》2009,(8):I0001-I0001
1959年5月1日,《雅安报》正式创刊,1992年2月1日复刊,经过半月刊,周一刊,周二刊,周三刊,周五刊的递进式发展,《雅安报》1999年1月1日更名为《雅安日报》;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日报     
《中国地市报人》2009,(7):F0004-F0004
《黔东南日报》是中共黔东南州委机关报,1959年2.月1日创刊,创刊时为《黔东南报》,1960年9月29日停刊。19184年7月23日复刊,为四开四版,全国公开发行。1994年更名为《黔东南日报》,2004年1月1日改为对开大报,2008年1月1日改为彩色印刷。  相似文献   

9.
《冀东日报》的前身是1940年1月1日创刊的《救国报》及以后的《冀热辽日报》和《长城日报》。《救国报》出版发行到1945年11月底,共出刊240期。从241期起,也就是从1945年11月3日起,改名为《冀热辽日报》。这是冀东解放区第一张铅印报纸。4开4版,《冀热辽日报》出版发行两个多月后从1946年1月12日起,又改名为《长城日报》。第一张《长城日报》的期号是262期,是从《冀热辽日报》顺延下来的。从1946年5月15日起,《长城日报》又更名为《冀东日报》,期号为298期。所以,《冀东日报》的前身,虽数易其名,但报纸发行的期号,则从1940年1月1日创刊的《救国报》顺延下来,并未中断。  相似文献   

10.
以《佛山日报》为主报组建的佛山日报传媒集团于2003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2005年1月佛山日报传媒集团更名为佛山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11.
唐雪梅  郝宇乐 《传媒》2019,(12):33-35
《兵团日报》作为兵团党委机关报,在兵团新闻媒体中占有主导地位,于1953年5月22日创刊。《兵团日报》坚持“党性立报、新闻强报、特色靓报、服务活报、开门办报、探索兴报”的办报方针,坚定走特色化、个性化、本土化的办报之路,引入“和谐、责任、荣誉、使命”的文化理念,是一份具有浓郁兵团味道的省级党报。报纸先后推出“字说兵团”“视点”等板块,受到读者的欢迎。《兵团日报》于2017年荣获中国城市党报“品牌影响十强”,2018年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百强报纸”。  相似文献   

12.
1953年10月,为做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宣传工作,中共个旧市委试刊出版《个旧工人报》在本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发行.后更名为《个旧报》.1954年1月1日,《个旧报》正式出版公开发行,报纸为4开4版,铅印,3日刊.1954年10月1日,改为日刊,更名为《个旧日报》,每周6期,星期日无报.该报通过个旧邮电局和开远邮电局发行,期发量约3000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市报人》2007,(2):F0002-F0002
《贺州日报》是中共贺州市委机关报.1988年3月1日创刊.原为《桂东报》、《桂东日报》.2002年11月2日.随着地级贺州市的挂牌成立,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桂东日报》更名为《贺州日报》。  相似文献   

14.
报纸事业 新疆新闻事业的建设始终十分重视多民族的特点,使多民族文字的报纸共同发展。1949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机关报《新疆日报》汉文版创刊以后,接着于1950年元旦创办了维吾尔和哈萨克文版,同年8月1日又创办了蒙古文版。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新疆日报》即成为自治区党委机关报,4种文版的期发量从创刊初期的1.6万多份上升到3.6万多份。1950年,中共南疆区委和南疆行署在维吾尔族聚居的喀什创办了《天南日报》(今《喀什日报》的前身)维吾尔文版。1953年9月1日又创办了汉文版。1950年元月,中共伊犁区委和伊犁行署在哈萨克族居住较集中的伊宁创办了《伊犁日报》哈萨克和维吾尔文版,1957年10月1日又创办汉文版。自治区大多数地、州领导机关在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陆续创办了多种民族文字的机关报。“文化大革命”中这些报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多数停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报纸事业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94年,16个地州市全都恢复了创办机关报(其中《吐鲁番报》是1987年批准,1988年元旦创刊)。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机关报是《新疆军垦报》,师级机关报有《石河子报》、《绿原报》、《准噶尔时报》、《伊犁垦区报》、《奎屯晨报》等。《新疆日报》4种文版的期发量近20万  相似文献   

15.
新疆记协组织新疆日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伊犁日报、新疆军垦报、巴音郭楞报、石河子报、塔城报,战旗报等8单位9名记者组成采访团,5月15日前往浙江温州市采访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6月25日圆满完成预定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市报人》2006,(12):I0004-I0004
《黔西南日报》为中共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现发行量约20000份,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10,(12):103-103
根据国务院批复.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作为市委机关报的《襄樊日报》,12月9日起更名为《襄阳日报》,其子报《襄樊晚报》更名为《襄阳晚报》。  相似文献   

18.
1995年《新疆军垦报》将继续强化舆论导向,进一步提高报纸质量,逐步办成一张成熟的党报、日报,更好地为兵团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真正成为兵团党委的得力助手和广大职工群众的良师益友。 为此,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舆论引导。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党报的一项根本任务,尤其在当今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上饶日报》是中共江西省上饶市委机关报。它的前身《赣东北报》创刊于1949年5月24日,是江西省第一张地市党报,至今,已经走过了55周年的历程。1994年10月1日,《赣东北报》更名为《上饶日报》,将四开周三报改为对开日报,现已发展到每周6张日报2张周刊,办有子报《上饶晚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市报人》2005,(5):F002-F002
《三门峡日报》是一份综合性党报,前身为1985年5月1日创刊的《豫西报》,时为中共洛阳地委机关报,1986年河南省进行区划调整、洛阳地区撤并,成立省辖市建制的三门峡市,《豫西报》调整为中共三门峡市委机关报,并更名为《三门峡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