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然而,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却不敢说、不会说、说不好。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呢?我认为在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需要突破一难点,掌握三板斧,凸现六种美,从而让口语交际教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位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课标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愿意说话,学会说话,善于说话,通过口语与别人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口语交际有意义呢?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愿意说1.激发动机,让学生想说动机是推动学习积极性的内部驱动力。通过正面教育,学生明白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未来人才表达交流所必备的素质。在明确重要性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名人  相似文献   

3.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新课标中把过去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阅历浅,知识有限,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往往是表层的,语言表达往往言不由衷、辞不达意。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他们有时不知道如何说,从哪儿说起,说的话东一句西一句,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哪儿说哪儿。如何上好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课。让学生会说、爱听、乐于表达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口语交际课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4.
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学生的重要语文能力,也是旅游从业人员必备的重要职业能力.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说"才能学会表达,只有在交际中才能学会交往.文章旨在结合个人口语交际教学经验,探讨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策略,提出营造"说"的氛围、精选"说"的话题、搭建"说"的平台、教授"说"的技巧等方法,让学生敢说、愿说、悦说、会说,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口语交际教学要想真正实现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口斤、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必须以生活为基础,采用生活化的策略,让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成为口语交际的“实习场”,使口语交际教学与现实生活保持高度的同构关系。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教学要以学生亲历的或熟知的生活为素材,并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掌握口语交际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但是口语交际没有引起部分语文教师的重视。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有的教师重视学生的书面表达,忽视学生的现场交流,甚至有的教师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作文课。还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只是让学生到讲台前说一说口语交际的内容,很少安排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说话课。这些教学策略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直接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笔者通过对三到六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现状的调查,发现当前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学习时存在以下现象。  相似文献   

7.
金红 《新疆教育》2012,(19):91-91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乐于说,同时要关注生活,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口语交际,另外要巧妙布置作业,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学生的重要语文能力,也是旅游从业人员必备的重要职业能力。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说"才能学会表达,只有在交际中才能学会交往。文章旨在结合个人口语交际教学经验,探讨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策略,提出营造"说"的氛围、精选"说"的话题、搭建"说"的平台、教授"说"的技巧等方法,让学生敢说、愿说、悦说、会说,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方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在课内外创造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的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能力。下面谈谈本人在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刘梅菊 《考试周刊》2013,(23):45-45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言交流是人际交流的基本手段,小学生学习语言正是从口语交际开始的。我们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然而在教学中,部分老师认为相当部分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尽如人意,敢说、想说、会说、善说的人不多。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多年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质。”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已日益彰显,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已迫在眉睫,因此,教学时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范例引导,放手让学生交流,使口语交际课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目的、有层次的口语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口语交际是指人们通过口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一.教师示范,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教师示范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相似文献   

14.
《南昌教育》2007,(5):30-30
口语交际是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总目标。口语交际是"听话"与"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其基本特点是听说双向互动,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  相似文献   

16.
口语交际不是简单的“听”和“说”相加,而是一个以听、说为核心的交际及双方互动的过程。因此,小学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就必须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引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热情,从而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技能。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让学生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17.
鲁成飞 《广西教育》2013,(41):75-75,9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小学生口语交际时,要巧妙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交际的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口语交际练习,是一套练“说”的好教材。我通过实践,结合口语交际训练,就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课型,是为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高要求而产生的必然结果。语文课标指出,口语交际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教学则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交往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水平的一种课型。该如何培养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交流的素养。”可见,口语交际训练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