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夏令军 《大观周刊》2012,(30):118-118,174
前人就卡林型金矿与有机质做了大量研究。分析显示有机质的对金矿成矿元素的富集、迁移、沉积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同位素研究的基础上来分析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概述为了使陕西商州-丹凤-商南地区铀矿整装勘查区的铀矿整装勘查工作达到预期目的,2012-2013年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二四大队有限公司(原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二四大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对陕西商一丹地区铀矿档案资料进行二次开发,将已有的铀矿床档案数字化,利用目前最先进的系统软件技术建立三维预测地质模型,指导找矿工作,开展工作部署研究、优化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3.
中山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对东南亚等中国周边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的研究,在相关区域研究文献资源建设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为"一带一路"等沿线国家或区域的研究文献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文章从科研机构实际需求出发,从文献特征和采访路径等多方面阐释了中山大学区域研究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和保障现状,提出了未来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分类建设农村信息化的角度,对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民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总结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民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特征的共同性和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基于江苏省农民信息行为的共同特征改进江苏农村信息服务;基于江苏省农民信息行为的区域差异面向各地区农民开展分类服务;努力做好区域协调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从分类建设农村信息化的角度,对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民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总结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民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特征的共同性和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基于江苏省农民信息行为的共同特征改进江苏农村信息服务;基于江苏省农民信息行为的区域差异面向各地区农民开展分类服务;努力做好区域协调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区域图书馆标准化与东莞地区图书馆的建设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图书馆是在一定区域空间范围内的图书馆群体。在信息网络时代,整体协同发展成为区域图书馆不可阻挡的趋势,体系化、科学化、专业化发展的特征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标准化成为区域图书馆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区域图书馆的标准化建设应是标准的体系化建设,东莞地区的图书馆标准化建设着重于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采用实施、拟定相关标准规范文本、推广应用实施、开展管理标准体系研究等方面,东莞地区的图书馆标准化建设为实现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有效专利数据,借助GeoDA和GIS(Greographic Informaion System)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有效专利区域分布进行可视化描述,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有效专利数量地区不均衡特征明显;结构特征表现为发明和外观设计专利布局系数的空间分布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实用新型专利相对较小;有效专利的高高区域为山东、江苏、上海、浙江4个地区,且上海是高高聚集的中心;高低区域为北京、辽宁、广东、四川4个地区,其中四川省最为显著;低高与低低区域在空间位置上普遍呈现相邻关系。  相似文献   

8.
公共文化云是地区文化数字化水平和特征的集中体现。以公共文化云为抓手,加快推进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和资源整合,逐渐成为区域文化建设的新趋势。以长三角四地公共文化云为研究对象,梳理长三角地区文化云建设历程和组织架构,将云服务拆解为关键服务、数字资源、文化场馆、平台用户四要素进行深入解析,并从服务、资源、场馆和用户4个方面提炼长三角地区文化云服务的不足和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晋陕高原包括今陕西北部和山西西北部地区,属黄土丘陵的自然地貌单元。此区域文化面貌独立而极具特色,一般被认为属与商王朝同时期的方国文化,学者称之为"李家崖文化"。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清涧李家崖遗址、绥德薛家渠遗址、吕梁柳林高红遗址的逐步发掘和近年来清涧辛庄遗址的发掘以及周邻区域的调查和发现,增进了对该区域文化的认知,丰富了该考古学文化的内涵。本文在搜集相关报告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晚商时期该地区四处遗址的聚落特征作对比分析,从位置、规模、布局、建筑遗存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得以发现其间的共通和差异。结合该地区的环境特征,本文试图架构出晚商时期李家崖文化的聚落形态,以期对商代方国地理结构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袁娜 《青年记者》2010,(16):113-114
区域是指具有同质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征的一个较大的地区。我国疆域辽阔,区域文化丰富多彩,方言就是区域文化特征中的一种。方言是一种地域文化最外在的标记,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最低层的蕴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受众媒介使用的地区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不同地域受众媒介使用行为的特征及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文章首先简要描述新媒介环境下中国受众对电视、报纸、杂志、广播和互联网等不同媒介的使用行为;继而,重点比较了31个省份受众媒介使用行为的差异,以及不同地区受众(东部、西部和中部)、省市县受众媒介使用行为的差异.由此,试图从纵向(行政级别差异)、横向(不同省份、地区)两个维度勾勒中国受众的媒介使用特征.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而影响差异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媒介竞争状况、区域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地质遥感的任务是通过遥感影像的解译确定一个地区的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分析构造运动的状况。目前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测绘、气象、农业、林业、水利、环境保护、土地管理和地质找矿等几乎所有与地学有关的领域。本文对地质遥感中地质构造的识别与分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武陵地区地域性文化与地方文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萍  蔡清万 《图书馆》2006,(3):97-100
武陵地区是湘、鄂、渝、黔四省(市)的边远山区构成的一个特殊地理区域。在这一特殊地区里长期较封闭地世居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研究这种独特的地域性文化而形成的地方性文献,包括这些文献的载体形态、范围、特征等,不仅有利于对武陵地区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而且对于保存、继承、弘扬武陵地区的民族文化,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有助于提升自贸区综合竞争实力。本文基于区域品牌形象和城市文脉的相关理论,探索了福建自贸区福州、厦门、平潭三地的文脉,分析三地文脉的主要特征和核心价值。研究发现,海洋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对台合作的区位优势、闽味浓厚的在地文化、拼搏进取的社会心理是三个地区共同的文脉形象因子,从而试探性地提出将福建自贸区品牌形象定位为"最具包容气质与拼搏精神的海西自贸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旨在通过对内蒙古区域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的研究, 揭示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般性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为进一步探索在我国民族地区建设图书馆联盟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框架。[方法/过程] 采用网络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 对内蒙古区域现存的6个联盟性质的图书馆组织进行比较研究, 归纳总结内蒙古区域图书馆资源共享活动的特点和不足。[结果/结论] 非资源因素(如组织保障、资源结构、外部压力、经费投入及文化建设等)对内蒙古区域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影响显著, 当前条件下内蒙古区域应优先发展和建设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  相似文献   

16.
谢晓波 《图书馆》2008,(3):109-111
本文以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核心,根据湘中娄底的区域特征,在分析湘中地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阐述了湘中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和意义,并提出了发展湘中地区旅游业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皖南山区公路和城市的迅速发展,地质灾害愈来愈频繁。文章选择黄山地区中生代碎屑岩分布区地质灾害作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地层岩性的研究入手以及对其他地质灾害控制因素的分析,得出了人类的工程活动是黄山地区中生代碎屑岩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实习记者 杨嘉)2007年期刊蓝皮书《中国期刊发展报告NO.2--区域发展与类群分析》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指出,21世纪中国期刊发展重点区域和主要竞争区域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这三大地区共出版期刊4716种,占全国期刊品种总数的49.81%.有学者研究指出,上海、北京两个超大型城市对于非农业人口的吸引力非常大,其外来人口的构成与其他省区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流入的主要是高学历、高资本的人才.这从一定角度反映出其从工业化社会后期向信息社会变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区域是指具有同质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征的一个较大的地区.①我国疆域辽阔,区域文化丰富多彩,方言就是区域文化特征中的一种.方言是一种地域文化最外在的标记,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最低层的蕴涵.②方言广告不仅能更好地再现方言区的生活习俗、人情世故、社会心态和生活方式等,还能迎合方言区受众的方言情结.方言广告带来的亲切感会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广告中传播的信息,更有可能对广告产品产生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特色化是指一种产生在特殊环境下用独特的化样式来表现该地区特有的民族特质、民俗风情和区域特征的化现象。正因如此,特色化往往成为某一时代、某一地区的标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