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梦话     
你睡着了你不知道妈妈坐在身旁守候你的梦话妈妈小时候也讲梦话但妈妈讲梦话时身旁没有妈妈你在梦中呼唤我呼唤我孩子你是要我和你一起到公园去我守候你从滑梯一次次摔下一次次摔下你一次次长高如果有一天你梦中不再呼唤妈妈而呼唤一个陌生的年轻的名字啊那是妈妈的期待妈妈的期待妈妈的期待是惊喜和忧伤梦话@傅天琳  相似文献   

2.
从1998年开始,我每接一届学生都要进行一项“传统写作”《:感悟亲情》。我先把追忆已故父亲的一篇纪念文章《一杯薄薄的思念》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课后温习一下朱自清的《背影》和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我还推荐傅天琳的诗作《梦话》给学生“:你睡着了你不知道/妈妈坐在身旁守候你的梦话/妈妈小时候也讲梦话/但妈妈讲梦话时身旁没有妈妈……”学生们《感悟亲情》的作文交得又齐又快。有学生后来在作文中写道“:如果老师不布置我们写这篇作文,如果没有他作文前的那番‘讲演’,我还一直以为,父母亲为我做的一切是应该的,我无须…  相似文献   

3.
从1998年开始,我每接一届学生都要进行一项“传统写作”:《感悟亲情》。我先把追忆已故父亲的一篇纪念文章《一杯薄薄的思念》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课后温习一下朱自清的《背影》和日本作家粟良平的《一碗阳春面》。我还推荐傅大琳的诗作《梦话》给学生:“你睡着了你不知道/妈妈坐在身旁守候你的梦话/妈妈小时候也讲梦  相似文献   

4.
陈铁 《家教指南》2003,(5):63-63
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家长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方法一:故事法对年龄较小又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是非常喜欢的,会使孩子从声情并茂中了解情节,对未讲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读书的欲望。如:小芳上小学四年级了,就是不爱看书,他妈妈就采取了每天晚上给她讲一个阿凡提的故事的方法。这样讲了两周后,小芳一到晚上就要妈妈给她讲故事,这时她妈妈就拿出一本阿凡提的故事书,对小芳说:“我讲的故事全在这书里,里面精彩的故事多得很呢。你要想知道…  相似文献   

5.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和一位家长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在家里我是孩子的妈妈,在学校你是孩子的妈妈,你这位妈妈比我更了不起,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激起了波澜,我明白那是一种久违的感动。是的,当孩子有事急着想汇报时,他往往会脱口而出:"妈妈,………"发现自己喊错时,又  相似文献   

6.
正案例:铁岭某初中15岁的小君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心理咨询室。小君右脸红肿,眼角充血,低着头不出声。小君的妈妈说:"孩子前两天被老师打了,我想孩子是被吓到了,这两天晚上总做噩梦,嘴里头还说些我们听不懂的梦话。其实我和小君的老师私下是好朋友,平时我们无话不说,我一直觉得她是一个温柔的老师,虽然身边的朋友不多,但对周围的人都特别友好谦和。这次她大发脾气,还对孩子动了手,我也很意外。我想老师这样做也是爱孩子,对孩子负责,只是不小心出手重了些。  相似文献   

7.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的关心多,爱护多。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应该爱自己的,吃饭、穿衣等事情家长帮自己做也是应该的,很少有孩子想过去爱老人、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和周围的人,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我是如何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的。一、让孩子了解爱意味着什么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我先让幼儿轮流谈谈“每天家里人要帮你做什么,家里谁最喜欢你,他们是怎么喜欢你的”,要求讲得越具体越好。讲过一段时  相似文献   

8.
因孩子在家不肯写作业,江苏无锡一位年轻母亲竟以跳楼相威胁,打算上演一出"苦肉计"逼孩子就范,不料此举没吓住孩子,倒是引来了好心人的报警救助。(中国新闻网)或许,这位妈妈会说,我是为了孩子好啊,这是我对孩子的爱啊。但是,这样的"跳楼教子"其实是冷心教育。她的爱,孩子肯定感觉不到,他(她)只会感到冷酷与恐惧。  相似文献   

9.
雄鸡唱日出     
《红领巾》2009,(10):20-21
一只少年雄鸡守候在奄奄一息的父亲身旁。“孩子,我已经不行了,”老雄鸡说,“从此以后,每天早晨呼唤太阳的职责,要由你来承担了。”少年雄鸡点点头,伤心地注视着慢慢闭上了眼睛的父亲。  相似文献   

10.
放飞     
明天,又有一批雏燕要从我的手里飞走了。每当这时,我的心里总是酸酸的。当孩子们唱起毕业歌的时候,我悄悄地溜了出来,站在角落里泪流满面。我不禁想起他们第一次摇摇摆摆来到我身边的情景。那时,他们哭着喊着不愿离开妈妈。从那些年轻的母亲手里接过孩子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地知道:我每天拥有的不只是三十几个孩子,还有那三十几个年轻母亲的心。妈妈对孩子的爱是天性,而教师对孩子的爱却深深地包孕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11.
少年雄鸡     
一只少年雄鸡,守候在他那垂危的父亲身旁。“孩子,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老雄鸡说,“从今以后,每天早晨呼唤太阳的重任,要由你来承担了。”  相似文献   

12.
<正>不知不觉在教海虚度将近20多年了,曾以为自己已过了感动的年龄。偶然一次机会,和一位家长聊天,聊生活,聊孩子,没想到她说:"在家里我是孩子的妈妈,在学校你是大家的妈妈,你这位妈妈比我更了不起,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听了她的话,我心里顿时百感交集——我是大家的"妈妈",不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做老师,做班主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知道那是一种久违的感动。联想到平日里经常看到的一幕:当孩子有事急着想汇报时,他往往会脱口而出:"妈妈,……"发现自己喊错时,又急忙用小手捂住嘴巴偷笑;课堂上,当孩子抢着回答问题时,我们也往往会听到,"妈,老师"可爱的错误发生。  相似文献   

13.
妈妈的爱     
莹莹 《家长》2011,(Z2)
每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都有对孩子的独特的爱!妈妈对我的爱是无私的,也是与众不同的。妈妈对我的爱是狠心的。别人的妈妈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多吃点,长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可我的妈妈却狠下心来控制我的饮食。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情满课堂     
吴开金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1):154-155
每学期一次的社会开放活动如期而至。那天清晨,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走进了课堂,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第二节是我的语文课,我与孩子们一起分享《袋鼠与金子》这篇课文。这是一则童话,讲的是一只袋鼠妈妈在带着孩子出远门的路上,放下孩子休息时,发现了一堆金子。袋鼠妈妈以崇高的母爱战胜了金子的诱惑,拒绝了小草的建议,坚持把孩子放进袋里走了。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母爱的纯洁与伟大。我请他们谈谈:你知道你的妈妈每天都要为你做些什么吗?学生们个个都有话可说,兴致勃勃地举起了小手,有的说“:我的妈妈每天都要上班,晚上还要为我检查作业。”有的说“:我的妈妈要为我洗衣服。”有的说“:我的妈妈每天都要为我买菜,做饭,辅导我功课。”……“那袋鼠妈妈照顾自己的孩子需要做些什么呢?”孩子们继续思考,有的学生说“:袋鼠妈妈要为孩子摘果子吃。“”袋鼠妈妈在跳的时候,她还要看着自己的孩子,别把它甩出袋子。“”袋鼠妈妈还要带自己的孩子出去玩。“”袋鼠妈妈还要保护她的孩子,不让她的孩子受欺侮。”……“妈妈照顾自己的孩子是多么的辛苦啊!那袋鼠妈妈为什么还要选择自己的孩子呢?”孩子们思考片刻,一个男孩站了起来“,袋鼠妈妈如果不要孩子,她就没有快...  相似文献   

15.
<正>我曾在公园里遇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在摔下滑梯后,不哭不闹,转头看了一下旁边的妈妈,然后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拍了拍灰尘,再次带着笑容走向了滑梯。我走上前与这位妈妈聊了几句,她说自己并没有什么独特的方式,只是和孩子爸爸尽可能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玩耍,周末也会培养孩子去体验不同的环境。后来,我深入学习了《深度陪伴——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这本书后,才逐渐明白,有效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6.
如今各家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值都很高,目标只一个:重点高中--名牌大学! 金馨妈妈隔几天跑一次学校, 了解女儿的学习情况。我说金馨学习自觉性强,成绩也不错,你放心好了。我的意思是叫她别跑来跑去,要相信孩子。可她还是跑来跑去,甚至跑去教室扒着门缝看女儿上课,全部心思都在女儿身上。看女儿上课自然也听老师讲课, 物理老师上课讲自己3岁的儿子不肯上幼儿园,每天早上她和儿子都有  相似文献   

17.
从记事起,美美就从没有离开过妈妈。美美是个懂事的孩子,也非常爱自己的妈妈。一天,美美和妈妈一起到大森林里游玩,一不留意,美美和妈妈便走失了。美美到处寻找妈妈。走了很多地方,还是没见妈妈的影子。她又急又渴,累得靠在大树上哭起来。“孩子,我能帮助你吗?”身边传来一个和善的声音。美美向四周一看,只有身旁的一棵大树。这时,大树又说话了:“是我,我是樟树 爷爷。小姑娘,我能帮助你吗?”美美一听,顾不上擦去腮边的泪花,急忙把找不到妈妈的事告诉了樟树爷爷。“孩子,不用着急,爷爷帮你想办法。这样,你回去写一篇妈妈的作文,把它贴在森林…  相似文献   

18.
正当语文老师说起妈妈怎样爱自己的孩子时,我觉得我的妈妈一条也不符合。碰到我喜欢吃的东西,她总和我抢着吃;我自己能做的事情,她坚决不插手;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就让我自己梳头、叠被子……每当别的孩子撒娇地让妈妈做这做那,我心里一阵阵羡慕,妈妈从来不这样。我不禁怀疑,妈妈真的爱我吗?可有一件事改变了我对妈妈的看法。一年级我开始学习电子琴,前两次妈妈  相似文献   

19.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故事:妈妈和孩子一起去郊游,当他们又累又渴休息的时候,妈妈发现身边只剩下两个苹果。她就对孩子说:“宝宝,咱们的水都喝光了,只剩下两个苹果了。”还没等妈妈把话说完,孩子赶紧把两个苹果各咬了一口。妈妈当时非常失望和生气,但是她还是想知道孩子为什么那样做,于是她耐着性子说:“宝宝,你为什么要把两个苹果都咬了呢?”孩子仰起那稚嫩的小脸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尝尝哪个更甜,我想把那个最甜的给你吃。”此时,妈妈的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我想这个故事显然是告诫教育者一定要善于倾听,要给孩子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了解孩子真实的所思所想,这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对此真是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20.
爱你的母亲     
一直都在听阿牛的一首歌。他唱道:“两斤蒜头两块一,马铃薯卖一块七。再给我辣椒和一只鸡,我的孩子很爱吃咖喱……茶醋油盐米,炒一碟菜,油要放几滴,煮一顿饭要用多少心……妈妈的爱有多少斤,谁能数得清,答案写在她脸上的皱纹里。”几分诙谐,几分沉重。爱你的妈妈,爱她胜过爱你自己。因为孩子无论做什么,也不够报答妈妈的爱意。读一读这首英文诗,你会明白,妈妈为你付出了什么,而你又该如何回报这份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