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三山国王信仰是粤东地区的主要民间信仰活动,从明代开始随着粤东客家人向台湾的播迁,三山国王信仰也传到了台湾地区,成为客家人开发、建设台湾的重要守护神。透过描述三山国王信仰的起源、分布与发展及历史不同时期在粤、台两地的互动来探讨民间信仰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山国王是粤东地区的地方保护神,特别为粤东客家人所信奉.在明清时期,伴随着粤东客家移民台湾,三山国王信仰也飘洋过海到台湾.三山国王信仰曾被视为台湾客家人所特有的信仰,是台湾族群辨别的标准之一.目前两岸交流是文化先行,三山国王信仰可借其在两岸客家人的特殊地位,推动两岸客家及与其他族群的文教交流.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从福建汀州直接移民台湾的客家人有70余万,从广东去台的客家人,其祖籍基本也在闽西汀州.在台湾的闽南人也有30余万人的祖先曾经是汀州的主人.大量的汀州客家族谱是真实反映客家民系不断播迁发展的珍贵家族史料,揭示了汀州客家裔孙东移台湾,开发建设台湾的历史进程.福建汀州的地理环境发展有限,人多地少等因素是造成明末清初汀州客家人纷纷向台湾移民垦耕的原因.闽台两地客家同宗同源,一脉相传,共同造就和传承了闽台客家文化.  相似文献   

4.
冯君 《嘉应学院学报》2012,30(10):10-14
以梅州为中心的粤东客家地区,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之地,是世界上客家人最大的聚集地,其地理条件是以山地、丘陵为主体,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这给当地民众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加强对近代以来粤东客家地区的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预防自然灾害,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粤东客家地区,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之地,是世界上客家人最大的聚集地,其地理条件是以山地、丘陵为主体,自然灾害频发,由于独特的社会结构和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其灾害的社会救助机制和方式特殊,加强对近代粤东客家地区灾害的社会救助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构建灾害的社会救助机制,减少自然灾害的危害,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客家文化在台湾的承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家化伴随着粤闽客家人的迁台而由粤闽原乡传播到台湾,并在台湾得到承传,也发生相当的变迁。本着重从衣食住习俗、宗教信仰、艺形式和族群性格等方面,论述客家化在台湾顽强承传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浰头山之战是明代中叶平定闽、粤、赣边区农民起义战争中的一次战役,它使数以万计的人被剿杀,并导致今客家地区新设和平等10多个县。新县的空地效应和人口政策,促使客家人大量进入。从浰头山与和平县的建立可以窥见,粤东客家形成的时间在明代中后期。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6,(7):14-19
晚清以降,粤东客家地区存在大量的"过番谣",这种歌谣见证了粤东客家人漂洋过海去谋生、创业的辛酸史、血泪史。客家人为了生计而"过番出洋"成为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举措。杰出的诗人、外交家黄公度则通过诗歌的创作,为客家人在异国他乡的生存发展作了生动的描绘。试图在客家民俗文化的视野下,对粤东客家的"过番谣"与公度先生的"过番诗"进行现代性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正> 当今海内外客家学研究界,一般都视今广东梅州地区为客家人的聚居区与集散地,并以梅县语音为客家话的代表。这无疑是不无道理的。但笔者以为,这反映的只是近现代客家的实际,或者更确切地说,它代表的是明清以后的情况;设若追根溯源,在客家史上,客家人的最早聚居区与集散地不在粤北,也不在闽西,而是在赣南,是由赣南而闽西,而粤东北,最后稳定于赣、闽、粤边三角地区的。  相似文献   

10.
客家人在海南主要分布在儋州的南丰、洛基等地。据史料及笔调查,南丰与洛基等地的客家话有差别,南丰是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区,本以南丰的客家话为记录对象,着重讨论南丰客家话与粤西等其他地区客家话的比较。从中发现南丰客家话与粤东、粤西等地的  相似文献   

11.
客家研究兴起于台湾、香港与闽粤赣,目前台湾与粤东“具历史深度的建构论”立场蔚为主流,本文认为在这一研究趋势下,江西的客家研究应该一方面以前述理论检视江西19世纪与20世纪初期的族群建构过程;另一方面则以江西本身独特的历史、地理、语言及文化的背景,与台粤的理论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12.
三山国王是粤台地区广泛分布的民间信仰。近年来两岸的三山国王文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日趋深入,研究成果日愈增多。但有关三山国王文化研究成果整体数量仍然偏少,而且缺乏系统性的调查分析与比较研究。作为台湾地区唯一的粤籍地方神,三山国王信仰是粤台民间文化交流的突出代表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对象。三山国王信仰对于增强两岸同胞的凝聚力,增强粤籍台胞对祖籍文化的向心力,促进粤台文化交流,深化粤台经贸合作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蒋氏父子统治时期 ,两岸尚存“一个中国”的共识 ,因而有和平统一的可能性。李登辉主政后 ,岛内向“一个中国”原则挑战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 ,美国虽然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及军售问题上有所承诺 ,但由于英文文本的措词已为后来的曲解留下缝隙 ,加上台湾具有战略价值 ,决定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可能对两岸统一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4.
粤台经济合作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支持对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经过多年发展,粤台经济合作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呈现出深度化与广度化的特点,有力地促进了两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支持大力推动了粤台经济合作,但原有的金融服务制度安排也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需要构建相应的金融支持体系,从更高层次对粤台经济合作提供完善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5.
对台湾在越南的投资份额、投资区域和投资行业进行分析,对广东与台湾对越南投资进行对比,分析两地对越南投资的异同,并提出广东对越南投资应加强政策的引导,增强两地互补性,并发挥地缘和人缘优势来更好地发展两地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闽西、贺州客家人同属中原汉人,因躲避战乱漂泊他乡,与当地原住民经过长期的杂居、融合,发展成现在既有中原汉族语言文化,又有当地原住民风俗习惯的客家人,由此产生的客家民歌不仅国内反应强烈,在海外也影响巨大,值得我们研究。在此,对两地客家民歌的旋律色彩作一番比较,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客家民歌。  相似文献   

17.
日本近代幕末"尊皇攘夷"的代表人物之一吉田松阴,是日本近代对外扩张的"设计师",而吉田松阴的得意门生、有着"日本陆军鼻祖"之称的山县有朋,继承了吉田松阴的扩张主义思想体系,通过内阁确立了日本近代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并将包括我国台湾在内的东亚地区作为其"利益线"。甲午战争之后中日两国签署的《马关条约》,第一次以政府间条约的形式,将中国的台湾割让给日本,成为中日关系中台湾问题的缘起。可以说,是甲午战争改变了台湾的命运,是甲午战争开启了台湾问题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在日据的五十年间,虽然闽台之间的教育往来并不活跃,但相互之间的教育联系却是客观存在的,台湾籍民在接受教育,台湾少学生赴福建学习,台湾学生在福建的爱国活动,福建学校师生赴台湾学习和工作等,都证明相对隔离的状态并不能彻底闽台两地的教育联系。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台湾无可争议的都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完全属于中国内政.国家的繁荣昌盛与国家是否统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国家统一了,国家发展才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捍卫民族的独立,实现民族的复兴.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无非有两种方法:一是和平统一,二是靠武力解决.当然,最好是用和平的方式,用武力解决只是不得已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兰雪花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6):67-70,73
清代台湾米谷运销福建前后延续近一个半世纪,主要有“官运”和“民运”两大系统,“官运”可分为兵眷米谷的调运与平粜米谷的买运;“民运”有商船贩运和走私内运。据估计,清代台湾每年向福建输出的米谷大约为100万石左右,不仅极大地缓解了福建的缺粮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清代台湾的开发,推动两岸商贸的发展,这一事件对今天两岸社会经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