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学的地域性特征作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在清代的秦州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在这一地域性文化现象中,家族化的女性诗人群体更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全面分析泰州女性诗人群体的家族化特征,有助于对这一文化现象在清代地方文化史和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在泰州地域文化史上,清代的女性文学曾繁荣一时.清代泰州女性文人人数众多,创作成就显著.他们中大多数出身本地区文化世家,而家族化也因此成为清代泰州女性文学繁荣的最主要的原因与最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清代,泰州地区女性文学出现了较为繁荣的局面.本文试以此现象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家庭出身等方面分析女性文学兴盛的原因,从而考察泰州女性文人在清代的社会地位,并对这一文化现象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沈辉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6):122-125
清代泰州的女性文学可谓蓬勃兴盛,蔚为大观,尤其是家族文学成为了泰州地方文学史中最显著的文化现象之一.据粗略统计清代泰州女性文人主要分布在海陵、兴化、泰兴、姜堰、如皋等地,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她们凭借淡泊、朴实、高雅的文风,坚韧、刚毅、执着的精神,在泰州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这个绵延千载的古老国度,尽管宗法社会的压迫使得女性各方面发展的能力都受到影响,但却不能压制女性特殊的艺术天才在文学中的表现。清代泰州女性文学出现了较为繁荣的局面,文章试以此现象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家庭出身等方面分析具体缘由,对这一文化现象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清初遗民诗,在清代诗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均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由于地理区域以及文化背景的原因,清初泰州遗民诗群是一个既具独特文化个性,又与维扬遗民诗群有着隶属关系的创作群体。泰州遗民诗群的构成比较复杂,这个诗群主要由泰州本籍遗民与流寓泰州的外籍遗民两部分构成,代表人物是吴嘉纪和冒襄。尽管是一个隐逸型的诗人群体,却呈现出极具个性的群体心态。由于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生存环境,以及相似的人生境遇,使泰州遗民诗群在创作上体现出较为一致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自古诗人皆"入蜀"的说法萌于中唐韩愈,宋代渐成气候,宋人对杜甫的入蜀尤为关注,明清时期对于"入蜀"现象的认识上升为规律总结,这一说法得以最终定型。作为对文学史现象的高度概括,此说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对其深入研究,必有助于加深对中国文学的地域性特征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巴蜀的文化和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8.
自古诗人皆“入蜀”的说法萌于中唐韩愈,宋代渐成气候,宋人对杜青的入蜀尤为关注,明清时期对于“入蜀”现象的认识上升为规律总结,这一说法得以最终定型。作为对文学史现象的高度概括,此说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对其深入研究,必有助于加深对中国文学的地域性特征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巴蜀的文化和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9.
明清之际,女性文学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在涌现出大量女性作家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女性诗人结社现象。本文通过对“秋红吟社”以及明清之际女性创作群体的考证,展示女性诗社的发展和特点,并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不仅反映出女性文学在明清之际的繁荣、满汉文化的交流、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秋红吟社”在这个繁荣中的标志性意义,同时,也反映了长久以来的男性权威对女性生活及女性文学创作的约束力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际,女性文学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在涌现出大量女性作家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女性诗人结社现象.本文通过对"秋红吟社"以及明清之际女性创作群体的考证,展示女性诗社的发展和特点,并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不仅反映出女性文学在明清之际的繁荣、满汉文化的交流、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秋红吟社"在这个繁荣中的标志性意义,同时,也反映了长久以来的男性权威对女性生活及女性文学创作的约束力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戏剧作为一种通俗的文艺样式,在《红楼梦》由小说文本向一种社会性文化现象的传播过程申所起作用十分巨大。但众多的清代“红楼戏”中,清代“红楼”第一戏创作与流传至今却未有定论。清代道光年间泰州人仲振奎《红楼梦传奇》,作为清代红楼戏曲的“开山之作”,推动了《红楼梦》在全社会范围的传播进程,促进了“红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晚清青楼小说的传播与南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后期以大上海为轴心,江、浙繁华商埠为辐射带,形成了极具江南文化意味的以《海上花列传》为代表的青楼小说系列。清代后期小说的这种地域文化特征在中国古典小说的演进历程中是独特的,从清代后期青楼小说叙事风格的地域化与传播走向、接受群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地域化;小说叙事主体的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濡染;小说的文化渊源与南方文化生态及相关的人文背景等层面来阐释清代后期文坛这一奇特的文学和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清代徽州女性诗歌中蕴含的女德思想有:崇尚节烈,遵从孝道,重视母教,恪守妇职及看重贤淑。这些道德是女性集体意识的体现,具有伦理美德与封建糟粕并存的文化特征,反映出徽州女性对男权的遵从和对自身角色地位的认可,也具有深层文化成因和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举人分布是重要的文化地理现象,是衡量科举时代区域文风的核心标准。本文从府、县两个维度分别对明清江西举人的地理分布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勾勒出清代江西举人地理分布的基本特征:由严重不均衡走向相对均衡化。  相似文献   

15.
"溢美"型狭邪小说是晚清小说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这类小说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将青楼生活理想化,主要表现为将妓女形象佳人化,嫖客形象才子化。它们在创作上受到了《红楼梦》等作品的影响,同时也与当时的创作风气、社会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主要表现了文人对前朝风流的想象和追忆。这类小说之所以能在晚清时期盛行,还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它们是末世的一种白日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儿童文学翻译不知不觉已走过百年。由于儿童有其独特的认知能力水平和中西文化差距,儿童文学翻译对于译者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本文将总结晚清到当代期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探索适合儿童文学翻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时间是最早引起人类关注的自然现象之一。在不同语言、文化、民族、地域和国家的叙事作品中,时阈的表现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其中最为明显的差别就是线性与空间性的表现。这种不同的表现方武具有内在的文化意义。古代印度的叙事作品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空间性的特征:以古希腊史诗与悲剧为代表的西方文学则明显地具有线性叙事的特征。中国古典叙事文一开始便具有对时间的关注.展现出明显的线性叙事特征。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叙事文。在对叙事文时间表现的研究中,清代学者李绂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在这一领域开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18.
《台州丛书》汇集宋至清代台州人之遗著,为清代全国最早的地方性丛书,丛书只刊刻甲、乙两集,共10种,编辑者是清代礼学家、藏书家宋世荦。《台州丛书》的编辑保存了富有学术价值的台州乡邦文献,弥补了有些地方史料的不足,对后来者编辑一郡之丛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03癸卯恩科乡试成为中国科举史上的末科,是时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但若将其放入20世纪初叶中国晚清的内外大势之中,末科的诞生似乎又具有着不可逆转的必然性。因而,本文拟以《大公报》中的相关文献为参考资料,对此次乡试进行探讨,以期见微知著,对晚清科举所面对的内外大势进行详细考察,同时也对晚清政府和士人的心理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