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科技》2013,(1):8-9
陆地的尽头,海洋的开端,生长着海拔最低的水中森林——红树林。红树林是以红树为主体的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它们承担了海岸卫士的重任,成为抵挡海啸、热带风暴的天然屏障。  相似文献   

2.
1 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 福建云霄漳江口有史以来就已生长着高大茂密,大面积多种类的红树林,特别是靠近海岸边,有集中成片,以本榄纯林为主的群落。后来,由于围垦造田及滩涂养殖,红树资源遭到很大的破坏。20世纪80年代以来,红树林生态系统作为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平衡中的特殊作用和它具有的科研、教学、旅  相似文献   

3.
在许多热带或亚热带的海岸上,海水与陆地的交界处,生长着大片绿油油的红树林。红树林不红,原因是红树家族包括许多植物,并不是单一的树种,蜡烛果、秋茄树、榄(lǎn)李等许多不同模样、不同颜色的植物都是  相似文献   

4.
夏天的非洲,阳光灿烂。湖边生长着茂盛的红树林。浓密的红树根如同老人的胡须,倒映在平镜般的潭面。谁也没注意到,红树林浓须下面的一块岩石,突然眨了一下眼睛——哇,原来那里潜伏着一  相似文献   

5.
《红树林》一课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作者在赞美红树林这一海上奇观的同时,更要赞美的是红树林的精神。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所以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感受课文内容和语言特色的基础上,实现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6.
浅谈我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是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全球红树林湿地面积的急剧缩小引起了人们对红树林湿地生态重要性的关注,同时也加大了对红树林的研究和保护。本文从我国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红树林生境的特殊性和适应性、红树林的生态价值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况。  相似文献   

7.
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及河口潮间带(高潮位和低潮位之间的地带 ) ,生长着一种木本植物群落 ,它们有独特的生长环境、神秘的生命史、特殊的功能 ,这就是海上“生命”树林———红树林。一、独特的生长环境红树林是生长在海水中的森林 ,随着潮汐的涨落变化 ,人们可以看到一片浩瀚的沧海桑田的奇观 :潮来时 ,它们被海水淹没 ,或者仅仅露出绿色的树冠 ,仿佛是海上的一片片绿洲 ;潮退时 ,则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红树林发育在潮滩上 ,其生长发育依赖于海水的周期性涨落。这里很少有其他植物能立足 ,惟有红树林抗风防浪 ,组成独特的生物海岸———…  相似文献   

8.
云霄县漳江口海滩红树林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红树林群落,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漳江口现有红树型植物5科6属6种和一种非红树型植物,总面积3000亩左右。红树林作为特殊的生态组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不合理的采伐会削弱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影响生活在红树林中各类生物的繁殖。  相似文献   

9.
依托湛江红树林乡土生物资源创设生态大课堂,引导学生走进红树林湿地,通过观察体验红树林独特的生态系统、开展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探究实践调查、参与宣传保护红树林活动等方式,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野外实践活动中落地探索了经验,为教师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生物学野外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卫星遥感技术在红树林生态监测与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遥感技术是红树林生态监测中的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卫星遥感数据在红树林生态监测中的应用,叙述了人工目视解译、波段组合法、图像分类技术和模式分类等信息识别方法在探测红树林的生态学指标包括面积、分布范围、类内区分和类外区分以及动态变化等的应用和精度对比情况。此外,阐述了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红树林生态监测中的综合应用的优势以及红树林遥感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红树林     
《新作文》2006,(1)
①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它们一片连着一片,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缭绕海岸,点缀海滩。它,就是人们常说的红树林。②红树林是一类富有特色、很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群落。它生长在淤泥深厚的热带、亚热带海滩上。涨潮时,群落的部分或大部分淹没于水中,仅  相似文献   

12.
浅谈海南红树林的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是天然防护堤,同时为近海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生存环境。海南红树林的现状不容乐观,人们对它认识不足,只顾眼前效益,过度开发,影响了红树林正常生长和天然更新,个别物种濒临灭绝。海南红树林保护,需总体规划,要按国际标准合理开发红树林。  相似文献   

13.
红树林在环境保护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红树林的源起和概念以用我国红树林的分布、特点、作用和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广东和广西等省区受到互花米草入侵的有代表性的红树林湿地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互花米草主要以带状或斑块状分布在红树林的前缘;在红树林内,主要呈斑块状分布于红树林林间空隙处;在红树林密集的地方则难以侵入.互花米草与红树植物存在生态位的重叠,与红树植物竞争阳光和生长空间,容易对周围低矮的红树植物形成遮荫,特别是对红树林幼苗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建议采用本土红树植物科学地营造红树林,以较快形成较高的郁闭度,达到防治互花米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红树林不是由单一的树种组成。它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河口、海湾、潮间带的常绿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中既有高达40米的乔木,也有低矮刚刚露出水面的灌木。红树林大致分布在北纬32°到南纬38°之间的沿海地区。世界上已知的红树林植物多达31种。红树林从海底土壤吸收养分,而它的腐烂枝叶又成为鱼虾的饵料。红树林植物的繁殖方式非常奇特,它们采用“胎生”方式来繁殖后代。当红树植物开花结果后,种子仍旧呆在树枝,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发芽,然后离开母体,落地生根;有的种子顺水漂流,随遇而安。至于红树林的名称是从何而来?答案是可以从其树…  相似文献   

16.
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府城读书时,班里有同学家在琼山演丰东寨港。有一次假日,他带我去红树林打鸟、抓鱼、摸蟹。当时,我远眺那浓密、苍绿、生长在海里的红树林,非常惊奇。那时,东寨港的红树林还不是保护区,红树林被破坏相当严重。尽管如此,红树林留给我的印象是十分美好的——景色迷人,海鸟众多,鱼虾蟹成群。  相似文献   

17.
以“深圳湾红树林”为贯穿式情境,开展“生物学-地理”跨学科单元复习教学,深入分析了红树林气候环境与生物特征的相互作用,以及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并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红树林的生态保护,帮助学生形成爱护自然环境、绿色发展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及河口潮间带,生长着一种木本胎生植物群落,它们有独特的生长环境、神秘的生命史、特殊的功能,这就是海上“生命树”——红树林。  相似文献   

19.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为校本课程(初中)内容,主要通过网络,让学生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使他们认识红树林,对珠海红树林分布与保护状况有所了解,并对珠海如何进一步保护红树林、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1.1教学目标1.1.1知识目标认识红树林,了解珠海红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了解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红树林生境之间的关系,2006年4、7、10月和2007年1月月底分别对集美风林和翔安山后亭人工种植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定量调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006—2007年于集美凤林和翔安山后亭人工种植红树林区分别采集获得大型底栖动物65种和68种.凤林和山后亭红树林区4个季度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5575.1和1625.6ind·m^-2;年平均生物量分别为85.60和50.59g·m^-2.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栖息密度、年平均生物量方面凤林红树林区均高于山后亭.大型底柄动物群落组成、年平均栖息密度和年平均生物量的差异主要与两片红树林区的沉积物粒径和有机质含量有关.集美凤林红树林区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底质粒径较细,为机会种沼蚓(Limnodriloidessp.)提供了合适的栖息环境;而翔安山后亭红树林区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较低、底质粒径较粗,更适合甲壳类穴居和潜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