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还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这里突出地强调了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这一科学原理,并广泛研究它与社会主义各经济规律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影响,是我们经济理论工作者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试就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本文仅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体会。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标志之一。人们对这一点的认识是一致的。问题在:为什么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这是不会有什么疑义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所涉及的范围很广,而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关系最为直接的经济理论,主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和生产力标准理论。当然,这四方面的经济理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制约性,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越来越紧迫地提到了我们面前。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就是说,我国现阶段社  相似文献   

6.
<正>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是指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说到底是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观念使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它对政治、文化、科学、教育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可见在当今,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其实质是教育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教育的二重性影响以及教育应采取的对策,作一粗浅的探讨。一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阶段,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商品经济大发展将使中国由温饱走向小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教育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总结我国十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有一点需要我们引起注意,这就是在强调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制度化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性化。只有克服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性的严重倾向,实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性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才能健康发展。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来,不仅促使我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民主政治的极大进步,而且也给人们的职业道德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当今社会的职业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众所周知的不道德思想和行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人们的态度各异,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必然结果”,对此,笔者不能苟同。本文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职业道德的建设出发,就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职业道德进步的一般关系、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职业道德等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以所有制方面的特征区别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同时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形式,区别于排斥国家干预的早期商品经济形式。然而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来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并不是一种具有直接的可操作性的经济运行模式,“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也仅仅是一个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意向性框架。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经济体制改革中具有直接可操  相似文献   

10.
列宁在本世纪初所开辟的人类社会主义历史新纪元与邓小平在本世纪末所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遗产。这一遗产包括:社会主义仍然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进行以建立以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自身;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把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放在优先战略地位;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坚持不懈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这是总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系统工程论  相似文献   

11.
在政治上反腐与行政上放权的背景下,重温"十三大"报告所谓"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显紧迫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无论对于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成功,还是对于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成功,都有巨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作为依托和保障,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地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对于发展商品经济和确立商品经济新秩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现在有几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志说,我国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特征的,是计划经济。有的同志则认为,我国虽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又是普遍的经济关系,因而是商品经济。此外,还有人认为,我国当前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相结合,或者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这些不同看法中,主要是前两种看法,后者基本上是想把前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因此,我想就前两种看法,谈些探讨性的意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论述的计划经济这个概念,是从反映客观经济本质这个意义上说的,不是指人们制定的计划,或实行计划管理的体制或方法;商品经济,也不是一般意义上说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是从它是否是区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标志来说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当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着重指出了这一点,并以此作为依据,制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任务,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规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等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十二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决议》深刻分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文理贯通选修课教材将在古希腊文明、历史上最美丽的物理实验、科学家的思维和科学的文化背景这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对于这每一个方面的教材建设,我们主张从文史哲三条路径或者说三个维度上进行贯通.这里的文不是指一般的文学中的众多领域,而是指诗歌;这里的史不是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包罗万象的通史,而是指科学史;这里的哲学也不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不是以某种原则套裁的一成不变的凝固模式。恩格斯说得好:“共产主义不是学说,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那种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所形成的若干不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固定观念,提倡共产党人不断创造新局面的精神,探求和建立一个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我们知道,经济体制的中心是计划体制。健全和完善计划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应该是统一性同灵活性相结合的体制。”我们要建立一个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这就是计划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正确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对于深刻理解这个历史阶段的本质,从而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多次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里所说的并不是泛指在一般社会都会长期存在的社会需要和社会生产的矛盾,而是特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特有的社会需要和社会生产的矛盾。众所周知,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是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是,由于我国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技术文化水平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的横向联合有了迅速发展,形势喜人。高校横向联合,包括高校面向社会和高校系统内部的联合两个主要方面。本文拟就江苏省高等学校内部横向联合的情况与做法作一初步探讨。一、加强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横向联合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坚持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经当前高等教育面临深化改革的形势,深化改革的深层动因是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政治、科技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人们议论不一,褒贬相异。这是因为,通过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不再是排斥商品经济的计划经济,而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人们对于这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道德观念变迁之间的关系问题认识不统一。因此,对于这个问题很有议论一番的必要。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那种企图超越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直接从自然经济进入产品经济阶段的观点,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