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赫哲族的民族教育艾秀芝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只有4245人。赫哲族的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赫哲族人世居三江流域,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文字,以捕鱼狩猎为主,过着原始社会的部落生活。这个时期的教育为原始教育阶...  相似文献   

2.
从史前贵州岩画看少数民族的狩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彩多姿的贵州岩画记载表明,远古时期的狩猎活动相当频繁。其原因在于当地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这为远古人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狩猎成为军事演习、保护农田、部落的娱乐和消遣、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原始巫仪的载体。风格不同、内容繁多的岩画再现了原始社会时期狩猎的生动场面,对深入了解古代贵州少数民族狩猎文化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田刚 《教育探索》2004,(5):108-108
兽皮文化与桦树皮文化是人类早期产生的一种文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各个民族基本上都经历了由狩猎经济到游牧经济最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只不过是有的民族发展得快一些,有的民族发展得慢一些,还有的民族将原始的狩猎经济保留的时间更长一些。总而言之,兽皮文化和桦树皮文化是“森林民族”创造的独特文化,这种  相似文献   

4.
鄂温克民族是我国最小的民族之一,人口不到二万。乌热尔图作为鄂温克族第一位掌握书面文化的作家,在他的小说中反映的是鄂温克族的一支使用驯鹿的狩猎部落,人口还不到150人?他们生活在北纬52度,东经122度狭长的丛林地带。上千年来,游猎的生活实践,创造了独特的狩猎文化,历经沧桑,较好地存留下来,解放前他们处在原始社会的状态中。新中国诞生,这支狩猎部落从原始公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由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历史性飞跃,是从人类社会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飞跃。这种飞跃,使鄂温克族猎民永远地结束了被压迫、歧视和奴役的…  相似文献   

5.
△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是原始社会里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那末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何者先发明呢?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由于弓箭这一“决定性的武器”的发明使用,狩猎的效果提高,所猎取的动物有了剩余。这为家畜的驯化、饲养创造了条件,原始畜牧业因之应运而生。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发展而来的。农业的发明权应该属于妇女。妇女在长期的采集劳动中,逐渐发现植物果实掉在地上可以发芽、生长、结果。  相似文献   

6.
元代山西的畜禽饲养与捕鱼狩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曾将北方民族的游牧狩猎生产方式带入山西地区,从而推动这一地区的畜牧饲养与狩猎活动获得新的发展。这一时期,山西地区的养马业与狩猎活动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且在社会经济和军事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对世纪,当世界上多数民族尚处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在辽阔的东方大地上,华夏民族已率先进入了发达繁华的青铜文明。由此中国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君主制的奴隶社会,其间共夏、商、周三代,约1600年。由于这时青铜逐渐取代原始的石器成为武器和工具,故三代也称为青铜时代。而在中国文化史上,由于大量遗存的青铜礼器完整蕴涵着三代社会政治、文化内涵,使“青铜进代”成为继原始“彩陶艺术”后我国艺术史上重要的文化阶段。三代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从总体上贯穿了礼教性质,源于原始社会朴素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奴隶社会…  相似文献   

8.
鄂伦春民族的文化和艺术与狩猎生活息息相关,大自然是鄂伦春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不论从历史渊源追溯,还是以特定的原始宗教信仰及其文化艺术特征来分析,这个狩猎民族的装饰艺术都是崇拜大自然的社会心理的客观反映。从鄂伦春民族的生存环境及生活方式入手,研究其传统的狩猎文化中广泛存在的朴素而深刻的自然装饰母题,并探寻这种自然装饰母题的种类及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高三《思想政治》教材在讲到原始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是说:“原始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是原始社会对自然力的恐惧和敬畏。”我认为这个概括值得商榷。其理由如下: 第一,原始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只能从原始社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去寻找,而不能从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力的心态中去寻找。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在自然界的压迫下,对自然现象产生了神秘感,而人们对感到神秘莫测的事物必然感到恐惧和敬畏。即使在今天,那些相信迷信的人不是对“鬼神”还感到恐惧和敬畏吗?百慕大三角人称“死亡三角”、“魔鬼三角”,在它的秘密没有彻底揭开之前,人们不是也感到恐惧和敬畏吗?实际上,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力的这种心态,只是原始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的  相似文献   

10.
一、村落的形成过程——原始居住地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建立适当的居住地以防寒暑、避风雨、防野兽、防疾病,以便更好地生活。在原始社会,由于经济生活极其简单,靠狩猎、捕鱼、采集等生存,人们的居住地还不能称其为聚落。史前时代,人们没有固定的活动地点,人类的居住地是非定居式的,那时  相似文献   

11.
校园     
Kgen 理科生和文科生的祖先:在原始社会,一批人负责狩猎.一批人负责采集。狩猎的因为“要吃肉!打不过!发明个工具弄死你!”  相似文献   

12.
原始舞蹈粗犷、单纯、情感执着、群体意识等,正是原始民族舞蹈的普遍性特征。它充当着原始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原始舞蹈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正是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也为原始舞蹈艺术产生提供了物质前提;原始舞蹈产生主要源于人类求生存发展的劳动生活需要,并根据各种需要形成了如原始狩猎舞、图腾舞、生殖崇拜舞、原始战争舞、原始巫舞以及原始自娱舞等不同的舞蹈形式,模拟性是这些舞蹈形式最大的外部特征。  相似文献   

13.
原始文身作为原始狩猎民族生产基础上的产物,历来人类学者、民俗学者、艺术学者、生物学者及社会学者们,均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其做出了解释,但由于研究方法的各异,其中不乏曲解原始文身历史意义的论述。原始文身要联系当代绘身艺术这一新兴艺术形式进行分析,从中发掘出所积淀的现代审美观和精神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一、知识介绍1.历史溯源神话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是人们借助于幻想企图征服自然的表现。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带有神秘的色彩。神话中的人物大多来自原始人类的自身形象。狩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  相似文献   

15.
狩猎民族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是涉及呼伦贝尔民族发展繁荣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狩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面,临“两难”选择。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促进狩猎民族经济发展和狩猎文化传承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讨论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是指反映并决定原始共同体性质的社会关系。揭示原始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向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过程,是原始社会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就其属性而言,是物质资料生产中的生产关系,还是人类自身生产中的生产关系,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学术界的意见并不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原始社会共同体间的分工与交换周斌一、原始共同体间的自然分工与对外交换分工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它包括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按照恩格斯的意见,原始社会的分工有自然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我见。由于第一次社...  相似文献   

18.
地图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活动实践需要的产物:它的历史可以说与文字的历史互为伙伴。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古代过去人民在农业生产、丈量土地、兴建水利工程以及在军事等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地图。我国是世界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先人们就用简单的线条在地上或墙上画出狩猎、播种、危险、友邻各地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了人类社会初期使用描绘地形物象的“地图”。地图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原始地图、古典地图和实测地图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畲族“不谋而居,不杂土著”千年频繁大迁徙之因,众说纷云。“民族习惯说”、“逃赋说”等既不符合史实,且用社会意识解释社会历史。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是经济关系的产物,因此,原始生产力才是根本之因。畲族“刀耕火种、狩猎为主,辅之以采薪”的传统生产活动,具有集体性、粗放性、易动性和封闭性的特征,就决定了以整个民族的形式,由南向北山区迁徙,且延续千年之久。  相似文献   

20.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占去了人类历史长河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岁月,因而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但是,由于年代遥远和缺乏文字史料,至今人们还未能充分认识原始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因此,原始社会史的分期还未能得到科学的解决。 原始社会——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并非从始至终是一个模式,在它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和瓦解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它是有规律地发展变化的,依据原始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去划分原始社会的历史分期,是历史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