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之侠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早期社会有它的必然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底层社会的劳动人民需要那些伸张正义,扶危济国的侠客保障自己的生活,上层社会的权贵与士大夫为满足自身名利与地位的需要而大兴养士之风。于是,文人写武侠的文学性作品便出现。从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到《史记·刺客列传》对于侠的性格特征的文学性描述,到唐诗《侠客行》和唐传奇《虬髯客传》,《红线传》,《聂隐娘传》等进一步对武侠文学基本模式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即标志了中国武侠文学进入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2.
名著考考你     
名著是人类文学之林的珍奇瑰宝,它不仅开阔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整个民族的人文素养。近年来名著阅读题越来越为命题者青睐,尤其是课改实验区,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力气让同学们真正走进文学的殿堂,名著知识考查也成了中考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武侠文化通论》(以下简称《通论》)集作者十余年中国武侠文化研究成果之所成,运用主题学原理,从文学母题的文化内蕴贯通流变角度,将侠文化与民俗、文学主题相结合,分析了二十余种卓有意趣的武侠文学范式,探讨了侠文学及其慕侠习俗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价值,生动而具体地探讨了中国古代侠义精神在民俗传统中的流变、道教仙话、女性观念、饮食文化、武侠文化、江湖侠盗伦理等武侠崇拜民俗的双向、多向互动关系。对”侠”这一特殊人群的行为方式、心态及其亚文化观念等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梳理,将文学主题研究延伸到江湖文化心态的总结上。作为一部扎实严谨的学术著作,该书具有以下特色:一、持续的主题学研究实践的学术延展。无论是80年代抒情文学领域的”十大主题””九大意象”,还是90年代在叙事文学、佛经文学,甚或独独对武侠文学的持久留恋,先生始终笃志于中国文学主题学的建构,显示了学术追求的持续性。《通论》就是先生主题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和延伸。尽管该书采用的是一种宽泛的母题内涵,但无论是复仇、动物报恩、赌技服人等”核心单元”,还是兵器、大雕等”催化单元”,这些情节单元都是在结撰武侠故事方面起着”核心聚焦”作用的”主导母题”(leitmo...  相似文献   

4.
武侠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道风景线,但如何认识它的意义,迄今见智见仁。赞之者称其为中国英雄,批评者视之为与封建皇权相呼应的奴才走狗。如果尊重中国历史发展的话那就不难看到,后一种立场过于简单与片面。认识“武侠文化”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孔子思想与中国精神的关系。几千年来,“侠客行”的命运事实上同“君子道”紧密联系在一起。理解这点,对于我们恰当评价武侠文化的价值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网游武侠是中国传统武侠文化在数码时代的新兴存在方式,作为科技、商业、文学、民间传统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突出地体现了文化特征上的混杂性;作为一种综合使用多种艺术表达形式,兼具娱乐、教化与审美等多种功能的新兴文化形式,它的兼容性挑战了现代的艺术分类原则以及建立在狭义“文学”基础上的现代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6.
晚唐五代侠义小说中的侠者形象是豪侠在中国小说史上的第一个投影,活跃其中的豪侠之士充分体现了侠义精神,在这些侠士中,武侠世界中的侠女第一次大放异彩。这些卓越不凡的侠女的一件件侠义之举表现了洒脱豪迈的侠者风范,在中国豪侠题材小说史上达到了侠女形象创作的高潮,对后世侠女形象塑造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名著是人类文学之林中的珍奇瑰宝,它不仅开阔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整个民族的人文素养。近年来名著阅读题越来越为命题者青睐,尤其是课改实验区,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花大量的时间和力气让学生真正走进文学的殿堂,名著知识考查也成了中考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视角看金庸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小说热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在中国大陆解放,香港市民阶层急骤膨胀的背景下出现的。在金庸创作武侠小说过程中,从“写武侠”到“反武侠”经历了一个否定“自己”的文化心态演变过程,同时在创作中表现了许多新的文化观念,使武侠小说不俗脱凡,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武侠小说是文学百花园中的一个品类,它可以与文学共存,但“武侠小说热”却不是文学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它不可能走向永恒。因此,金庸“挂刀封笔”,是明智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的武侠文学,赢得了数以亿计的读者的青睐,构成了一种奇异的、引人注目的阅读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时代、社会、受众心理众多因素促成的结果。其中受众的社会文化心理和审美心理是武侠文学热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0.
女真文学上承先秦时肃慎、两汉三国时挹娄、南北朝时勿吉、隋唐时文学之余绪,下启清代满文学之先河,以其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审美特征与艺术魅力丰富着中国文学,并为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女真文学多年来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其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风俗习惯,以及民族情感与需要。和汉民族对它的影响等因素,结合具体文学作品,简单分析其文化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与西方文学比较而言,中国传统文学具有明显的重情倾向。但由于受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态和生命体验方式的影响,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在无形之中被导入了一种以悲情为主的局面.并形成了一个鲜明的抒写悲情的文学主题——叹逝。大致说来,它又可分为悲秋、闺怨、功业与身世之叹,以及怀古伤今等四种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武侠电影是中国商业电影的重要类型,是民族电影的标识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民乐一部分的琵琶曲,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武侠电影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文章结合电影音乐的特点和功能,以近几年来的武侠电影《十面埋伏》《功夫》为例,选取一文一武两首琵琶曲,从历史、文学、美学等角度对上述电影中的琵琶曲的运用进行深刻解读,希望由此有助于中国武侠电影音乐的发展,尤其是琵琶曲在武侠电影音乐中的进一步的多形式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语境     
革命文学以来形成的红色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独特文学现象。其中一个主要特点是文学自觉介入政治,自觉服务于阶级解放与民族独立,个人主义被集体主义所取代。几十年以来,文学评论者们对其功过毁誉不一。然而,任何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历史与现实的生成原因,我们应当回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阅读,公正评价其产生的意义及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而不能简单地给予全盘肯定或一概否定。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各种社会矛盾急剧激烈化,无产阶级已开始肩负起单独领导中国解放事业的重任。在这样一个历史阵痛时期,个性解…  相似文献   

14.
小说漫谈     
文学能安慰灵魂,挽留生命,使现实生活中无缘接触、体验的东西成为我们生命中幻想,感动的一部分。中国小说偏向趣味性,自清末以来,人们在急剧的社会变化中接受了现实主义,通过小说对社会进行宣判,宣传新的思想精神;西方强调小说的虚构性,重视小说是否具有阅读性。小说有出名与不出名之分,还有可转述和不可转述之别,但都可带给我们许多人生况味的体会。现在小说处在边缘化的状态,出现了消费性小说,实际上这是市场经济还没充分发育的一种现象。但从趣味、休闲的角度去读一些书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武侠、言情,但我们还要读一些更好的作品,使我们在精神情感和体验人生方面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5.
艺术和文学分别借用不同的情感符号体系,来展示人类在不同世代的情感本真存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之下文学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是文学依然新鲜活泼地存在着。纯文学作为一种历史性的文化现象在当代逐渐被颠覆和消解,并不能说明文学行将消亡。从纯文学到大文学正是人类学意义上文学精神的自我回归,中国未来的大文学必然会在民族集体记忆的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以及不同世代生活经验的刺激而发生微妙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化、演绎,也无论它是出自精英文学作家之手,还是出自草根民众之手,只要它自由地、自然地、本能地、本真地敞开了斯时斯地的情感(性情),那么,它都是既有中国品位又有时代气象,且与其他民族文学相互情意沟通无碍的中国大文学——多元共存的人类大文学生命实体中必要的生命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华文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精神内涵之美、民族文化之美以及艺术融合之美。当前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华文文学课文所占的比重太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审美需求,亟待开发优秀的华文文学课文资源,以拓展其审美领域。在研究如何开发中学世界华文文学课文资源的同时,要激发中学生对华文文学的学习兴趣,推进华文文学作品的延伸阅读,通过改进阅读方式,提高延伸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华网消息,韩国汉阳大学文化创意系教授安昶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韩国人过去关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偏好历史演义和武侠传奇。但近年来随着中韩交往的日益密切,韩国人越来越渴望阅读当代中国文学,了解中国人当下的想法和生活。余华等中国当代作家撰写的反映中国现实和时代变迁的小说,成为韩国出版界的新重点。在韩国最大的书店教保文库,当代中国文学已拥有一席之地。苏童的《碧奴》、王安忆的《长恨歌》等榜上有名,此外还有因影视作品而扬名的《山楂树之恋》《失恋三十三天》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武侠类电影离不开对武侠文化、民族精神的表现。以塑造侠的形象为主线的中国武侠类电影,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人物刻画:一种是侠客与传奇故事的结合,另一种是英雄与人物传记的结合。相比较而言,人物传记类武侠电影更能从深层次上挖掘民族精神的内涵,更能体现民族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漠小楼  颜颜 《当代电大》2006,(12):28-29
步非烟,新生代武侠小说代表人物,素有“武侠才女”之称,其写作风格以武侠和魔幻色彩交相辉映为长,是最具实力和号召力的新锐武侠偶像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对阅读的重要性认知度较高,阅读呈现非功利性的特点,热爱网上阅读青春、玄幻、武侠类文学,但阅读能力欠缺。阅读教育是实现教育回归本质,赋予高职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以课堂为主渠道,开展各种阅读和写作活动,推动阅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