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书中提出:高中英语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在以上几项中,学习策略是提高学  相似文献   

2.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其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课标对阅读教学给予了相当重视,因此,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探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新途径,对贯彻课标、培养中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试题评讲课指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就学生做过的试题进行评析.在高三英语教学中,试题评讲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占有很大的比重.它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把时间精力放在知识点的记诵上,忽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另一种是教师把课堂占为已有,一讲到底,忽视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就是"花时较多,收效较低".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里强调的是听、说、读、写四个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是一个input(输入)、decoding(解码)、output(输出)的过程。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和方  相似文献   

5.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学要优化课上、课下环境,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仿真实践中或从学校到社会不同场合的语言实践中学习,以达到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6.
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标对初中毕业生应达到的读的技能做了明确的要求: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总体框架、设计思路、课程理念和总体目标等方面基本延续了原实验稿课标的思路,变化不大。经笔者逐字对照两个版本后发现,新课标有四点较明显的变化:一是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英语课程中的渗透;二是充分体现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巩固和深化;三是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是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体现了英语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现就修订版课标的修订内容以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修订的主要依据(一)"课标"基本理念在教材中的落实(1)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修订版"课标"更加强调素质教育理念,并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依照这一要求,修订后的教材坚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其中语法是语言知识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英语教学就是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知识。然而七年级学生已有的词汇量、认知能力、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比较有限,再加上没学习过语法。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讲解.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要素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学要优化课上、课下环境,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仿真实践中或从学校到社会不同场合的语言实践中学习,以达到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课程标准始终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的基础,语言技能就包含了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在各个地区进行的听力口语考试正是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让学  相似文献   

13.
张烨 《教育艺术》2003,(11):46-47
《英语课程标准》界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而在缺少英语环境氛围的情况下,要达到这一总体目标,必须依靠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并以此为依托,拓展到课外,努力为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的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它首次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5.
李讷 《甘肃教育》2023,(7):114-117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前提,是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的关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三英语词汇复习课,是在课标的引领下,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利用高三备考阶段集中对高中英语词汇进行系统、科学的复习,从而巩固语言知识、强化语言技能、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本文针对目前高三英语词汇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ESA模式在高三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希望能对广大高三一线英语教师的词汇复习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学的辩证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从五个方面描述英语课程目标:“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从课程目标延伸出的教学目标,具体涉及三个领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处理好以上三个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值得我们进行辩证地思考。  相似文献   

17.
项芸 《教师》2010,(36):104-104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整体素养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李冰  魏霞 《教育革新》2008,(3):45-46
目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和交际性。笔者以为,语言并非孤立存在的,它的存在伴随着语境、信息差(思维)和特定的文化背景。英语课程若能  相似文献   

20.
李陆桂 《广西教育》2015,(12):35-3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强调:在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之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课标的这一精神,是我们做好2015年高考英语学科复习备考的思想基础。一、《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