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俊明 《传媒》2015,(23):23-24
讲故事是人类基本的表达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记者身处新闻工作的最前沿,会讲故事是其应具备的能力和本事,也是其责任和使命.由中宣部、国家网信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四部门主办、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扎根人民,深入基层,贴近生活,讲好反映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形象、中国气派的好故事,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是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新时代下新闻媒体记者不仅要传播新闻信息,讲故事,更要能够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的内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闻媒体记者的内在竞争力.文章以"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价值"为主题,在文章的一开始就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价值的过程中的注意问题简要描述;接着文章从三部分探究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国宝类节目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传播价值、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渠道四个方面探寻国宝类电视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路径,总结其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了从中国价值到全人类价值的价值创新、从中国内容到全球内容的内容创新、从中国官方媒体到全球媒体的传播主体创新、从卫星电视到全媒体传播平台的渠道创新。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资源丰富的今天,专题片、纪录片创作已经走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传播环境的变化、受众需求的变迁,"新闻故事化"已经成为电视从业人员的共识,"讲故事"、"讲好故事"是广大电视工作者追求的主要话语方式。如何从讲"好故事"到"讲好"故事是值得广大从业人员认真思考的问题。怎样把故事讲好只是一个技术方面的问题,讲什么样的故事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讲什么样的故事呢?可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的必然性、紧迫性、科学性揭示了媒介融合这条道路是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则是媒体融合后传播内容能吸引受众的法宝。讲好故事必须要把握好"歌德"和"讲德"、"追俗"和"通俗"、"包装"和"化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节目自2016年开播以来备受好评,节目以"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为主题定位,以讲趣味、真实、新近、大情怀的好故事的方式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进而提高了节目传播力,以应用客观性、可视性、真实性、信服力的数据的方法达到以理说服的效用,从而提升了媒体公信力。《中国正在说》用情理交融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讲懂中国故事,促进了传播力和公信力的传达,进一步提升了媒体引导力、发挥了影响力,深入贯彻了"四力"方针,对当前媒体应如何用话语表达呈现中国形象提供了启发意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汪蓉 《声屏世界》2017,(6):55-56
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精彩故事在我们身边发生,新闻记者要深入挖掘那些能为社会凝聚共识,为改革汇聚合力的人和事,成就精彩故事,向受众传播中国好声音.如何成就精彩故事是摆在新闻记者面前且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要讲好精彩故事任重道远,需要新闻记者深入最前线,进行新闻采访创新,新闻报道才能真实生动.  相似文献   

8.
故事会》杂志创办于1963年7月。创刊至今,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故事会》杂志始终坚持“眼睛向下、情趣向上”的办刊方针,贯彻专业、创新、共享、协调、融合“五大出版理念”,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和讲中国好故事,因而深受海内外广大读者的欢迎,发行量一直位于中国期刊的前列。杂志不但以其独特的文化创意成为“上海名牌”,同时又以其广泛的影响力、深远的公信力和强劲的传播力成为文化领域的“中国驰名商标”,连续五届获得中国期刊最高奖——国家期刊奖。  相似文献   

9.
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讲符合人情人性的故事,必须有普通人的感情和视角,必须讲真实的、经得起推敲的故事,必须讲科学、合理、合法的故事,必须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讲. 今年5月,习近平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希望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创刊30年为起点,总结经验、发挥优势、锐意创新,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  相似文献   

10.
讲朴实无华的故事 地方台最大的优势是立足本土,与观众有着地域、心理、文化价值的接近性.这个优势是讲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基础,这个基础决定了地方台讲好百姓故事的基本特征:讲朴实无华透着乡土气息与时代同步脉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一论述对于广大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而言,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为媒体创新传播理念、传播方式指明了路径. 从接受习惯而言,人人都爱读故事,故事化的内容更具体、鲜活,接近性强,容易在受众心中形成对照与投射,从而将自己代入到故事中感受报道对象的喜怒哀乐.一个真实、有趣、接地气的故事,不但可能让读者放下对某些问题的刻板印象,还容易入耳、入脑、入心,往往能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发挥事半功倍的效用. 只有接了地气,才更易于让受众接受媒体所传播的内容.相比之下,概念化、程式化、机械化地去报道某件事或某个人,连我们自己都不喜欢,受众又怎么会爱读? 然而,要讲好故事是不容易的.讲好故事的要义,一是故事本身要真实鲜活,二是讲述方式要巧妙婉转.简言之,原料要好,处理方式更要巧.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并在此后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塑造我国的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主流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当前,亟需从业者坚定"四个意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强化讲好故事的文学素养,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四力",增强国际对话能力、融媒技术应用能力和情感传递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语境下,过去主流媒体"高大全"式的话语体系面临着解构和重构。媒体深度融合是传统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的关键,其最终落脚点是能否讲好故事。从传播的"谁(Who)、说了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Which)、对谁说(Whom)"四个要素出发,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做好工作:叙事主体形象化、话语体系故事化、传播结构立体化、阅听对象定向化。  相似文献   

14.
讲好中国故事,这是中国媒体的必答题,也是每个中国新闻人的必答题.作为《中国纪检监察报》的一名记者、评论员,我的理解是: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反腐败故事.  相似文献   

15.
当前,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进一步明确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强调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二是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声音之间有什么必然关系,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需要明确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必然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16.
吕大庆 《传媒》2017,(24):22-24
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主办的《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目前已经成为全国新闻界一个重要的活动.《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在每年记者节期间与大家相见,以全国新闻界优秀记者代表讲一线亲历的故事、谈基层采访的细节、说内心真实的感受等方式,讲述了一个个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7.
陈进 《新闻传播》2022,(3):52-53
"学习强国"厦门学习平台和厦门日报强国号扎实开展内容建设,不断丰富产品形态,成为传播厦门声音、讲好厦门故事的重要平台.2021年,"一台一号"围绕庆祝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推出系列策划,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基于此背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成为媒体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公共关系为视角,从传播的技术和内容两个维度出发,对新媒体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了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这也是新时期对新闻工作者的具体要求。作者以央视和湖北电视台"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为例,深入分析新闻工作者如何践行"四力",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加快媒体融合发展,讲故事的传播渠道更多了,平台更大了。在全媒体时代下,担负着"讲好中国故事"职责的传统主流媒体,要提炼精髓选好故事;要注重细节、贴近基层,领悟新时期文风特点;要寻求共同的利益诉求,创新对外传播的技巧,实现最佳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