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冰  张亚欣 《出版广角》2018,(10):23-25
走进新时代,出版者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建设出版强国,把出版业作为民族复兴、文化强国的基础力量、先导力量来认识、谋划,在此前提下搭建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交流平台,以此阐述中国思想、讲好中国故事、解读中国方案、传播中国智慧.文章以尼山书屋为例,从创新理念、开掘优势 、融合发展、故事驱动等方面探讨了中外文化交流平台在新时代如何"走出去".  相似文献   

2.
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排头兵,"十三五"以来中国出版积极探索和运'用多种途径,"走出去"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本文在分析"十四五"期间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背景、动因、机制等方面的基础上,回望"十三五"期间中国出版"走出去"的经验、模式与路径,讨论中国出版"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十四五"期间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发展趋势和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秉持"一起向未来"的理念,沿着"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两条主线,媒体对北京冬奥会的报道重点讲述了各国运动员奋力拼搏的故事、中国筹办冬奥会的故事和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故事等三方面内容,体现出路径"四通八达",内容人性化与命运感,呈现小切口、小细节,传播形式多模态等四个特点,从平衡内容、时代语态、"他者"视角、...  相似文献   

4.
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中国进行中外人文交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建构中国大国形象的必然要求.讲好中国故事,既有怎么讲、讲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来讲的问题,也有由谁来讲、讲出什么样的效果的问题.这里想强调的是,从传播者角度看,中国故事特别是中国好故事不仅要自己讲,还要别人讲,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他者"视角、"他者"讲述.从以下几个新老"他者"传播案例中,我们或许会有特别的感受,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双十一"消费的火爆盛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等多方面情况.本文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关"双十一"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从时间分布、版面分布、议题设置、风格框架等方面来探究《人民日报》(海外版)如何传播"双十一",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6.
《水煮三国》是怎样"烹调"出来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一部<水煮三国>借古讽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借大家所熟悉的"三国"故事成功地演绎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经营策略的丰富理念,成为中国本土原创、直接叫板"洋经管"的一部经典之作.尘埃落定之后,再来思考其崛起的种种原因,对今日的经管类图书的写作、编辑与运作等,应该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阳瑞  李明蔚 《传媒》2021,(22):76-77,79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讲好扶贫故事成为主流媒体的重点选题.对人民网而言,这既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扶贫故事的珍贵机会,也是在全媒体主战场彰显"融合"品格的重要机遇.2020年7月3日,人民网发起"大道康庄"全媒体调研行活动,派出31支记者团队,奔赴全国进行调研.本次调研走进扶贫一线,深挖扶贫故事,以全媒体思维和手段展示扶贫"真功夫",成为主流媒体讲好扶贫故事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8.
如何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接受美学无疑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法,以接受美学"文本未定性"及"期待视野"为研究视角,考察了新华社近5年来"两会"对外报道模式的发展变化.接受美学的"读者中心论"思想对新闻话语、报道基调、议题设置以读者为着眼点的校正,确保了对外报道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并对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仝晓明 《传媒》2015,(17):42-43
2014年, "中国梦"纪录片阵容强大,《中国梦·中国路》《追梦在路上》和《百年潮·中国梦》等许多优秀作品面世,真人秀元素的融入,全媒体平台的传播,拉开了"中国梦"纪录片的发展大幕.2015年, "中国梦"纪录片继续发力,《1937南京记忆》、微纪录片《中国梦365个故事》《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作品相继面世,为"中国梦"的实现助添能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不少报纸都创办了人物新闻故事栏目,它将笔触伸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百姓,以生动的形式讲述平民百姓或历史名流的故事.<海南日报>也相继开设"海之南""往事"等版面,挖掘地方文化及历史资源,以讲述旧闻为主.这些"旧闻"里的人物新闻,比硬性新闻要生动轻松,有浓烈的怀旧色彩,特别能调节硬新闻的严肃性,吸引更多读者.  相似文献   

11.
周巍 《传媒》2021,(14):67-69
全媒体时代,通过讲故事来阐述、宣讲理论,给人以启迪并使人产生共鸣,成为党课的创新传播形式.党课《从"心"出发》在故事内容、讲述者、讲述方式、传播平台等方面精心谋划,既讲"好故事",又"讲好"故事,成功提升了党课的传播力和引导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党课.  相似文献   

12.
区丽媛 《传媒》2021,(22):83-84
2021年3月,由新华社中国搜索"中国好故事"数据库与复兴路上工作室联合出品的中英双语动画短视频《一杯咖啡里的脱贫故事》(Coffee Matters)走红海内外社交媒体网络.该短视频以中国云南农村脱贫事业取得成功为背景,放眼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以微小主题切入宏大叙事分享中国精彩.这条三分半钟的短视频将镜头聚焦到了阿拉比卡咖啡豆全球十大种植基地之一——云南省普洱市,讲述了一颗咖啡豆的全球漫游史.与以往媒体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不同的是,新华社转变了叙述者的角度,以受众为导向,考虑中西方受众心理诉求和生活习惯,进行双向对比,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3.
赵静  郝雯婧 《传媒》2021,(12):44-46
以纪录片为代表的视听作品是世界各国真实、立体、全面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本文认为,要想充分发挥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应该从"文化维""翻译维""融媒维"建构纪录片的传播策略,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国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4.
融媒体时代,媒体格局、受众对象、传播形式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内容为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新闻写作的要求相应变得越来越高.新闻故事化因其客观性和可读性,已成为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和实效的必要手段.在已有新闻故事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近年来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和省级党报优秀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主流媒体如何讲好故事进行探讨,总结出好故事要有"时"有"实"有"势"有"人".  相似文献   

15.
"规模战略" 在经营领域,熟悉这个故事的人一定很多.它说的是,曾经有两个外国人想到中国来投资,其中一个看到中国的投资环境不是很好,准备打退堂鼓.另一个则完全相反,他说:"自从我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我就兴奋不已.你想,中国有十多亿人口,如果你能从他们每人的口袋里掏出一块钱的话,你想那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营销中的"规模战略".  相似文献   

16.
刘彤 《传媒》2021,(5):28-31
回顾国产动画历史,"中国学派"不仅奠定了中国动画的艺术高度,也为中国动画人才队伍的构建、优化和提升做出了积极探索.与此同时,"中国学派"在商业性营销、电影语言运用、现实题材和全龄化故事讲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成为其遭受欧美动画挑战和国内影视观众诟病的主因.全方位认识"中国学派"在模仿中蹒跚学步、在包容中独辟蹊径、在融合中开创未来的创作历程,对当下动画专业开展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全世界都带来了前所有未有的冲击.河南广电全媒体应时而动,深入抗疫一线采访创作,在新闻宣传中攻坚克难、掷地有声,推出六集电视政论片《雄关》.该片以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标尺,彰显人民至上理念,下功夫讲好中国故事、河南故事.在创作中融入更多"情""理""趣"元素,传播策略上坚持移动优先,...  相似文献   

18.
申琳 《出版广角》2018,(13):33-35
随着我国原创儿童文学的飞速发展,童书板块迅速崛起,与教育图书、社科图书并列成为三大图书出版板块.本土优秀儿童文学作家、原创中国童书作品屡次荣获国际奖项,将中国童书推上世界童书的舞台.伴随"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国童书出版应通过培养本土创作作家,塑造优秀作品,创新国际合作方式,参加国际书展,举办童书论坛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实现中国童书"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张娟  卢茹彩  王一丹 《传媒》2021,(22):24-26
"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这是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着重强调的.2020年7月,中国外文局所属今日中国杂志社在法国巴黎创刊《中法对话》法文杂志,是探索中国故事"区域化表达"的先行尝试.《中法对话》是为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中法双方以交流促合作的倡议而创刊,通过推动中法各界深入对话,传递中国声音,促进双方交流,进而推进中法民心相通,拓展各领域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从"用事实说话"到"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变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宣传观的多重升维."用事实说话"作为革命战争年代反攻敌人、动员群众的重要武器,到建国后成为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宣传鼓劲方式,直至当下,不断增添适应新时代条件的新内涵,闪耀着实践的光辉."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从当下实践出发的大宣传观,既在强调讲事实、真实性、人民性的基础上继承用事实说话的思想精髓,又在传播主体、内容、范围和表达方式上完成了对传统新闻宣传的升维.二者皆从实践经验中抽象出实践的逻辑,再凝练为中国特色的新闻宣传话语,成为百年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生生不息的实践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