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园媛 《东南传播》2021,(11):130-132
纪录片作为反观时代的一种个体表达方式,随新时代个体自我表达和实现需求的日益突显,呈现出更多与他人、它物、它地、它时"对话"和"探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作文本与受众文本互相观照和映射下,创作图景呈现出更多与社会记忆和人类心灵相通的人本主义表达倾向.本文试从创作理念、叙事视角和方式以及表现风格等方面探讨新时代国产纪录片的变化与常态.  相似文献   

2.
陈曦 《报刊之友》2013,(7):106-107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传播者,纪录片作为公众话语的一部分,自然需要以受众为本位,寻找更适用于新媒体的内容与表达方式。纪录片的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体现出更新快、时效强、灵活多变的特点,对于纪录片,也应当像微电影一样来创作、分享、探索出适合时代传播特征的“微纪录片”。  相似文献   

3.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研究纪录片受众诉求,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可以具体、细致地考查受众的诉求,是一种有效的质化研究方法,同时这种方法突破了传统的以统计方法为基础的量化调查研究模式,有效地弥补了长期以来对受众解读的忽视。对纪录片《姐妹》的受众进行调查—归纳—分析—解读的研究方法,具体演绎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与纪录片受众诉求分析的实践结合起来的这种研究方法,证明了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直观而又透出本质,同时也不乏科学性,并且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米洁  徐莹 《东南传播》2021,(6):135-137
战疫微纪录片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一种新型纪录片形式.从创作主体可分为官方、民间以及官方与民间融合创作的形式.本文从拉热尔·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出发,从叙述者、叙事手法的层面对官方和民间两种战疫微纪录片的创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从创作主体的风格和叙事的视角、群像叙事手法以及叙事推进方面都有不同特征.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官方与民间融合创作的战疫微纪录片已成趋势,融合创作在视角和价值的层面上都更能凸显叙述内容的真实力量.  相似文献   

5.
何道明 《传媒》2023,(3):48-50
全媒体时代,纪录片发展语境发生了重大改变,技术、内容、渠道、文化、平台等维度的交融碰撞,进一步拓展了纪录片创作的开放空间,但同样也增强了纪录片创作的可变性、复杂性。面对新机遇、新挑战,纪录片创作者要加强现状审视与思考,精准把握新、美、微三大向度,深化创新实践,进一步拓展纪录片创作的价值边界,增强全媒体时代纪录片发展的适切性与长效性。  相似文献   

6.
无线网络、视频平台和智能终端等新媒介迅速应用普及推开了大众媒体新时代大门,带来受众获取渠道和媒体传播语境的变化,记录、再现现实和历史的表现方法发生改变,这都需要大量简短精炼的视听影像来填补满足市场需求。微纪录片因此应运而生并得以蓬勃发展。究其根由,从历史与时代双重视角审视,微纪录片因其沿承内地纪录影像创作意识、满足民众个体话语表达场域需求,并成为主流媒体投合新时代传播环境、新兴媒体增强影响力的最佳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7.
吴雨蓉 《传媒》2015,(12):64-66
2014年开始,PGC成为网络微纪录片生产的主导模式,由此网络微纪录片的发展从“全民纪录时代”进入到“后全民纪录时代”.节目来源的改变给网络微纪录片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本文将在描述“后全民纪录时代”现状的基础上从题材选择、创作语法、专业价值和社会意义几个方面对PGC网络微纪录片的特征与价值进行阐释,以期为网络微纪录片的发展留下实时性注解.  相似文献   

8.
微纪录片是"微时代"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主要运用非虚构的创作手法,将碎片化的素材用数字技术制作成风格简约、主题明确、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短小纪录片。系列微纪录片《城殇》在内容创作和艺术表达方面,呈现出与普通纪录片所不同的特色。在新媒体时代,其创作与传播对历史记忆的建构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今后的微纪录片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颖 《传媒》2021,(19):42-44
互联网技术的变革和媒体融合发展为纪录片生产传播带来了更多机遇和途径.5G时代来临,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仅重构了新的传媒生态,也使得纪录片产业与互联网并轨,有了更多新的创作形态和时代内涵.与此同时,纪录片受众的审美取向以及参与方式也在发生改变,新媒体纪录片呈现出新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微纪录片是短视频中"最重型"的子类,被视为"精英叙事与大众叙事的中间产品"——体量上,比纪录片短小轻巧,比普通短视频信息量更大;主题上,在"全民皆媒"的环境下,呈现了更加多元、真实的平民化视角,并以大众化创作吸引了更多受众的注意力。很多媒体在转型中选择微纪录片作为承载深度报道的一种新形式,高度重视并有意识地培养这类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中国电视纪录片中,平民化是许多作品表现出的共同特点,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几乎成了当时整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口号。本文旨在梳理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纪录片平民化的发展脉络,并试图立足当下审视纪录片平民化的得失。纪录片平民化是一种以平民的视角融入观众意识,创作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其实质就是在节目素材的遴选上,从老百姓的生活视角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2.
张兴动  陈宇翔 《传媒》2018,(5):82-84
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为纪录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而传播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引起纪录片创作方式的变革,"微纪录片"这一新的样态应运而生.同时,创作方式的变化也对高校微纪录片的创作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微纪录片"这一新的纪录片类型为研究主体,从微纪录片的创作特点以及高校微纪录片的创作优势与引导等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苟宗财 《传媒》2021,(19):39-41
央视体育、央视影音等移动客户端以及央视网自2020年2月24日起,同步上线了5集冬奥纪录片《冰雪道路》.该纪录片以"冰雪运动"为主题,通过专业化视角和权威性报道实现由"小众爱好"到"大众聚焦"的受众群体破圈,带来了别出心裁的冰雪运动专业知识"教科书".本文聚焦央视网原创纪录片《冰雪道路》的内容创作及传播创新,为媒体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媒介融合作为新媒体发展推动下的信息传播综合作业模式,正重塑我国纪录片的生产和传播业态。目前学界的研究大多以媒介中心视角观察纪录片产业的媒介融合实践,但缺少受众中心视角的思考。本文从媒介融合时代受众需求的特点出发,通过对近年来几部优秀纪录片融合实践的分析,发现以受众为中心将能够更加行之有效地促进媒介融合的深化发展,为纪录片产业的融合提升找到可行的进路。  相似文献   

15.
网络媒体异军突起的时代对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握新媒体语境的特点,使创作适应网络传播,是电视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始终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近3年《博鳌亚洲论坛》官方纪录片的拍摄,从故事设计与制作语气、拍摄的基本调性与技术表现、节奏与受众的观看"焦距"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新媒体时代官方纪录片创作之创新可能性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娄和军 《视听界》2007,(1):76-78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之崛起,可有三重解读:从宏观社会背景而言,(《大国崛起》叩击了我国当下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对“和平崛起”这一公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有力探究,激发了各阶层对公共议题的深度思考;从中观的传媒环境而言,(《大国崛起》在日趋感性的电视娱乐化浪潮中,以一种理性的姿态,呈现有别于传统悲情史观的新史观,令受众耳目一新;从微观的纪录片创作环境而言,《大国崛起))不落历史题材纪录片探秘、解密之窠臼,将知性诉求与商业诉求较好融合,实现了纪录片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吴健 《传媒》2021,(6):53-55
融媒体时代,清晰地把握不同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叙事特征,有助于提高其传播效果.目前国内纪录片的创作主要是针对院线、新媒体、电视进行投放,在叙事视角上各有特点.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2013年以来中国纪录电影、新媒体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视角,包括谁在讲(角度),讲了何人、何事(内容),以及不同的叙事视角给观众带来的不同感受(效果),同时解释为什么这三者会使用不同的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伴随着新媒体发展的突飞猛进,长度在10分钟以下的微纪录片,在网络上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创作特点和运营体系。从"直播广州"微纪录片大赛几年来的参赛作品来看,与传统的纪录片相比,微纪录片创作具有鲜明的"微时代"特征,包括更简短的篇幅、更多元的选题、更简洁的叙事以及更具个性的影像语言。  相似文献   

19.
地域性纪录片是地方电视台创作的主要节目类型,彰显着地方电视台的特色和节目制作水准。新媒体时代,随着播出媒介的平台日益宽广,全域化成为地域性纪录片走向市场,为更多受众接受的发展路径之一。本文重点以近年来国内部分地方电视台特别是河北保定电视台纪录片创作为个案,对地域性纪录片全域化处理的策略进行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20.
刘烨 《新闻世界》2013,(7):273-274
【摘要】传媒进入“微时代”,微纪录片顺应时代,悄然走进大众视野。本文以央视2012年推出的大型微纪录片《故宫100》为例,剖析微纪录片细碎化的新特征:适应新媒体传播、化整为零易接受及表现手法活泼。微纪录片叙事策略则有从微观视角切入、大众文化的叙事理念以及叙事结构直截了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