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让一篇对外文化报道打动读者,选题这一关非常重要。笔者试结合对外文化报道的优秀案例浅析对外报道如何选题。1.文化产业或者文化经济。像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经营,国产影片和进口电影票房收入的变化等都是国外读者感兴趣的文化题材,关键要善于抓住国内文化热点中的国际元素。以中国电影的对外报道为例,对外部在电影《阿凡达》登陆中国市场后,先后播发稿件《〈阿凡达》首日票房创中国电影市场新高》、《〈阿凡达〉8天破3亿连续创造中国电影纪录》、《〈阿凡达〉成中国票房新冠军》等稿件,被法新社、路透社等外电和新加坡《联合早报》、《英国独立报》、美国《辰报》等境  相似文献   

2.
许颜 《文化交流》2013,(9):62-65
中国电影事业的一位奠基者,在其53年短暂的人生里,共编导了31部电影和7部话剧,代表作《八千里路云和月》和《新儿女英雄传》,被誉为"为战后中国电影艺术奠下了基石"。他生于杭州,祖居海宁硖石横头街,小名"三宝",大名史东山。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创造了当时中国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1951年编导的影片《新儿女英雄传》,获捷  相似文献   

3.
论《西游降魔篇》的狂欢化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上映的《西游降魔篇》取得了很好的票房,周星驰电影一贯的"无厘头"风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而"无厘头"风格所呈现出的狂欢化色彩恰恰契合了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以周星驰最新的电影《西游降魔篇》为例,分别从诙谐性语言形式、"加冕——脱冕"、颠覆性、性的自然性四个方面来看周星驰电影的狂欢化色彩是怎样表现的,也正是由于其叙事上呈现出的狂欢化艺术症候,使得周星驰的电影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4.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那对作为中国"国礼"回赠给美国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让人记忆犹新。36年后,美国又把"熊猫""还回"了中国——《功夫熊猫》。2008年,电影《功夫熊猫》在中国市场卷走了1.8亿元人民币,全球票房更是高达6.3亿美  相似文献   

5.
《白日焰火》在今年柏林电影节斩获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主角银熊奖.该片从3月21日起在全国公映,创下中国海外获奖影片在国内市场的最高票房.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近几年来我国票房收入的状况来分析我国电影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通过分析,提出要提高中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的电影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起完善的电影市场体系,从而推动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7.
李毅超 《职业圈》2007,(6X):3-34
文章结合近几年来我国票房收入的状况来分析我国电影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通过分析,提出要提高中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的电影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起完善的电影市场体系,从而推动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8.
李毅超 《职业圈》2007,(12):33-34
文章结合近几年来我国票房收入的状况来分析我国电影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通过分析,提出要提高中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的电影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起完善的电影市场体系,从而推动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9.
评述: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越来越小,中国越来越大。”比利时著名电影评论家路易·丹维尔在不久前举办的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这样说。在这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中国电影十分走俏,揭幕影片是中国导演徐克的《七剑》,压轴的则是中国导演陈可辛的《如果爱》;华人导演关锦鹏执导、郑秀文主演的影片《长恨歌》成为惟一一部角逐金狮奖的华语片。无独有偶,今年3月第22届比利时布鲁日国际电影节上,开幕电影是中国导演贾章柯的《世界》。“全球化缩短了世界之间的距离,人们突然发现中国的迅速崛起,而电影则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极好的窗口。与其说,中国电影走俏欧洲,不如说整个中国让欧洲着迷。”路易·丹维尔先生评价说。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梦的国家。反映在电影中有表现老子的"无为梦"、孔子的"大同梦",还有表现百余年来的"强国梦",这些影像显示着人们面对个人、集体、国家时寻求和谐发展的渴望与追求。但当前中国电影在表现"中国梦"中,尤其是在具体阐释"中国梦"的文化内涵方面,如在对待民族文化经典、社会现实问题和国家形象等理解与表达上,中国电影整体上有着令人期待的上升空间,与国际电影接轨尚存在着一  相似文献   

11.
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与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虽然都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但两者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在故事情节设定上,都突显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笔者将从整体性认识与分离性认识、集体主义意识与个体主义意识、等级差异观念与人人平等观念、感性型思维与理性型思维等四个方面浅析两部电影中所体现的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以期能全面、客观地理解两种文化,有利于中西方更好地交流。  相似文献   

12.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两部《狄仁杰》系列电影,糅合了古装、宫廷、侦探、武侠和玄幻元素,成就了近10亿的票房,也成为徐克"北上"以来电影的代表作。本文从魔幻大片背景出发,就类型、剧情、人物和内涵四个角度,比较探讨两部电影的特色、优长与缺憾。  相似文献   

13.
<正>从2001到2010年间,我国广播影视在海外传播力不断增强。2014年广电蓝皮书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45部中国电影走进49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达到14.14亿元,同比增长33.02%。一批描写中国历史文化和带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电视剧作品在海外畅销,例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超级工程》《甄传》《泰》等作品都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影像符  相似文献   

14.
后殖民主义的焦点和症结在"文化"层面,文化殖民是后殖民主义重要的一部分,《阿凡达》就是典型的"文化殖民"隐喻。本文借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阿凡达》电影名称的文化殖民隐喻以及电影叙事情节中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影射,借此来揭示电影《阿凡达》全球惊人票房迷雾后全球文化输出的本质,并希望能够启发国内电影界以民族电影为创作主题,确立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进而促使全球化向文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人的共识符号,也是人类结成稳定共同体的依据和内在动力。其中,精神文化的传承或再生产,是这种共同体的内聚和认同的源泉。电影艺术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影艺术,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1948年被誉为“中国现代电影前驱”的费穆拍摄了他的巅峰之作《小城之春》,电影中浓烈的诗意韵味,透露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中国传统美学的幽香。2002年中国“第五代导演”田壮壮拍摄了同名电影《小城之春》,以跨越时空更加理性客观的感受致敬经典故事。两版《小城之春》,两代中国电影导演,在横跨54年的同题诠释中,向我们传递了如何通过电影艺术来识别民族身份的重要话题。该文拟从不同时期电影人将电影语言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不懈追求,谈对中国电影创新发展的思考与期许。  相似文献   

16.
《摔跤吧,爸爸》自2017年5月上映以来,收获超高票房,并引发电影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影评多从女性主义角度展开,偶有涉及精神分析的评述。本文从"精神分析"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入手,通过与弗洛伊德和拉康的"弑父"理论相联系,阐明影片中的父亲在吉塔的成功之路上固然象征着残酷的父权,但更代表着深厚的父爱。电影中的父爱经历了三个阶段:强权的父爱、女儿的叛逆和"父亲之名"的回归,谱写了一首超越"精神分析"的父爱之歌。  相似文献   

17.
左卫 《文化交流》2001,(2):12-14
1980年10月10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一代卓越的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在京病逝。 逝者如斯。 至今,凡是关心中国电影事业的人们仍然会清晰地记得,就在赵丹临终前,《人民日报》以醒目的标题,发表了他抱病撰写的《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一文。其文字字真切,句句中肯;言之有物,掷地有声。给当时极“左”影响还未彻底清除的中国电影界乃至文艺界,以一记有力的重锤。  相似文献   

18.
正电影《后会无期》制片人方励自费在英国三大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只为还原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今年夏日,有一位中国人自掏200多万元,在英国三大报纸《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和《卫报》上刊登"寻人启事",寻找1942年"里斯本丸"沉船事件中的英军战俘和他们的后人,他计划把这段快被人遗忘的历史拍摄成纪录片《The 828 Unforgotten》,预计在明年10月26日上映。他叫方励。他对"里斯本丸"念念不忘方励,电影《后会无期》的制片人,  相似文献   

19.
一个是凭借《苍天在上》《大雪无痕》和《省委书记》等一部部激荡心灵的作品被冠以"反腐作家"称号的著名作家,一个是在经历过心灵和肉体的历练拍出了震撼人心的电影《可可西里》后声言用电影向社会说话的中国第六代著名导演。驰骋在文坛艺苑的陆天明和陆川,一对用作品代言社会和人生的父子,他们是如何"破壳"而出的呢?  相似文献   

20.
尹鸿 《生态文化》2006,(2):10-1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娱乐已经成为世界电影的主功能。但是,在中国,由于国情和社会发展状态的特殊性,使我们的电影必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而必然会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但实际上,中国电影的社会责任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缺失了,这种缺失不完全因为电影人,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的电影生存环境,使电影很难去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的责任,即便表达了也很难被观众接受和认可。因此,今天我们看到《天狗》这样的电影出现,会觉得有一种欣慰,至少它恢复了电影应该有的一种责任、一种现实主义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