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秋雨  李小东  顾欣 《广西教育》2023,(15):111-114
本文论述高职高水平专业群落实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时代意蕴,分析现代质量观对高职高水平专业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构建集团化办学式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双主体培养、双基地轮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衔接、分类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策略,以提高高职高水平专业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16,(8):104-110
现代学徒制作为传统学徒制的延伸与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引入相结合,有诸多探索。目前,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存在着生源、师资、教学、实验和研究机构方面问题。高职院校只有从影响课堂教学的生源、师资、教学等主要因素改进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铺设道路,培养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3.
在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水平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根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师资队伍的需求,可采取"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多元评价师资状况、师资来源多元化、推行培训制度、改革薪酬体系、加强专兼职教师协作、对教师注重精神激励"等对策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以利于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现代学徒制试点已经在全国高职院校全面铺开,但质量评价工作相对较为滞后。从道德观及价值观鲜明、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并重、适应行业和企业需要三个方面,提出全面的现代学徒制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通过全员参与的现代学徒制教育质量评价主体,运用柯氏评估模型理论,构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为今后实施高职现代学徒制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的办学现状和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引入现代学徒制理念的必要性,并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评价系统等方面的改革证实了现代学徒制理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文章首先说明了高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高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优劣,最后提出了高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包括整合学校资源、建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办学为试点,针对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办学的管理、合作目的,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学习目的、职业发展等进行调研,发现现代学徒制办学过程中企业管理、学生认知等方面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探讨对策,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受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发生变革,逐渐由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已成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以往的学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生管理职能的模糊性与分散性不仅影响了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也影响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本文从现代学徒制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带来的影响着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理念、技术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现代化学徒制学生管理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相融合、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指明了方向。对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构建现代化职教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征及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性,从加强课程建设和改革,加强师资建设与发展,加强实训与实习管理相结合、教学评价机制建设四个方面论述了高职院校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徒制"自试点以来,以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文章从"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现状、推行"现代学徒制"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探讨推行高职院校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及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趋势,并在我国一些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开展试点工作,这对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阐述了新时期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策略的内涵及其意义,从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的互动、高职教育系统结构失衡压力、高职院校功能转型升级动力等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的动因,并从系统建构的可持续发展式办学结构调整策略、基于需求驱动的价值观统一式办学结构调整策略、基于实力导向的地域依存式办学结构调整策略及基于专业特色的优势资源集聚式办学结构调整策略方面,提出了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试点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凸显的问题,探讨如何构建基于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作者选择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工作室为研究实践载体,从团队建设、运行管理、评价体系、职业精神养成等多维度展开探索与实践,从而实现导师与学生、课程与工作、课时与工时、学业与学徒、技术与文化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前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着校企双育人主体机制还不健全、教学模式不顺畅、校企课程交融不深入、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系列问题,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此,文章从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综合职业素质养成和社会人才需求的视角出发,重点引入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与学校、联盟企业联合组建“校企室”三方协同的现代学徒制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室”三方育人主体的现代学徒育人平台,构建涵盖“通识、岗位、专项”三核心、四阶段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创建多维度技术技能训练和实践的“专业实训室+企业现场+大师工作室”三场所构成的现代学徒制实训基地,建立“教、学、做、工、培、训”交替融合的现代学徒制教学实施模式,建立三方育人主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以及“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多元参与、四级评价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并在数控技术专业试点,成效显著,为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开展三方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现代学徒制学校试点工作是构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的基础。文章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特征,提炼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践要素——"培养形式"、"课程建构"、"基地建设"、"师资培养"、"教学实施"和"质量监控",并结合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阐释了如何构建现代学徒制学校实践模型。  相似文献   

16.
自2017年以来,为创建世界一流且由雇主主导的高质量现代学徒制度,英国通过明确评估主体职责、制订学徒制标准规范、创建终点评估制度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完善现代学徒制质量保障体系,为推动英国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发展提供了保障。我国的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已从先行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应该从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各方职责、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等方面着手创建现代学徒制质量保障体系,促进现代学徒制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洪长平 《成才之路》2020,(11):16-17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构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文章分析现代学徒制应用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探索高职院校应用现代学徒制的对策,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双导师制"师资队伍建设,是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关键要素,也是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学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从建立双导师师资制度体系、组建校企"双导师"团队、提升"双导师"素质等方面阐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代学徒制作为高职院校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现代学徒制在我校人才培养中的实施情况,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多个方面进行剖析,对同类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增加职业教育投入,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提升培养人才的水平,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一线人才?这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需要重点探究的课题。本文基于现代学徒制视角,阐述了构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详细说明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现代学徒制导向下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以期优化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