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艳 《考试周刊》2009,(43):130-130
生活教育理论是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要理论。让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堂,是当今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各门学科的教师在课改过程中以这个重要教育理念为导向,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当然英语学科也不例外。英语是一门语言学课程,同于语文课程。其来源于生活,更应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也就决定了它的生活性。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教育观,努力把生活引入课堂教学中,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进行英语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2.
教育中的信息技术终究是一种技术和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可能替代课堂教学本身。当下我国以"有效教学"研究为代表的"课堂转型"研究形成了两条对立的发展路径:一条路径是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的支配性结构——应试教育的观念与体制,得以扩大再生产;另一条路径是从根本上转变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寻求"课堂转型"的可能性。现在该是回归教师的田园——"课堂",回归教师研究的主旋律——"课堂转型"研究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赵国胜 《教师》2014,(35):75-75
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需要将课堂回归生活。政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就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案例,并能用政治课本知识解答其中的疑惑,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角色,改变教学方式,突出课堂的主体,并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政治课堂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推进德育课堂回归生活,需要在明晰课堂教学逻辑的生活化方面着力。教学逻辑的生活化并非按照小学道德与法治预设的教育逻辑,按部就班地运用于本班的课堂教学中,而是需要教师将普遍的教材逻辑转化为适应本班儿童的、具体的教学逻辑。教师可以以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逻辑为指引,以儿童生活的"现实"为起点,以儿童生活的"可能"为方向,以复原社会文化经验的"生活基底"为突破口,构建回归生活的课堂教学逻辑。  相似文献   

5.
教育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让学生带着现实中的问题和主动探索生活的兴趣走向品德课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自身道德实践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6.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希望在课堂。有好的课堂,才有好的教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2010年至今田保华局长倡导的道德课堂不仅仅是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育德问题,也不仅仅是研究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问题,而是研究课堂教学的德性问题、人性问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的目的、行为和结果的一致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成了教师教学的努力方向和价值追求。结合我校课堂教学的现状,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我们从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出发,提出回归课堂原点,构建"3·15课堂",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途径,力求以主干内容为根本,突出教师精讲、学生精练,重在教学目标的达成,致力于引导教师规范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发展。回归课堂原点,构建"3·15课堂"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相似文献   

8.
吴青红 《考试周刊》2013,(58):101-101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教学改革最终要体现在课堂,落实在课堂上。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教师生活在课堂,学生成长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本文从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激发兴趣两个方面阐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教育回归生活”,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让学生带着现实问题和主动探索生活的兴趣走向思想品德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自身道德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将生活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生活教育理念,能够改善传统课堂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情况.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重视对生活教育思想的渗透,深入发掘生活中包含的语文知识,让语文课堂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1.
“教育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让学生带着现实中的问题和主动探索生活的兴趣走向品德课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自身道德实践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2.
时下,在人们呼唤"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的声浪中,走进课堂、研究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教师应走出传统教学论藩篱,在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的土壤中重新建构"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际"的现代物理课堂教学观,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课程内容、课堂教学、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教育回归生活,课程回归生活"是当前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一大趋势.构建高中历史生活化课堂应做到教学素材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氛围生活化,通过社会考察、主题研究、乡土资源、开放辩论等方法来构建生活化课堂,缩短理论与实践、学生与书本的距离,这也是历史教学科学性和现实...  相似文献   

14.
1.结合学科教学,注重实践研究。只有深入课程、深入课堂、深入教学,教育叙事研究才能回归生活本质.只有通过教师对教育现场和教育事件翔实、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地叙述和思考,才能真正促进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和教育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教育回归生活",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让学生带着现实问题和主动探索生活的兴趣走向思想品德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自身道德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一、在体验生活中领会"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一课两讲"是由大陆与香港的教师分别就相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的一种比较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调查对上海和香港两地的中学语文课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沪港两地的中学语文课堂在表面趋同的课堂行为和活动背后,蕴涵着潜在的课堂文化与理念方面的差异,表现在课堂风格的感性与理性、课堂思维的归纳与演绎、课堂内容的回归生活与文以载道、以及课堂教学方法的灵活与严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新课程实施以来,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老师们关注的话题。课堂教学究竟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主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答案不言而喻。"学导课堂"是"学"与"导"统一的课堂,教师让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这样的学习才更加有智慧。这样的课堂不是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格意义上来讲,"学导课堂"不是变革而是回归,回归教育的本源与起点,是体现哲学家海德格尔"让学"思想的一种回归。感谢宝应县实验小学陈士才老师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学导课堂"上做出的有益探  相似文献   

18.
徐荣妹 《考试周刊》2014,(22):176-177
课题研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课题回归课堂,让教师肩负课题研究与教学的双重任务。如何让课题研究植根于教师的心灵之中,让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立足课堂教学、作用于课堂教学,以课题研究实践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是文章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编者寄语     
《中国德育》2008,(7):74-74
孙陆:近年来,我们在学校活动、课堂教学里越来越多地看到了生活的回归、情境的创设。这是令人欣喜的现象,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在接近现实的生活、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说明我们的课堂已经从教师的空洞说教、知识的单向灌输  相似文献   

20.
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知道德,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感,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当前品德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基本理念。构建生活的课堂就是教师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对品德课堂教学的一种探索。生活的课堂,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且“还学生以儿童”,实现由知识中心向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