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望梅止渴”的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故事发生在哪里,书中没有详细说明。据说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伐吴,领兵十万从许昌南下,路过安徽含山县梅山,天气闷热,道路崎岖,兵士口渴心焦,找不到水喝。曹操心生一计,指着前方说:前山有一片大梅林,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兵士听说后都流出口水来,也就不那么渴了。现在梅山北麓乌龟坡石壁上还留有前人刻的“曹操行军至此望梅止渴”十个大字。(杨迟辑)“望梅止渴”@杨迟  相似文献   

2.
望梅止渴     
众士兵:“渴……渴……”曹操:“大伙再坚持一会儿!我曾经到过这个地方,记得附近有一座梅林,再走一会儿可能就到了!”众士兵:“噢——有梅子吃呀!噢——”(半个时辰后——)曹仁:“报告主公,探险队找到了大量的水源!”曹操:“哈哈哈哈,大家听到了吗?终于有水喝啦!”众士兵:“不去……一定要找到梅子……”(一年后——)在田间忙碌了一天的曹操和他的儿子们扛着锄头走在夕阳下……曹操:“丕儿,说真的,爹是不是很失败?”曹丕:“都对你说很多次了,根本就不怪你嘛……”匹诺曹:大家赶快卷袖子,又有动手的机会啦!上面的两篇笑话征集笑画,单幅、多幅…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2006,(1):46-46
经典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时值七八月间,骄阳似火,万里无云,士兵们口渴难忍,行军速度明显变慢,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然体力不支晕倒在道旁。曹操见状,非常着急。他沉思一阵之后, 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然后很高兴地转过马头对士兵说:“诸位将士,前边有一大片梅林, 那里的梅子红红的,肯定很好吃,我们加快脚步,过了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不禁口舌生津,精神大振,步伐加快了许多。  相似文献   

4.
望梅止渴     
舟楫 《现代家教》2000,(10):53-53
东汉末年,曹操带军队攻打张绣。路上,因为断水,全军将士都非常干渴。见此情景,曹操指着前方对部下说:“前面有大片梅林,树仁的梅子很多,又酸又甜,可以解渴。”将士们听后.似乎觉得已吃到了那些梅子,嘴里酸得直流口水,感觉不到口渴了。部队趁这个机会继续赶路,终于来到了有水的  相似文献   

5.
小朋友,你们听说过“望梅止渴”的故事吗?三国的时候,曹操在一次长途行军中为了帮士兵解渴,就说:“前面有一片梅林,结满了青梅。”大家想到青梅的酸,嘴里有了好多口水,就不觉得那么渴了。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小朋友,“望梅”真能“止渴”吗?那就赶快读读下面的文章吧!  相似文献   

6.
皇甫军 《辅导员》2009,(14):19-20
《三国演义》“望梅止渴”:话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时值盛夏,士兵们头顶烈日,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支撑不住了。为了鼓舞士气,曹操就对士兵们说:“前面不远处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子特别多,又甜又酸,到时我们吃个痛快。”  相似文献   

7.
公平起见!某日某中学,督学到校抽考,在晨会上向学生宣布:“为了公平起见,今年我先抽考一年级,明年二年级,后年三年级”。学生闻言后……可笑级别:大?儿子问老爸:1和20哪一个大?老爸:当然是20大!儿子:那么我考了20名,不就比第1名好!可笑级别:考试篇老师说:“平时考是点心,百吃不厌;段考是正餐,定时定量;联考是满汉全席,一次就够,你们为什么不好好用功呢???????”学生说:“报告老师,我们正在减肥!!!”可笑级别:吃烧饼有个人肚子饿了,到烧饼铺买烧饼吃。吃了1个没饱,再吃1个还没饱,一连吃了…  相似文献   

8.
记忆糖果     
上课了,老师来了,“今天我们学习想象作文。”说着,老师便在黑板上写着。“哎,又是作文,烦死了。”我正觉得没劲,忽然发现同桌戴冬冬正从抽屉里拿出一块糖,偷偷地吃着。我小声地对他说:“戴冬冬,给我吃点吧!别小气啊!”“不给!”“好啊你,不给,不给我就告诉老师!”我威胁他说。“别别别!给你就是了!”他接着说,“你可知道这是什么糖果吗?”“不知道。”“这是记忆糖果,你看这上面写着‘记忆糖果,语文数学第九册’,只要你吃了它,书上的知识就都记住了!”我笑了一声:“你吹牛,天下哪有这种糖啊!”于是我拿着书试了…  相似文献   

9.
在家里,我和妈妈都管爸爸叫“教育家”。为什么呢?因为他总能想出巧妙的方法,让我受到刻骨铭心的教育。不信,你瞧!一天早晨,爸爸做了两碗面条,一碗上面有一个荷包蛋,一碗上面没有蛋。爸爸问我:“吃哪一碗?”“有蛋的那一碗!”不知底细的我指着有蛋的那碗面条说。“让我吃有蛋的吧!孔融四岁就能让梨,你已经十二岁了,该让蛋了吧?”爸爸一副深沉的样子。“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我态度很坚决。“真不让?”“不让!”我一口把荷包蛋咬了一大块。“不后悔?”“不后悔!”我又一口,把整个荷包蛋都吃了。等我把蛋吃完了,…  相似文献   

10.
何倩日记     
2001年9月11日 星期一 晴 洗 手只听说过姐姐教训妹妹,可没听说过妹妹教训姐姐的吧?告诉你,我妹妹今天就“教训”了我。中午,妹妹正在屋里玩,妈妈要她吃饭,她乐呵呵地跑来,两手都是灰。我让她去洗手,她一听要洗手,就紧闭着嘴,用大眼睛看着我,好像在说:“这次不洗手,行吗?”我连忙说:“小乐乐,手脏了就得洗干净。用脏手拿东西吃会生病的,来,姐姐陪你一块洗手吧!”说完,我便拉着她去洗手了。下午放学后,我一进家门就拿东西吃了起来。妹妹见了,双手叉腰,说:“姐姐不乖,不洗手,就拿东西吃,姐姐不乖!”说…  相似文献   

11.
《世说新语·假谲》中记载:“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谒。’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这便是成语“望梅止渴”的出处。“魏武”曹操真不愧是“兵不厌诈”的军事家,同时还是了不起的心理学家。他深知这种“条件反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和存在,其神经联系虽然是暂时的,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个条件就是通过“望梅”,“想梅”,曹操给士兵展示的画面,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有好多梅子,个个又甜又酸,正好可以解渴。怪不得士兵听了,个个口出唾液!曹操乘此得以催军前行,找到了水源。 我们且不深入探讨心理学上的“条件反射”,从美学的角度说这是一种“通感”的作用。所谓“通感”就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沟通起来,在修辞上常以一种感觉去比喻另一种或几种感觉,往往也有主  相似文献   

12.
女儿第一次写作文是在小学二年级。那时,她识的字不多,好些字都需要用拼音代替。有一天,她放学回到家后对我说:“妈妈,老师让写一篇作文,题目是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噢,你喜欢吃什么呀?”我问。“山楂!”她拍着小手说。“好,那就快去写吧。”不一会儿,她拿着一张纸跑到我面前说:“妈妈,看,我写好了!”“这么快!”我称赞道。女儿很得意地把那张纸递给了我,只见上面很认真地写了三行字,大意是:山楂是红色的,有弹球那么大,身上长有斑点,体内有核,味道酸甜,我特别喜欢吃。念及这是孩子的“处女作”,且语句还通顺,层…  相似文献   

13.
知了,大家一定很熟悉吧。但是,你吃过知了吗?也许你会问,知了又脏又臭,还随地拉尿拉屎,能吃吗?以前,我也认为知了不能吃,但是有一次,我终于发现知了还是很好吃的。那天,表哥到我家来玩。吃过午饭后,表哥对我说:“包涵,你们这儿有抓知了的地方吗?我们去抓知了吧!”我高兴地说:“当然有喽!”说完,我就拿上网兜,带表哥去抓知了。我们到了江滨路,在那儿抓了满满一大袋知了。拿回家后,表哥对我说:“我们炸知了吃吧!”我一听,急忙摆手说:“什么,吃知了?这么恶心的东西都可以吃呀!”表哥说:“你不吃我自己吃。”我说…  相似文献   

14.
小嘎屋     
《小火炬》2011,(9):29-29
好甜的瓜!奇怪,包子怎么没来吃?对啊,往事一听说有吃的她不是跑最快?她说他不吃了!  相似文献   

15.
虫虫歼灭战     
“肚皮疼!肚皮疼!”宝宝在床上左翻右滚,大哭大叫……这准是小家伙乱吃东西,把“虫虫”带到肚子里了,现在“虫虫”大战“肚皮”,这可怎么办?让我们快请“杀虫专家” 一起来一场──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成人,有时我们会很主观地用成人的标准来判断孩子的言行,没意识到孩子不是缩小了的成人,其感受应该得到成人的承认。一天吃午饭时,小瑾坐在一张没有摆放碗筷的桌子旁边。我好心地对她说:“这儿有碗,到这边坐下吃。”“就不!”她生硬地说。我愣了一下,不知她为什么发脾气。“这儿有碗,你坐那儿怎么吃呀?”“不吃就不吃!”她这么一说,我也生气了。“你没看见碗放在这儿吗?”“你没看见我坐在这儿吗?”我一句,她一句,弄得气氛很紧张……这件事后,小瑾对我产生了敌对情绪,我说什么她都假装没听见。对此我很苦恼,也很后悔…  相似文献   

17.
魔毯     
“星儿,起床啦!”妈妈揭开星儿的被子,拍拍他的屁股叫道。 星儿坐起来,伸了伸懒腰,然后揉揉睡眼说:“星期天也不让人多睡一会儿。妈,这么早干什么呀?” “你姥姥家买了一条花地毯,听说还有特异功能,你不想去看看吗?”妈妈眉飞色舞地说。 一听说到姥姥家去,星儿忙从床上溜了下来:“妈,这就走吗?” “看把你急的。”妈妈说,“你还没洗脸刷牙呢!” “这好办,一会儿就好!”星儿跑了出去。★科幻沙龙★ 过了一会儿,星儿精神抖擞地跑了出来:“妈,走吧!” 于是,妈妈提了给姥姥买的礼品,就和星儿…  相似文献   

18.
你听说过有关西红柿(tomato)来历的小故事吗?从前有个叫汤姆的小男孩,吃了一只西红柿(当时还没有tomato这个词)。当时人们认为西红柿是有毒的,吃了就会死,于是其他的小朋友们惊恐地跑去通知汤姆的父母:“大事不好啦,汤姆吃了一个西红柿!”当然,他们是用英语说的:”Tom ate those,Tom ate those,Tom ate those!”据说这句话的发音和tomatos非常相似,因此成了tomato一词的起源。  相似文献   

19.
葡萄     
“先生,我吃了一串葡萄。”“什么?你为什么要吃葡萄?为什么不吃别的什么呢?为什么要在这时候吃?吃葡萄又有什么意义呢?你吃那玩意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完全不知道。”“愚人!你会为你的无知遭殃,而且还会连累别人。你仅仅知道吃,干吗不去思索一下你的行为呢?你知道事情的起因和后果吗?那会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你也不去想想吗?”“不,我不能照你所说的那样去做。我只能告诉你:葡萄是甜的,胜过蜜糖;是酸的,赛过柠檬;是紫色的,比皇帝的大袍还美丽!”“愚人,你知道的只有这些吗?”“是的,先生!为了这些东西,已…  相似文献   

20.
天生一对     
朋友打电话来说:“嘿!请你吃哈根达斯,明天有没有空啊?”一听有冰淇淋吃,我也不顾原定计划了,拼命点头(虽然对方看不见):“有,有,有,但劳您破费,不好意思。”“不破费,不破费,我有一张免费赠送券!”于是约好了时间地点,挂了电话,就盼着明天早点到来。“天下掉馅饼喽!”我幸福得手舞足蹈。第二天早上临走前,老妈支援了我一点money,老爸却在一边说风凉话:“这么冷的天吃冰淇淋,今天哈根达斯一定被你们包了!”跳下巴士,看了看地图,就跟好友直奔哈根达斯。那是一家立足于喧闹城市中的幽静的小店,店面不大,但颇有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