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命题作的题目,可以是一句话,如《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可以是一个词组,如《荷塘月色》;可以是一个词,如《灯光》;也可以是一个字,如《路》。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中,尝试进行比照赏读,获益匪浅。比如.可以拿鲁迅的《狂人日记》和果戈理的《狂人日记》进行比照.还可以拿曹禺的《雷雨》和易卜生的《群鬼》进行比照.还可以把《氓》、《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祝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冯婉贞》等篇目放在,起进行比照赏析。  相似文献   

3.
《1984》《蝇王》在描写人性恶的探索性实验中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层面的侧重,这说明两者对人性恶的描写是相互补充的。《蝇王》可以看作《1984》的前传,《1984》可以看作《蝇王》的幕后背景。将两者相互对照,可以互相补充人性探索中的盲点,使人们对人性阴暗面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  相似文献   

4.
贾谊《过秦论》与杜牧《阿房宫赋》都是名家名篇,分别收入人教社编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与第二册。它们在内容、形式、写作意图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当然也有不同地方。因此,教学《阿房宫赋》完全可以与《过秦论》作比较阅读。可以按比较提纲对《过秦论》略加复习,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诵读,按照提纲讨论研究,必要时候加以点拨,将《阿房宫赋》与《过秦论》一一比较。这样做,可以提高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可以温故而知新,在加深对《过秦论》认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比较迅速地认识《阿房宫赋》的思…  相似文献   

5.
从苔丝的命运看哈代的宗教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伯家的苔丝》是世界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从苔丝的命运中,我们可以看出《圣经》对哈代的影响。《圣经》的意旨已深深地渗透在《苔丝》这一作品中。甚至书中的每个主要人物都可以从《圣经》故事中找到原型。可以说,《圣经》在西方化史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在各种学作品中,《圣经》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6.
屈原作品中的花卉草木新探胡鸿延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乌兽草木之名.”读《诗经》然,读《楚辞》亦然.因为《楚辞》也有许多鸟兽草木之名.历代学者读《楚辞》也很注意其间的草木之名,又多从文学手法着眼,研究其“...  相似文献   

7.
敦煌《左传》写本为《左传》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新材料。利用这批材料,不仅可以证实文献记载的隋唐时期杜注《左传》一统天下的局面,还可以据之了解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的书写格式、《春秋正义》原本之书写格式、《左传》写本所反映的敦煌教学情况等。同时,由于这是一批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写本,保存了当时《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的文本面貌,对于我们探寻《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文本之原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冬梅 《学语文》2010,(6):34-35
刘禹锡的乐府诗序共六篇.分别为《竹枝词引》、《插田歌引》、《泰娘歌引》、《九华山歌引》、《采菱行序》、《淮阴行五首引》。这六篇诗序内容不同,可以看作是刘禹锡乐府创作的理论指导。将这六篇诗序的内容综合,归纳,可以看出刘禹锡大量创作乐府诗歌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9.
洪兴祖校《楚辞》而撰《楚辞考异》,其中引《楚辞章句》“古本”22条。所谓“古本”,乃指六朝时《楚辞章句》传写本。从“古本”不但可以了解《楚辞章句》文句在六朝时流传的一些情况,更可以据以校正历代《楚辞章句》文句流传过程中出现的误、衍、倒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生活心     
近读林新居的禅理散文《满溪流水香》之《清心也可以》,反复品味茶壶诗——“心也可以清,清心也可以,以清心也可,可以清心也。”  相似文献   

11.
<正>空间观念的形成需要自主探索和实践活动作为载体,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节课,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1.是否可以将《比例尺》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两课进行整合,重点先放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一课,然后再来上《比例尺》?  相似文献   

12.
选人初中语文课本的古典小说很多,如有《世说新语》《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分析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它们的叙述形态。  相似文献   

13.
《暮江吟》、《山行》、《枫桥夜泊》三首唐诗,都是描写秋季自然景物的,编入人教社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学习这三首古诗,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景色的优美,可以体会诗歌语言的精美,还可以触摸到古代诗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14.
牛艳 《学语文》2009,(2):56-56
《文心雕龙》中有许多理论对中学写作教学有启示。启示之一:中学写作教学不能把目的放在应付考试上,应引导学生意识到写作是自己表达情志。观察社会,体悟人生的一种手段。儒家经典《论语》这样说道:“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阳货》)。阐明儒家文学观的《毛诗序》也指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秉承先志,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指出:“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明诗》篇中指出。人禀七性,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相似文献   

15.
1.品味标题的魅力
  首先需要搞清标题和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文章标题可以作为理解文章内容的线索,如《背影》、《台阶》等;也可以是有关文章主题的中心事件,如《大雁归来》、《再塑生命》等;还可能与主人公的姓名或者性格特征相关,如《藤野先生》、《海燕》等;抑或是文章的主旨或体现其主旨的词语,如《敬畏自然》、《雷电颂》等。由此可见,标题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的不能忽视的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山海经》研究史分期是《山海经》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其主要依据是《山海经》研究发展进程的阶段性、《山海经》研究方法论和相邻学科学术史分期的借鉴,《山海经》研究史分期系列的构想可以为《山海经》研究的程序化、系列化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作者自画像     
姓名:季志勇 年龄: 18岁  笔名:童仁 (取孩童之纯真的意思。 )   有关信息:处女作《非他杀》, 1999年发表于《三角洲》,曾任“蒲公英”文学社理事,《岁羽》杂志副主编,《少年文摘报》小记者。   写作信条:文章应是心灵屐痕的升华结晶,所以我们的文章应不拘形式与体裁,可以写散文,可以写杂文,也可以写小说,还可以写诗歌,但重要的是写出你的心声。   通联: (226511)江苏省如皋市白蒲中学季志勇 作者自画像  相似文献   

18.
章桂周 《语文知识》2014,(11):79-80
戴望舒和徐志摩可以说是现代诗歌的双子星座,而《雨巷》和《再别康桥》又是其各自的代表作。人教版教材把这两首诗编排在一起,整合为《诗二首》,我想也是大有深意的。这两首诗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将二者加以比较阅读,可以品读出别样精彩。  相似文献   

19.
《牡丹亭》是描写柳梦梅、杜丽娘之间生死相恋的一部爱情名剧,它可以与《西厢记》相媲美,但它的主题并不单一,结合汤显祖的科举经历,解读《牡丹亭》文本,可以从苗舜宾、柳梦梅、陈最良这三个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充分地体会到反科举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20.
何登保 《学语文》2012,(5):43-44
选编在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里的《庖丁解牛》与《文与可画贳笤谷偃竹记》,从文体看,一为寓言,一为杂记;从写作目的看,一为阐释养生道理,一为缅怀亡友。两文看似差异很大,但是,如果我们认真研读,就可以发现,它们有许多可以比照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