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思想十分丰富。关于政治主体的哲学思想,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是政治发展过程的主体;政治表现为人民内部的关系;阶级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政治发展的规律要求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突出地强调共产党的先进性,把党从“一个代表”的观点发展到“三个代表”的思想,优化了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全党必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思想,把理论转化为现实存在,中国共产党将是不可战胜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党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有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努力发臀 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党的阶级基础将进一步得到优化,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证明,对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得好与不好,决定着群众对党的拥护程度如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民群众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从根本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群众基础必将得到新的优化,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人民内部矛盾亦称社会矛盾,是指"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的关键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四化”新特征.即主体多元化、成因复杂化、处理关联化、形式激烈化。虽是人民内部矛盾,却往往以非常激烈的方式、对抗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意义重大。必须把握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向与原则,从宏观或更高的层次上探求其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并且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党的基本执政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始终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必须深入研究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好、维护好、发展好;必须进一步加强党风政风建设。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获取收入,实现自身发展的途径;收入分配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直接影响其生活状况。切实解决好就业问题,调整好收入分配关系,事关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必须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20多年来,我国创造了1.7亿多个就业岗位,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  相似文献   

6.
瞿磊 《天中学刊》2003,18(1):5-7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这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着眼点”,力图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把这个“基本着眼点”体现的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动态平衡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制度安排之中,对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人民内部矛盾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我国目前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由利益分配上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具有时代性、利益性、广泛性,层次性、复杂性、对抗性的特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坚持,从源头上减少矛盾,从态度、方法、社会管理机制以及法制等方面解决好矛盾。  相似文献   

8.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规范化与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二者辩证统一于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利益,必须要以风险治理为导向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应急管理机制体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统筹市域治理现代化;依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科学创新市域治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民生问题就是关于人民生存发展的物质文化利益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社会处于历史转型的新时期,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多发期,尽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有着新状况和表现形式,但仍然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具体来说,人民内部矛盾也主要是人民经济利益纷争基础上伴随政治权益、精神文化方面问题的矛盾。民生问题和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着一致之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江泽民指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必须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矛盾的方法必须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办法来解决,要用疏导的办法来解决,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政治思想教育来解决,更需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来解决.江泽民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认真思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这一重大课题,并提出具体的社会建设构想,包括:政治上始终代表、维护和争取工人阶级及劳动人民的政治权利;反对不公正、不合理的剥削制度,维护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民,努力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民生的改善,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等。这些构想无疑为党以后执政并领导人民进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为人民服务 ,是一个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 ,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才能不断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 ,经历了民主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和改革开放后时期的理论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探索怎样代表人民的利益 ,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在为人民服务上的理论创新 ,是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代表人民的利益 ,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以及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指出了一条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既体现了人与人的世界的同一,又体现了人与人自身的同一.这种同一内在地要求必须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基础,确认人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一切从人出发,充分反映人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树立一切依靠人和人民群众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秩序,而良好的社会秩序有赖于各种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有赖于各种规范来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政策规范、法律规范等都是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其中的法律规范是约束人们行为的最重要的手段。因为法律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以国家暴力机关为后盾,所以,法律规范对人们具有极大的震慑作用。既然法律有这么大的作用,就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学习法律,做到人人知法守法。为此,就需要在全国范围内不断的开展全民普法学习教育活动,使法律不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5.
一切为了人而发展,人是发展的目的;为了一切的人而发展,发展要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实现普遍平等的人权;为了人的一切而发展,人的发展是全方位的,人权建设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推动社会主义人权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各个阶层、各方面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创意是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谋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尝试和重要手段。要使发展创意真正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新亮点,应在四方面予以注意:把握发展创意的科学内涵和基本思路,迅速形成高潜能的发展创意,促进各种发展创意转化为建设成果,用发展创意的成果惠及人民。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历史向人们揭示,妇女运动是作为人们改变社会现状的重要手段而兴起的。其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与传统社会中的群体利益、行为规范、思想意识等方面发生冲突。经过激烈斗争,取得直接的或是间接的成果。其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与提高,两性关系的错位逐步得到纠正,性别群体利益不断得到调整。二是妇女运动在整个社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发生着重大影响,使人们逐步接受某些新事物,产生某种新共识。妇女运动的影响,往往从局部展开,由点向面扩散,从量变发展到质变。这是一个社会重新整合的过程,也是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扩大内需政策中的"逆调节"现象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政府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但政策效应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的政策还成了新的消费障碍,出现了政策效应的“逆调节”现象。其原因主要来自现实的特有矛盾和人们消极的消费心理倾向。因此,在我国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过程中,需要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发挥其综合效益,特别是改革的力度、节奏和时机要与扩大内需政策结合起来,以健全各种社会保健制度为基础,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政策的效应,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对市场经济下的社会道德观念嬗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与之相联系的道德观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计划经济及其道德观念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任何一种道德观念形态的存在都必然受到社会大文化背景,尤其是现实经济基础的制约。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其整个社会道德观念是对个人自主性的排斥和对个人绝对服从“集体”与国家的强调。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促进社会道德观念的变革,推动基本利益关系和基本行为准则的调整,重塑社会成员的集体观念、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并以此推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处于经济时代的人们,不仅要讲求实业和生活资料的经济,而且要讲求思维与语言经济。英语缩略词就是人们思想与语言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具体的、强有力的体现。追溯其渊源,探究其特征,寻求其规律,赏析其功用,于语言的教与学、应用与研究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