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法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和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保障,而之前中国的法治进程步履蹒跚,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缺乏根深蒂固的法律信仰作为原动力。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法律信仰内涵的解读,分析当下我国法律信仰存在问题及原因,从而探求在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培育和固化民众对法律信仰的有效途径,以之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原动力,促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法治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地推进法律文化认同,可以培养更加广泛的公众法律信仰和树立法律权威,所以做好现代化法治建设中法律文化认同的探讨和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解法律文化认同的内涵出发,就法律文化认同在现阶段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对于新时期法律文化认同的特征以及结构进行了分析,目的就是要探讨有效而全面的法律文化认同实现路径,从而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3.
转型时期,我国面临社会失范的危机现状即国人信仰匮乏、宗教信仰的难规范以及道德信仰式微,使法律信仰承担了规整社会失范行为、填补国人精神空缺、维系国人精神纯正的重任。培植国民法律信仰成为一种必要。法律信仰的培植需要明确法律信仰的基本要求:塑造法律可被信仰的静态和动态品质、符合具备法律信仰的心理基础以及契合法律信仰与传统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涵丰富,其中许多优秀法律文化对当今中国法治事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保障当代中国法治价值的实现,需要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继承其中有利于现代法治发展的内容,避免法治建设误入歧途,使人们收获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发展本土法治文化提供植根的土壤,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顺利进行及和谐发展。吸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蕴含的人伦道德、反腐倡廉、和谐安定等有益的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李姗姗  苏旭 《职业圈》2007,(19):41-42
传统法律文化在清末变法之际,制度层面的成果消失了,但精神实质却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传统法律文化形成和特征的把握,可以解释法律实施的实然和应然的冲突,有利于深刻把握当今法治社会建设实践.文章从礼法关系变化、法与和谐、息讼、德礼、人情的关系等角度考察、探析传统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6.
曹红卫 《职业圈》2008,(6):119-120
在当前实施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当中,大学生作为未来法治社会的主体,其法律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努力培育在校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其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成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加快建设现代法治体系的过程中,吸纳了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理念,这些理念是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原生力量:德主刑辅作为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内容,新时代法治建设对该思想进行改良,并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策略;国家在规定纠纷解决方式时,汲取了我国传统的"息讼"思想,充分发挥了调解制度的作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提升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传承了传统法律文化中"治国先治吏"思想;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慎刑"思想一直受到当代学者的好评,立法者在法治建设中也对我国刑罚体系进行反思,制定了一系列注重保护人权的法律。  相似文献   

8.
包建华  李瑾 《文化学刊》2014,(5):123-129
诉讼法律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中西方诉讼法律文化各具特色。当今社会处于一个快速多变、新现象新问题丛生的时代,社会利益纠纷的多元化决定了民事诉讼逐渐迈过了保护私益的界限,开始与公共利益建立联系,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引进和移植西方法律制度的实践中也受到冲击,需要反思以获得启示,从而促进法治社会的进步与和谐社会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9.
刘咏冬 《职业圈》2008,(36):39-39
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法律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时,对于我们自己的法律传统也应该给予重视,文章特对法家的法治思想作一些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中国社会的法治文化经由礼治、礼法合治再到良法善治,最终完成了从古典法治文化到现代法治文化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传统社会的乡土性、经验主义和儒家礼法为法治文化的孕育提供了本土化环境。传统法治文化是传统社会治理文化的集中表达,是对有着深厚人文气质的中国法律思想的传承与联结,更是对中国文化传统凝聚力的一种敬畏与珍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传统法治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的互动,对培育公民法律意识、凝聚社会法治共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法治要求良法之治,法律至上,以追求"公平正义"为最高价值目标,强调以人为本,追求自由、民主。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髓与现代法治的"良法之治"、公平正义、民主理念及"以人为本"的精神相契合。同时,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在立法、司法、法律监督等法治建设环节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长斌  徐慧诠 《职业圈》2007,(19):45-46
随着社会民主法治的不断发展,借助道德维系的高校传统师生关系无法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需要,并且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日益暴露出不和谐的因素.文章认为教师与学生只有按照相关法律,规范自身行为,才能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传统法律价值观具有道德中心主义、国家主义、权力至上主义、法律虚无主义等鲜明特征,这些法律价值观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淀,已内化成为整个俄罗斯民族的法律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也对俄罗斯现行的法治建设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实施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当中,大学生作为未来法治社会的主体,其法律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努力培育在校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其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成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完善过程中,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在理论法学界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在阐释法律文化功能的基础上,从时间、空间和自身三个维度,探讨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思想精髓的继承、国外优秀的法律文化理念的移植以及现有法律文化的创新等问题,论述了中国法律文化演进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法律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时,对于我们自己的法律传统也应该给予重视,文章特对法家的法治思想作一些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孙蕾 《职业圈》2012,(23):74-74
形式行政与实质行政是相对的,他们来源于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分类。形式法治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传统的法治观念,认为法治就是法律之洽;而实质法治则是价值法学传统的法治观念,认为法治必须是善法之治,必须以保障人权和自由为目的。因此,形式行政源于建立在公私法二元化基础上的传统行政法学理论,以“依法行政”为基本原理,强调行政主体必须根据法律进行行政行为,从形式上要求行政行为的形式符合法律;而来源于现代行政法学的实质行政则是在全面动态的考察行政活动整个过程的基础上,对整个行政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达到对行政过程全方位的法治管理。  相似文献   

18.
贵立义 《文化学刊》2010,(4):96-100
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法律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维护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所以传统文化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仅就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与法治、重教化轻惩罚、富而后教及宽猛相济等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解决目前困扰社会生活的诚信、信用危机的社会治理难题和信用需求问题,国家提出了建设现代社会信用系统。社会信用虽然需要道德加以规范,但是更需要法治予以约束,而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精粹就在于法治与道德相结合,这不仅是世界独树一帜的宝贵法系,而且还是中国古代先进法律文化的象征,也是现代社会信用系统建设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情、理、法"为核心的法律文化始终凭借其高度凝练的文化内涵在法律文明史中发挥着独特魅力。它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区别于西方的特色所在,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全体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它是指引无数法律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方向标,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为珍贵的法律文化,因此,认清当今社会下传统法律文化的社会价值,积极促进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法律文化的协同发展,是协助法律人解决实务问题、提高办案效率,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