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和绝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出版业体制一般是由出版社、批发公司和书店构成。通常是出版社把书按书价的72~75%整批卖给批发公司,批发公司再加上7%的赚头,批发给各个书店零售。从1919年起,日本的出版物在国内实行定价委托销售制度,书店销不出去的可向出版社退货,这是日本的一个特点。自1981年10月,日本实行了新制度:凡按定价出售的出版物仍由出版社预先印好书价,书店销不完可退货;不按定价出售的出版物则由出版社提出参考价格,售价由书店自行决定,两、三个月仍未售出者,书店有权降价处理。  相似文献   

2.
书业企业逆向物流管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书业企业逆向物流的运作特点我国书业企业逆向物流的流程是:书店向出版社批销中心提交退书单(书店退书须附退书单,退书单必须详细写明退书名称、数量等),提出退书申请,批销中心接受退货,出版社批销中心查收、核实退货后,进行分拣(国内目前以人工分拣为主),没有破损的继续二次配送,破损的卖给纸浆厂。失去市场销售力的退书,一般是先堆积在库房,由出版社请示上级部门审批后集中处理。书业企业逆向物流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1.以退货物流为主,回收物流占很小部分一般来说,逆向物流包括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两部分。退货逆向物流是指下…  相似文献   

3.
为退货困扰的日本出版业 日本的书刊流通一般采用“委托销售制”。大部分图书在各书店销售一定时期,可由书店任意退回,而退货的运费和书刊的成本均由代理商或出版商负担(事先都有规定)。如1997年秋季出现的一次不寻常的退书现象,据统计由书店退回的图书按金额计算高达50%以上,平均按每一种图书的印数合计已有一半的新书报废。当时引起了日本出版业极大的震惊!这是素有“出版大国”之称的日本,书刊每年的总销量已达到了饱和,  相似文献   

4.
盯着大众市场———’96台湾出版走势●魏龙泉近年来台湾岛内经济急剧衰退,首当其冲的是出版消费。书店销售下降,出版社退货增多,一些中小出版社纷纷退出市场。在许多出版社停滞或吃紧的同时,有些出版社却很红火。现在台湾5000多家出版社,每年产值大约500亿...  相似文献   

5.
一、应用背景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图书销售多以寄销为主 ,出版社主动给经销商配货 ,经销商售出的图书按销售协议与出版社结款 ,对未售出的图书 ,经销商全部退回出版社 ,经营风险全部由出版社来承担。由此引发的图书逆向物流已成为制约出版社发展的瓶颈 ,大、中型规模的出版社此矛盾尤为突出。图书逆向物流完成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出版社的物流品质。作为全国优秀出版社的清华大学出版社 (以下简称清华社 )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目前处理退书大多出版社还停留在手工处理阶段 :人工清点→人工分检→人工核对→录入员人工形成退书单上传物流系统。该…  相似文献   

6.
日本出版业已经连续5年下滑,它的底部线在哪里?前途又在哪里? 一、出版不景气 铃木书店的倒闭,引起出版社、批销公司和书店三方人士一片叹息。尘埃未尽,柳原书店、文教商事等批销公司又步其后尘,经营举步维艰。近年来,大综合性图书批销公司为了改善流通,设立了许多新的物流据点,并构建电子订货或发货系统,先期投入了巨额资金,但销售业绩还是一路下滑。东贩2001年销售额  相似文献   

7.
台湾出版业在一片不景气中度过1995年,市况不佳是10年来最低的一年。读者购买力下降,书店添货减少,一般书店退货率高达40%。原本希望7—8月的销售旺季,不仅没有出现热销,反而销售下滑,变成最寒冷的夏季。就连被人一向称羡的日本漫画书也急剧退烧。在这样的“书市惨淡”困境中,二三十家书店相继停业。 据出版界人士分析,图书市场的低迷当然与整个台湾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有关,而影响出版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1994年无版权的翻译书退出市场后,许多出版社大量出书抢占书架,但因市场消费有限,而造成1995年大量退货。2.两岸关系紧张,竞选造成人心不安。读者无心读书。3.台湾经济不景气和产业萧条,消费者掌握的现金减少,国际纸张涨价,出  相似文献   

8.
2003年11月9日至14日,应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以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为团长的中国出版代表团对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工作访问。在此期间,代表团共参观访问了16家出版单位,其中出版社5家,分别为日本经营规模处于前列的综合性出版社讲谈社和小学馆,以及岩波书店、朝仓书店、有斐阁这三家以出版文学、学术书籍为主的出版社;日本最大的2家出版物流企业:日贩王子流通中心、东贩集团;日本规模最大的印刷企业2家,凸版印刷和大日本印刷;零售、连锁书店5家,分别是规模较大的八重洲图书中心、今井书店和三省堂书店及主要销售中文图书的东方书…  相似文献   

9.
退货是出版业争论最大的问题之一,美国图书退货一年超过70亿美元,发货商、批发商、零售书店都要求把未卖掉的书退回.书店订购的书约18%退给发货商,但发货商只能退2%给出版社,退回的书很多在书架上已然磨旧.  相似文献   

10.
社办发行使出版社与书店的关系,由过去单纯的总经销(寄销)变为多重经销(寄销)退货,在这种经销(寄销)、退货关系中,出版社总是处在劣势,令社办发行如履薄冰。社办发行的营销策略要围绕精品图书进行深度的市场营销和横向的网络建设,以追求双赢、多赢为目标,与经销商一道,共同建设市场、维护市场。对出版社而言,创造精品图书比创造名牌出版社更有意义。因此,图书市场营销应避免走入制造名社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整个图书产业在九十年代后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许多深层次问题伴随着繁荣和竞争涌现出来,这集中表现在许多出版社出现了库存失控,退书成灾的被动现象。书店退货风潮的兴起,出版社库存积压和产品报废,给出版业和整个图书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摆脱这一困境,关键在于解决行业行为市场化的问题。市场化即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一项基本导向。行业行为市场化,亦即整个行业行为要真正按照市场规律、市场规则来运作。而我们的出版业,除总体来说仍基本处于国家保护、行业  相似文献   

12.
从图书销售角度看,日本和美国出版业的差别很大。 日本自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根据“维护零售价格协议”,几乎所有图书(精装和平装)及杂志,从出版社到全国批发商到零售书店,全都实行委托寄销制,也就是说,只有在图书实际卖出去以后,出版社才能收到货款。同时,根据“协议”,出版社、批发商和书店都必须按书刊上的定价进行销售,不给折扣。未卖掉的书和多印制的存书,如想降价销售,须经出版社的许可。大部  相似文献   

13.
业界动向     
台湾农学社整并经营体系 据统计,近两年台湾跳票倒闭或被收掉的经销商约有10余家,并且这些大都是区域性的经销商,这主要是由于台湾出版业上中下游的不景气,相互牵连所致。 近年来,台湾连锁书店和便利商店压缩传统书店的营运空间,再加上经济不佳,传统书店的生意不好,导致经销商退货多,工作量加大,而中小资本的经销商固定的费用又过高,很容易亏损。而经销商一倒闭又会加深地方传统书店的经营。台湾农学社总经理陈日升说,出版产业的出版、经销商和书店三个环节中,上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的出版流通市场对内和对外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出版流通的市场竞争.面对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版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事选题的策划与开发,大批新书被不断推入图书市场.同时,出版社也加大了产品的营销工作,并为此作出了极大的努力.然而,中国的图书市场却出现了一个让人感到棘手的问题,即书店里的书越来越雷同;我们想要的书买不到,不想要的书,书店里越来越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呢?我认为这与中国的出版机制和出版流通机制存在的问题有很大的关系,制约中国出版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出版流通渠道不通畅、还没有建立起一个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合理的出版流通机制.为此,与出版产业发达的日本做一个比较,不仅能更清楚地认识我们今天所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把日本的经验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5.
日本图书流通零售体制改革在即 在日本的出版物流通方式中,一般批发至书店的图书寄销期为半年,过期滞销书可无偿退货。但是,近年来这种图书流通市场中的寄销制与退货制正在面临新的冲击,将被其他新的体制所取代。目前各种改革方案尚在争论之中,其中之一的“时限零售制”,即发至书店寄销期已过的某些图书——“时限零售本”图书,可以特定的方式降价出售的制度,已为部分企业所实行。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委托销售制和定价销售制是日本出版流通体系的两块基石,那么经销公司就是这两项制度得以实行的载体,是维持日本现行出版流通体系的关键环节。 那末 这一体系或经销公司对出版社和书店的经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1)对于出版社而言,这一体系保证了多种多样出版活动的开展。首先经销公司有代理销售的意义。日本的经销公司网罗了全国的书店,开展销售工作。例如,东贩和日贩这两家最大的销售公司分别代理了12000家和11000家书店的进货业务。这样,出版社的销售送货工作,只要交给几家经销公司就可以了。出版社仅付出很低的费用,即可做到低成本的经营。另外,因为有定价销售制,所以不必担心卖不出价,出版  相似文献   

17.
(一)不同的图书零售组织各国图书零售渠道多种多样,其中哪一种在该国占主要地位,往往和他们的历史形成,以及各国书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有关。一般图书,在各国大部是按照:出版社——中间批发商——零售书店——读者,这样的流通方式运动的。在出版社和读者之间,中间批发环节所起作用,各国不尽相同。苏联模式是所有贸易发行的图书,一律经过中央或州一级中间批发站(即发行所),然后分发给零售书店或供销合作社,或其它直接消费组织。在资本主义国家里,通过中间批发商的销售比例,各国差别较大。日本、西德比较强调中间批发商的作用,而在美国,出版社直接向零售书店供货,或雇用推销员向零售书店销售的传统较强。无论什么国家,出版社直接面向读者零售的情况很  相似文献   

18.
书价贵,肯定减少销售。但是,书价低,也会减少销售,也不全是好事。何以见得? 书价是由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出版社经营管理费用、税负和利润等项组成。为了压低书价,必须降低各项成本和各项费用,而降低流通费用,就会降低流通部门的积极性,不利于图书销售,不利于文化科学技术的传播。 我国的新华书店是国营的,国家规定非卖书不可,不能改行。但在资本主义国家,有利才卖书,无利就不卖书,因此,出版社千方百计稳住书店队伍,使书店老板愿意经营图书。他们给书店的待遇很优惠。美国,批零差价一般是40—50%,书店还可以  相似文献   

19.
王思迅: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台湾的出版市场进入盘整状态.一方面书店的人湖减少了,销售状况大不如前.另一方面则是读者的喜好也产生位移.如此环境已经很辛苦了,想不到最近又发生凌域事件,引起其它经销商和出版社联手反对金石堂连锁书店的结账方式.  相似文献   

20.
甄西 《出版参考》2006,(10S):38-38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日本出版市场“出版物过剩”的现象开始明显,一般读者对图书、杂志的态度是“买了就读,读完就扔”。小林一博在他的《出版大崩溃》中指出,日本年发行图书、杂志60亿册,其中有20亿册要作为退货返回出版社,最后化浆处理。 在这种背景下,专门从事半新半旧出版物收购和销售的有别于传统古旧书店的“新旧书店”(即“二手书书店”)在日本诞生,其中名气最大、规模也最大的是“BOOK-OFF新旧书店”。该书店1990年5月在日本神奈川县开设了第一家店铺;8月,实现了公司化(株式会社化);1991年开始,他们在日本全国展开特许代理经营活动,到2005年底,在日本全国已经发展了1000多家连锁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