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武汉市乒乓球运动学校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以"女子技术男性化"训练理念为指导,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女子运动员培养模式,并于2008年和2010年分别为国家乒乓球女队输送了冯亚兰和易芳贤两名运动员。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汉市乒乓球运动学校女子运动员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为提高中国女子乒乓球后备力量成材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速“女子技术男性化”的进程,继续保持我国女子乒乓球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根据现代乒乓球技术发展,结合女子运动员的特点,加强女子技术男性化的训练,它对于中国女子乒乓球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速“女子技术男性化”的进程,继续保持我国女子乒乓球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我们对女子技术男性化的内涵及其实施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结论:“女子技术男性化”不是让女运动员片面地模仿男运动员打球的速度和力量,而是在技术风格、思想作风、竞争意识和比赛意识等诸方面向男性化方面发展,只有这样,女子技术男性化的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女子技术男性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乒乓球女队训练的重要指导方针与主要技术手段。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技术、心理、两方面剖析女子技术男性化的锻炼方法、锻炼手段。结论:女子运动员该多从前三板、多变化、加强意识训练、尽早男性化启蒙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女子技术男性化,从而提高中国女乒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有关参考文献和技术录像的研究,从运动训练学、乒乓球专项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要保持中国乒乓球女子项目在世界高水平比赛中的领先地位,在2008年奥运会上夺取金牌,关键就是要在科学训练、大胆创新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乒乓球技术发展,结合女子运动员的特点,加强女子技术男性化的训练,它对于中国女子乒乓球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第49届女子乒乓球世锦赛郭跃夺冠决赛阶段比赛得失分的统计与分析,阐述了乒乓球女子技术男性化的最新发展动态及趋势,旨在为女子乒乓球运动员训练思路的拓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朝着"女子技术男性化"(即表现为加大正手攻球的使用频率和步法跑动的范围,在击球力量、速度、旋转上向男运动员靠近,在控球落点、弧线、节奏和战术意识上达到类似男运动员的水平)的方向发展。"女子技术男性化"符合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规律,指引着女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51届世乒赛前4名女运动员(丁宁、李晓霞、郭跃、刘诗文)1/2决赛和决赛的3场14局比赛进行统计分  相似文献   

8.
根据历史的发展规律,女子乒乓球技术向男性化发展已成为主、客观能动变更的历史阶段。所谓女子技术男性化就是技术风格接近男性风格特点,首先是技术意识、战术意识、组合意识、专项难度、强度相对提高,相对摆脱过去固有的女性技术特征,从意识观上、体能、技能的表现上产生一个飞跃性的更新,因此,女子技术男性化自然成为一门从理论到实践反复研究操作的课题。本文以规律的认识论观点,首先对男性技术特点和女性技术特点大略区别剖析,对女子技术男性化训练环节实施及发展趋势进行部分范畴的分析探讨,从而加深对乒乓球运动该领域改革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曾指出,乒乓球女子技术男性化的实施是国家队一个长期的攻关课题.男子技术的今天就是女子技术的明天,女子技术男性化符合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前三板技战术的运用进行研究,并与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接发球和发球抢攻的技战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打法类型和前三板的技术风格与世界优秀男子运动员趋于一致,并具有明显的男性化特征,但在发球旋转与落点、接发球技术和发球抢攻等具体的技战术运用方面仍存在战术和意识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色彩是一种运动着的物质现象,它通过视觉途径吸引人的注意给人的大脑皮质留下深刻印象。在体育运动中,不同色彩的运用给人体的心理与生理带来不同的刺激,影响着个体运动情绪和运动潜能的发挥。本文描述了乒乓球运动项目中色彩的运用,从色彩对人的视觉、人体心理和生理三个方面的影响阐述了色彩在乒乓球运动中的运用原理,并将其实用原理扩展到乒乓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以提高教学训练质量和乒乓球比赛的可观赏性。  相似文献   

12.
多球训练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动作技能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多球训练法是中国乒乓球队吸收 2 0世纪 6 0年代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的一种训练方法 ,结合中国乒乓球技术训练的一种创新。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关系到我国乒乓球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多球训练法不仅对少儿阶段乒乓技术学习 ,战术、步法等学习起到良好教学训练作用 ,而且对少儿时期运动员身体、心理、意志品质、动作技能形成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运动损伤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秋芬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1):37-38,41
自2000年以来,国际乒联先后对乒乓球竞赛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新规则和新赛制对运动员的技术、战术、心理、体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启蒙训练越来越趋于"小龄化",教练员在训练中要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训练,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通过对河南、山东和河北3省的10所少年乒乓球训练班学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其损伤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为我国乒乓球运动早出人才、延长运动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高校乒乓球基础技法训练能够让学生全面认识乒乓球项目,促进乒乓球运动项目的推广和发展。本文对高校乒乓球基础技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基本技法训练的重要意义,同时具体分析了其技法训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江苏省少儿乒乓球教练员和一些私人训练点的教练员为研究对象,同时还走访了十多位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少儿乒乓球训练的专家教授,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他们在训练中实施心理训练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发现训练中的问题,探索更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为教练员今后的训练提供更丰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青少年乒乓球基础训练技术形成来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l、要严格制定好青少年乒乓球训练目标。2、要加强青少年运动员心理能力素质的发展与培养。3、要培养好青少年打球意识。4、要加强青少年扎实牢固的基本功训练。5、抓住青少年基本技术形成阶段可塑性强的关键时期。6、青少年乒乓球比赛基本打法的技术确定要灵活运用。7、重视青少年训练的步法和重心交换练习。8、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性。9、现代乒乓球规则的改革与青少年训练要紧密结合。10、重视提高技术水平同时要重视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福建省女子乒乓球队队员为研究对象,对乒乓球运动员注意力的特点、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乒乓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高度集中并且灵活转换4种不同类型注意力的能力;运动员注意力的集中受到外部环境和运动员内在身心因素的影响;事物凝视训练、抗干扰训练、注意力转移训练、放松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8.
多球训练在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试女子乒乓球多球训练和比赛中一些指标的变化 ,探讨乒乓球多球训练的理据、方法及合理运用 ,经过二个月的多球训练 ,运动员的无氧代谢供能等专项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结果说明 ,磷酸原→磷酸原糖酵解→糖酵解 3种组合模式的多球训练是提高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