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收藏》2021,(3):158-167
法器类文物是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以藏传佛教法器居多,主要用于宗教修行、供养、庄严道场等。这些法器类文物对于认识和了解清宫廷物质文化、皇室宗教信仰有着重要意义,但它们大多深藏宫中,极少展出,因而不为外界所知。宫廷所用法器门类众多,工艺精湛,用材广泛,有金、银、铜、铁、玉、瓷、竹、木、骨、象牙、珐琅、琉璃、宝石、珍珠、珊瑚等各种材质,其中不乏珍贵稀有之物,以彰显皇家用器的独特与尊贵。  相似文献   

2.
西藏是佛教文明的一块重要宝地,藏传佛教因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而屹立于世界宗教之林。西藏博物馆作为传播西藏文明的一大窗口,收藏着承载高原灿烂文明与悠久历史的诸多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就包括色彩艳丽、题材丰富、绘制精美的唐卡;材质多样、工艺丰富、千姿百态的佛教造像;用途广泛,造型别致、精雕细刻的各类法器;装帧古朴、工艺考究、以笔墨承载西藏古老文明的文献典籍等宗教文物。本文选择部分代表文物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3.
周作奎 《武当》2006,(4):48-50
法器在道人的宗教生活和道教的斋醮科仪活动中,有着十分特殊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有的法器对于全真道士来说,甚至是相伴终身,须臾不离的物件。法器,顾名思义,就是道人在做法事时所用的器物。但是,一些全真道士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佩带和使用法器。道教法器的  相似文献   

4.
从藏族传统体育和藏传佛教的互性发展、藏传佛教对藏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藏传佛教和藏族传统体育的差异性入手,探讨二者的交融点,分析它们发展兴盛的共时性、追求美的共通性、情感需求的一致性、节庆中的统一表现性;阐述了藏传佛教对藏族传统体育的创新、规范和对藏密气功的贡献;通过实证分析了藏传佛教对藏族传统体育的消极影响以及对藏族传统体育的利用。研究表明藏族传统体育与藏传佛教既有关联也有区别,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继承、发扬藏族传统体育,最终使其朝着民族化、社会化、规范化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张少华 《收藏》2010,(1):154-158
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是佛教中的重要一支。藏传佛教艺术品较之汉传佛教艺术品产生的时代晚、存世量大,艺术特色也更加鲜明,加之拥有国际化的收藏背景和市场背景,近年来藏传佛教艺术品在市场上备受追捧,大量竞买资金涌入佛门。  相似文献   

6.
岳岩 《收藏》2010,(1):21-23
故宫是国内收藏藏传佛教艺术品最丰富的博物馆。2009年11月,记者在刚成立不久的故宫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心采访到研究员罗文华之后得知,与当前火热的藏传佛教艺术品市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藏传佛教学术理论研究在国内才刚刚起步.而藏家也并不像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了解这此艺术品。  相似文献   

7.
正藏传佛教,13世纪中期于蒙古高原开始传播,时至今日,蒙古族、裕固族等仍然信奉的是藏传佛教。16世纪下半叶,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迎进了宗喀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1578年阿拉坦汗和达赖三世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会面,召开法会,在法会上索南嘉措被阿拉坦汗封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由此产生。此后,在明、清两朝的支持和提倡下,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兴盛起来,哲里木盟(今通辽市)在藏  相似文献   

8.
何翔 《收藏》2010,(1):105-107
藏传佛教是在减族地区形成并经藏文、藏语传播影响其他地区的佛教。如今的蒙古、尼泊尔、不丹和我国云南的纳西族、甘肃的裕固族、云贵川的土族都流行藏传佛教。其造像也遍及这些地区,以至于流传中原。  相似文献   

9.
汤绍波 《收藏》2016,(10):134-137
擦擦是一种藏传佛教脱模泥塑艺术,其以泥质为材料,表现藏传佛教文化主题。其品类繁盛、形制富丽、姿态多样、色彩绚烂、工艺精细、主题鲜明,给观者以深刻、强烈的美感和庄严、神圣、雅致、空灵、旷远之惑。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20,(10)
正为了巩固统治,元朝统治者接受了以"汉法"治文理化天下的政治理念,重视汉文化,给商人,尤其阿拉伯人提供了良好的经商环境,同时又优容各种宗教。例如,当成吉思汗意识到佛教对于统治西夏的重要性之后,便免除了僧人差税、兵役,礼遇佛教僧人。从忽必烈开始,在经济文化中心——元大都开始则大规模修建寺院,举办各种佛事活动。蒙古族的原始宗教是萨满教,与外表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苯教"风格的藏传佛教相近,并因藏传佛教深厚的思想哲学与汉传佛教有许多互通之处,便于蒙古人统治汉地,因此,忽必烈对藏传佛教青睐有加。随着藏传佛教寺院遍布全国,藏传佛教盛行于天下。当然,这一过程,还得益于许多精通"工巧明"绘塑雕刻艺术的高僧("工巧明"是指工艺、技术、历算之学)。  相似文献   

11.
云烟散人 《武当》2007,(2):8-10
武当太乙门器械大则为武术中兵器,小则为玄门法器(又有另一套口诀),故又有神兵之说。  相似文献   

12.
吴式太极拂尘剑,是哈尔滨市呈祥武术俱乐部总教练李承祥先生根据本人五十多年的从武经历,结合吴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传统吴式太极剑的风格特点而创编的。它采用剑和道家法器拂尘作为器械,  相似文献   

13.
朱彤 《收藏》2008,(5):213-213
中国藏传佛教艺术丛书(共五卷) 该丛书的石雕卷收录了包括寺院、佛塔、石窟造像、摩崖龛像、玛尼石刻等各类佛造像226件,涉及藏传佛教文化的各个时期和各种风格流派,该卷290余页。木雕卷收集249幅图版,突出体现藏传寺院建筑  相似文献   

14.
恒凯  胡玉华  张冬青 《收藏》2007,(4):126-126
藏传佛教供奉之唐卡样式,种类繁多,有手绘唐卡和织绣唐卡等。织绣唐卡又有平绣唐卡、堆绣唐卡、打籽绣唐卡、发绣唐卡、织锦唐卡、缂丝唐卡等,其中发绣唐卡较炒见。胡玉华收藏传佛教唐卡多年,所藏唐卡种类齐全,  相似文献   

15.
孙艺灵 《收藏界》2010,(12):70-70
香炉是一种用以烧香、熏衣、香被或供奉的器物。明清时期的福建德化窑生产有各式各样的香炉。这些香炉规格大小不一,形制多样,大者古朴厚重,可作为祭祀礼器和宗教法器;小者精巧典雅,可供案头赏玩。  相似文献   

16.
马云华 《收藏》2009,(9):88-94
藏传佛教密宗对女性神十分推崇,故女性形象成为藏传佛教雕塑和绘画作品中最为常见和最具特色的题材。清代宫廷中藏传佛教占据主导地位,以格鲁派密宗众神为主题的唐卡数量极为庞大。从资料及现存清官原状佛堂内供奉情况来看,女尊神灵在宫廷佛教诸神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她们以不同的法性和智慧,满足着皇室成员的信仰需求。  相似文献   

17.
刘家序 《收藏界》2010,(9):113-113
7月28日至8月20日,Rossi & Rossi联袂尚仕雅集在棕榈泉尚仕雅集会所举办"圣途——喜马拉雅艺术大展"。集聚了西藏、尼泊尔和印度各地的雕塑、绘画和法器等六十余件作品,时间跨越数世纪喜马拉雅山区的不同文化区域,显现出无可比拟的精神美学。  相似文献   

18.
我国许多古代寺庙中都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寺院既是宗教活动场所、旅游圣地,同时又是文物保管场所。本刊一直想提醒读者关注我们身边或旅行路上那些珍藏在寺庙、道观中的带有宗教色彩的文物,机缘巧遇,我们有幸结识了西安广仁寺住持仁钦扎木苏上师、李惠文居士,并辗转联系到西藏博物馆的藏传佛教造像研究专家吉如·巴桑罗布,并由此对广仁寺内所藏文物及藏传佛教文物有了更多的认识。广仁寺又名喇嘛寺,位于古都西安明代城墙内西北角,是陕西省内唯一的藏传佛教格鲁派(也称黄教)寺院。广仁寺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清圣祖康熙皇帝在1703年巡视西陲时,为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多民族国家政权统一而御批兴建的。其后作为历代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及西藏、  相似文献   

19.
裴晓军 《收藏》2010,(1):108-112
唐卡的产生 藏传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门类的宗教艺术,而“唐卡”是其中最具藏民族特点的绘画艺术。“唐卡”是藏语,没有准确的语源,目前流行的解释是绘在棉布上的宗教绘画,通俗的解释是以藏传佛教人物造像和佛典故事为题材的卷轴画。  相似文献   

20.
金申 《收藏》2010,(1):95-104
藏传佛教是指公元7世纪起在西藏地区形成的以藏语为载体的佛教,有显密二宗。其教派众多,教理繁奥,神祗更是庞杂。藏传佛教极重视以美术弘扬教法(即所谓“五明”之一的“工巧明”),遗留的数量庞大的壁画、唐卡、雕塑等美术品是世界各国学者热心研究的对象,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