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新书目》2021,(2):30-31
本书讲述了"美丽中国支教"十年来的成长故事、老师们的支教故事,是中国农村公益教育成长与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对这一支教项目的一个非全景式动态记录。该书详细记录了众多优秀年轻人离开大城市,来到偏远农村,与青山绿水、稻田星空和农村孩子相伴,并且带给孩子们梦想、知识、眼界与力量。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媒体,最具吸引力的往往是它具备一定的故事性。无论是小说,还是广播中的评书以及影视剧等,都是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来赢得观众。故事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故事背后的意义才是纪录片的最终追求。近些年,优秀的电视纪录片无一不是围绕人来展开的。讲述故事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思考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价值,透视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给人以启迪和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视纪录片是以自然生态或社会生活现实为视点,运用电视手段进行声像化、故事化叙事的纪实节目作品。电视纪录片制作人怎样才能牢牢把握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纪录片中的真实最为核心的是再现的真实。由于纪录片表现的并不仅是一个短暂的现在进行时或一个生活故事截面,而往往需要跨跃历史空间展述故事背景,因此纪录片离不开再现。那么纪录片的再现表现在哪些方面,其手法和技巧如何运用得当,再现与真实的关系如何把握呢?纪实镜头的再现  相似文献   

5.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电视艺术表达方式,它将真正的生活内容作为素材,记录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进行必要的创作和艺术化的表达。本文对于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模式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纪实性是纪录片的基本特性,然而今天的纪实性却成了许多故事片追求的风格。故事性是故事片的基本特性之一,而今天的故事性却成了纪录片必不可少的特性。“故事”对于故事片来说是虚构的,但“故事”对于纪录片来说却是真实的,它来源于被纪录的真实故事本身和编导的创作。现在的观众已经不会满足于对“故事”或者“真实”单一的索取了,他们内心呼唤两者的兼得。  相似文献   

7.
王辉 《声屏世界》2004,(9):19-19
纪录片要赢得更多的观众,“讲故事”是其重要手段之一。而纪录片要讲好故事,应在叙述手法、拍摄手法以及剪辑手法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曾鼐 《新闻传播》2010,(5):75-75
纪录片是影视作品四大类别中的一种。其选题是以真实的日常生活环境为依托,以社会价值为判断依据,并且要考虑建构故事结构的可操作性。纪录片直接摄录真实生活事件.不虚构、不用演员。但也不是漫无目的、毫不经意地机械实录散乱的表层生活现象:它同样要调动主题选择、情节提炼、段落剪辑等艺术手段,对生活素材进行适度艺术加工.从而凸显人物事件典型的深层本质。本文拟从题材选取方面,对当前中国纪录片创作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戏剧性因素——纪录片新的魅力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欢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在听故事时都想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及故事背后的深层东西。Discovery亚洲电视网制作总监维克瑞每年都要选购一些中国纪录片,重新剪辑和编辑向全世界播出。他认为与欧美纪录片相比,中国纪录片往往思想性强、故事性弱、节奏缓慢,因此观赏性比较差.所以必须重新剪辑包装。这反映出中国纪录片的“软胁”是缺乏讲故事的能力。而强化故事中的戏剧性因素又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谈到记录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对生活真实的一种记录,而故事性却很少有人涉及。众所周知,在小说、戏剧、电影和电视剧等叙事性作品中,故事性被广泛地运用,并成为其结构内容的重要手段;那么以真实性为前提的纪录片,是否需要故事化的叙述呢?  相似文献   

11.
乌镝 《记者摇篮》2008,(7):76-77
电视纪录片是以自然生态或社会生活现实为视点,运用电视手段进行声像化、故事化叙事的纪实节目作品。电视纪录片制作人怎样才能牢牢把握真实性原则.并在制作纪录片的全过程切实掌握真实性原则,在每个制作的细节中或隐或现地体现真实性原则,应该说这才是关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影视艺术的创作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一是故事片向纪录片靠拢,追求纪实风格;二是纪录片向故事片借鉴,青睐于故事性。现在的受众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原生态的记录或者虚构的故事,他们强烈呼唤“真实”与“故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张芳 《东南传播》2014,(9):89-90
纪录片是一种运用影视手段记录生活的影像艺术,是一种结合纪实性和艺术性的再现艺术。真实是纪录片与故事片区别的根本,而故事化则是增添艺术表现力的手段。在从原则上保证记录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适当地运用充满戏剧冲突,适当地主观参与,把握节奏等叙事手法,是增加纪录片可视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李蔓  雷洪 《声屏世界》2008,(11):39-39
喜欢故事是人的天性。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故事。虽然纪录片在表现故事时有它的局限性,然而正是这种局限性给予了纪录片不可替代的魅力,因为纪录片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故事中的一切都真实地发生过或正在发生,他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更容易产生共鸣。既然纪录片中的故事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发生的,不能虚构,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电视剧面前.为什么电视纪录片的收视率总是上不去?因为电视剧是以故事情节抓人,一步一步将故事展开,一环扣一环去将情节展示。而纪录片多缺乏故事性。从观众的需求角度上看,故事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电视剧里充满了不可预知的故事情节,人物的冲突、事件的冲突.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这种发生必然导致欣赏受众的心理变化.迫切地想知道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6.
继1993年10月8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生活空间》开始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了纪录片的另一个名字。本人是最基层的电视工作,也做过一些纪录片,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感同身受:这类关注现实中的人的电视式样之所以受欢迎并取得成功,是因为创作自觉地倾听这个社会中人的心声,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心声。  相似文献   

17.
在当下人人都可以当拍客的时代,许多影视片、特别是电视作品,只是浮光一现,风过无痕。但《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既叫好又叫座,这是一部成功运用故事细节提升电视纪实片影响力的典范。通过故事细节,反映了中国人当下的真实生活,展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丰富与多元,表达了中国人对生活真谛的追求和感悟,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卢安克觉得在中国支教是幸福的人生,回到故土却是无可奈何,因为和别的城市人一样进入了迷惘又空虚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故事化叙事者的叙事学分析任何叙事文本都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即故事和故事叙述者。“所谓叙事,我们指的是所有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的文学作品,即存在一个故事和一个故事叙述者。”这是叙事文本区别于其它文本的最基本特征。戏剧文本有故事,但它缺的是故事叙述者;抒情诗有讲述人,但他讲述的不是故事而是主人公的情感。因此,在纪录片的故事化中,除了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还必须有一个讲故事的叙述者。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有两种摹仿的方式:纯叙事(di啨g啨sis):诗人以自己的名义讲话而不想使我们相信讲话的不是他。完美摹仿(mi m啨sis):他(诗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纪录片发展史》是第一本系统阐述中国电影、电视纪录片的形成和发展的书。本书作者方方录访了许多亲身经历中国纪录片事业的当事人,到全国各地搜寻了大量相关的文字和形象资料,经多年努力,写成了这部55万字的专著。现从中摘选的,是有关解放区纪录片的重拍解放战争历程内容,以及抗战胜利后争夺东北电影厂机器设备与电影人才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