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汉时期,国家的边疆政策以消极防御为主,少有进取,更多依赖有能力的边吏"自在"经营。当他们取得不错的成果时,国家就出面给予支持;稍有阻力,政府就轻言放弃,班超经营西域就清晰地反映了这一事实。从相关文献来看,边吏的个人行为和中央集权的政府行为,对东汉中期西北边疆治理共同发挥作用。班超的积极努力一次次将不被看好的西域重新拉入政府的西北经略大局之中,但是政府的无为态度却极大地削弱了西域经略的成效。这种个人行为与国家经略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更加明显,也是东汉西北边疆治理的重要特色,值得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自汉唐以来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应对东北、北部草原和西北的“三北”游牧势力威胁,一直是历代中央王朝的重要战略目标。其中,西北边疆安全是中国历代中央王朝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在维护西北边疆安全策略中,屯垦戍边是现在新疆地区最为成功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空间逐渐成为了地缘政治博弈的新舞台。网络时代地缘政治一系列的新变化也使得我国西北边疆安全增添了网络地缘政治这一不确定性因素,西北边疆安全已成为中国网络地缘政治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中国的网络地缘政治战略模式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强化"网络国土"与"网络边疆"意识,理性看待网络地缘政治对包括西北边疆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的挑战与机遇,构建以信息权为先导,以陆权、海权、空权、天权为基础,建立陆、海、空、天、网五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地缘政治战略体系,掌握地缘政治的"网络权",占领网络地缘政治时代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与社会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是追求中央权威重构的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要社会资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边疆,从社会政治生态上可分为甘宁青与新疆两区域;而西北边疆地区的民族与宗教关系复杂,对西北边疆的社会政治影响最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人关于西北边疆的社会舆论,具有政府意识与民众认识重合并轨的迹象,推进了西北边疆建设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困境与安全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冷战后,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安全因素从过去的军事对抗向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的综合安全领域转化,安全问题也从过去的单维度向多维度转化,军事安全威胁的因素大大降低,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不断加大。各种跨国犯罪不断冲击着边疆安全,使西南边疆预防跨国犯罪和毒品走私的成本在不断增加,边疆安全的脆弱性不断凸显,西南边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困境和安全压力。如何应对西南边疆的安全困境和有效治理边疆安全环境已是当务之急,也是该文力图探讨的内容和目的。  相似文献   

6.
何秋涛及其西北边疆史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代研究西北边疆史地的学者中 ,何秋涛是年纪较轻 ,起步较晚的一位 ,但正因如此造就了他能够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 ,从而居于清代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中集大成者的地位。何秋涛的研究 ,涉及到边疆民族、山水形胜、中俄关系和边疆史地文献诸多方面 ,范围广大 ,成果恢宏 ,方法精密 ,为我们今天研究西北边疆史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担负着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艰巨使命,20世纪中期兵团以维护军事安全为重心,70年代兵团撤销,国家西北安全形势严峻,80年代后兵团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纳入安全体系.研究新时期兵团屯墨戍边事业,对于构建长效戍边机制,确保国家西北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罗家伦的西北开发思想主要表现为:对西北开发重要性和基本原则的体认;注重西北经济发展,绘制经济建设蓝图;选拔培养边疆人才,重视西北教育事业;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为西北人民谋福利等。罗家伦维护祖国统一,主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重视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思想及其为边疆建设所做的有益工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在九一八东北事变的刺激下,掀起又一轮研究西北边疆问题的高潮,西北的边疆危机和民族矛盾因之受到普遍的关注.期间专家学者不仅揭示了列强图谋中国西北的阴谋,而且大声疾呼开发西北的国防战略意义.通过对西北民族问题的研究和认识,民族平等、中华一体观念得以加深,使日本人分裂中国西北的阴谋未能得逞.东北事变后兴起的西北边疆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畅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33-135
19世纪后期,中国出现边疆危机,而这一危机几乎是从西北边疆与东南海疆同时出现的。特别是70年代以来,伴随着日本的崛起及其逐渐显现的侵略野心,中日矛盾逐渐被激化。琉球问题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中日两国围绕琉球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交涉。面对此种"双边危机",中国形成了著名的"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作为北洋大臣同时又是"海防派"代表人物,从始至终都参与其中。正是在应对中日琉球交涉等一系列"海疆问题"的过程中,李鸿章的海防思想逐渐发展形成。  相似文献   

11.
清王朝对西北地区的重新统一,使西北边疆地区和内地的政治,经济、化的联系不断加强,在这种宏阔的历史大背景下,清代中叶后兴起了以研究边陲史地,谋求保国固土为主要内容的西北边疆史地学。在这一学术潮流中,祁韵士以其“信今而证古”的研究原则和开创性的系列作品,为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的兴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而成为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的开创。  相似文献   

12.
顺治时期,西北边疆的宗教政策具有双重性。一是顺治朝鉴于全国政局与西北形势,因地、因时、因事制宜,在西北边疆实行"柔远抚绥"的宗教政策,具体内容为注意尊重其宗教信仰、接受宗教使臣朝贡、册封和赏赉宗教贡使等,表现出对西北边疆宗教的管理具有政策上的宽松性、制度上的随意性、方式上的多样性等特点。二是西北边疆民族势力的宗教政策与顺治朝明显不同,是通过政治、经济与法律手段大力推广宗教,主张政教合一。  相似文献   

13.
李征兵  曾健梅 《教师》2011,(28):21-2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了祖国西北边疆八月飞雪这奇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学生怎样才能理解、体会到诗中的"奇景别情"呢?那就是一个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达到"美读诗歌,理会主题,品味意境,当堂背诵”的课堂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关于清代西北边疆民族史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进展.本文酌取有关清代西北及新疆、西藏、青海藏族史地的研究等方面,对学界近十年来的清代西北边疆史地研究做一综述,并指出问题,以期能为边政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左宗棠是清代西北边疆治理的开拓者。在担任陕甘总督、新疆督办的14年中,左宗棠将爱国主义、人文主义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付诸于西北边疆经略;采用“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务实策略收复新疆,推动新疆治理体制改革,力主新疆建省;全力发展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兴办近代工业,倡导文化教育,筑路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为西北边疆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罗家伦的西北开发思想主要表现为:对西北开发重要性和基本原则的体认;注重西北经济发展,绘制经济建设蓝图;选拔培养边疆人才,重视西北教育事业;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为西北人民谋福利等。罗家伦维护祖国统一,主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重视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化、教育、卫生事业等思想及其为边疆建设所做的有益工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7.
新疆城镇化道路的新视角——国家安全与地区发展并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是新疆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从新疆的人文和地理环境看,新疆的城镇化道路不同于内地任何一个地区。新疆地处西北边陲,是国家西北的战略屏障,特殊的内外部环境和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生态等人文地理区域使新疆的城镇化道路具有特殊性——新疆的城镇化承栽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边疆安全的双重使命。因此,新疆城镇化模式要做到城市规模适中、地域布局合理,使其既能发挥城镇化时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要符合保障边疆安全、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当面临全球化对国家边疆带来的挑战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现实中国都有一些应接不暇。通过考察和分析古今中外的边疆理论及其功能,发现中外边疆理论具有为不同时代的边疆界定提供依据,为谋求各国利益提供理论指导,为解决边疆具体问题提供策略方案的功能。中外边疆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以为我国现代边疆问题的解决和边疆理论的建构提供历史与现实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国家治理的概念。其中,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而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目前,西藏、新疆以及内蒙古的边疆治理在我国可谓重中之重,而就西北来讲,河西走廊的治理又是历史之重。因此,研究五凉时期河西走廊的边疆治理经验对我国的边疆治理大有裨益。通过细致梳理五凉时期河西地区历代统治者的边疆治理经验,总结出初级治理、中级治理和高级治理的治理之道,发现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思想的高级治理之道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和民族地区治理思想相吻合,尤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路径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边疆安全教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中学教育的一部分,历史课程具有德育功能,能够促进中学生对国家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了解。因此,将历史课程融入边疆安全教育具有广泛意义和深远影响。研究从三个方面探讨历史课程融入边疆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分析历史教育融入边疆安全教育的现状与重要性,研究广西地区与黑龙江地区关于边疆安全教育的案例对比分析,探讨历史课程融入边疆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