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Generalizability Theory为理论框架,对高校创业教育对本科生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进行评估发现:不同背景的导师的创业教育对本科生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同质的创业教育对"双一流"本科生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和对"非双一流"本科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教育背景的本科生接受同质创业教育干预后对创业自我效能评估的可靠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背景的创业导师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差异化以及本科生教育背景的差异化是导致本科生创业自我效能存在显著差异的要因;具有创业实践经历的专业教师提供的创业教育对提升本科生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创业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检验高校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创业效果的影响,对采集的875份大学生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分析表明,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以及创业胜任力,并可以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这个中间变量来产生正向影响。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完善课程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3.
高校创业教育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但已有研究将创业教育视为一个整体掩盖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机理。基于理论性和实践性创业教育的分类框架,分析了讲座报告、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理论性创业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还通过创业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创业意向;实践性创业教育仅通过创业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理论性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应大于实践性创业教育,且创业课程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应最大。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直接效应,通过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产生的间接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4.
闵强 《教育与职业》2021,(15):82-86
积极心理学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丰富高校双创教育的内涵,对于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有重要意义.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群体心理特征、创业动机不足、心理韧性薄弱及外部因素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要将积极心理学有机融入高校双创教育体系,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实践中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营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积极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5.
高校KAB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在国外已发展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大学课程,而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从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开始,到2002年教育部正式确立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九所大学为我国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迄今也不过十来年的时间。但从十年来各试点高校开设创业教育经验来看,  相似文献   

6.
基于"双创"精神,分析创业政策、社会环境和各类创业教育等因素对我国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提出国家政策扶持、完善高校各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改善社会环境等提升中国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措施和建议,为政府制定创业政策和高校进行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KAB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教育项目。近几年来,KAB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影响力逐步加大,在推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受学科定位模糊、师资力量薄弱、实践训练缺乏等因素影响,KAB课程在高校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应加强资源整合,调整教学目标和手段,完善考核机制,把《KAB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融入到学校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中,以有效地发挥创业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创业者对于自己是否能够完成创业任务的信念,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以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上海地区的1086位大学生为样本,通过SPSS及AMOS软件,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及中介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创业特质以及创业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对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分别在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创业特质与创业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高校开展创业类课程、政府出台相关创业政策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创业教育关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尽管受到高校和社会的关注,其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依然显见.文章对如何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分别从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和创业观念,素质教育角度,推进实施KAB项目,体验式的教学相长,完善创业教育管理、服务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备受关注.创业意愿在自主创业过程中至关重要,创业意愿是一种主观态度,其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创业教育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从实证研究、创业课程、创业自我效能和教育评估视角对国外关于大学创业教育与学生创业意愿关系的文献进行相关的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呈现递增的趋势,2016年高校毕业生749万,据统计2017年毕业生将达到770万。毕业生的增长数量远远高于就业岗位的增长,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国家近年来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崭新的平台。随着自我效能感理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引入创业研究领域,研究表明创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综合各种信息后,在判断和评估自身创业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身能力的信心与信念。笔者通过对于当前自我效能感的意义以及其作用过程说明研究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进而提出一些提高当前大学生创业效能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创业技能培养受高校完成知识资源市场化的转变、大学生培养创业自我效能感、高校教师提高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的互动教学能力、地方政府和社会企业获得良好人力资源的动力推动的影响,可从创造良好的创业知识管理的氛围、在创业团队和高校内建立知识共享的信息网络、减少大学生创业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加强高校校方及教师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等方面来提升大学生创业技能.  相似文献   

13.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业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基于创业认知理论,以接受过创业课程教育的316名大学生为例,采用De Noble的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收集数据,探讨创业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在机会识别和人际关系管理两个维度上得分最高,而风险承担维度上得分最低.针对风险承担维度得分最低的情况,创业教育要努力提升大学生风险承担效能感,同时,还要注重构建帮扶机制,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已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填补了我国创业教育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创业训练项目SYB与KAB已经成为中国许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选择,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结合当今高校创业实践教育快速发展的实际,综合比较SYB与KAB项目,总结相同点与差异点,是当前创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创业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从内部来看要受到创业型大学发展变革的影响,从外部来看要受到政策法规、资金和创业文化的制约。对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进行"冷思考"与"热观察"有利于重新构建创业课程体系,使得创业教育课程回归"育人"本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全球视野与本土构建》一书从现实角度出发,探索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发展之路,为研究高校创业教育相关领域的学者们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晓红 《教育探索》2011,(10):98-99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强调个体对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我们将其引入高校的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学改革、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增强教师自我效能感相结合,以期能够内化教育目标、拓展教育途径、营造教育氛围和深化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成就动机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以及自主创业意向问卷,以天津市13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群体为样本对象进行调查,探究了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并对自我效能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进行讨论.结果显示: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均与个体的创业意向呈显著正相关;②自我效能在成就动机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今的青年创业政策,提出了现实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有近百所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填补了我国创业教育的空白。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日前在北京召开的“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2008年会暨首届大学生创业教育论坛”上介绍,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推进中国创业教育发展的一项有益尝试,填补了我国创业教育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于自己从事创业活动能力的信念,它是创业研究的重要领域.综述介绍了创业效能感的概念、测量,并归纳总结了国外近年来创业效能感研究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新兴研究视角,包括创业效能感与机会识别、创业激情以及创业效能感的文化差异.同时提出未来创业效能感研究应着眼于前创业阶段,解释其在创业教育领域中的动力作用,并进一步考虑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发展创业自信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