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文章基于盐酸洛美沙星与溴甲酚绿在酸性条件下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溴甲酚绿共振光散射增强。研究了该离子缔合反应的适宜条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盐酸洛美沙星的分析测定方法。方法:于最大共振光散射峰处(560nm),盐酸洛美沙星的加入对溴甲酚绿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RRS)有明显的增强效应。荧光光度计的激发与发射狭缝分别为5nm。结果:在优化的条件下,盐酸洛美沙星在0.0387~5.806mg.L^-1。范围内与溴甲酚绿的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增强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19mg.L^-1。结论:本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盐酸洛美沙星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胶束体系中,通过检测AgNO3沉淀I-生成稳定的AgI胶体所产生的共振光散射(RLS)增强信号,从而建立了I-的灵敏分析法。RLS光谱在437nm处,具有特征散射峰,且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强度(△IRLS)与I-溶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2.6ng/mL。本实验中研究了AgNO3溶液浓度、SDBS溶液浓度以及共存物质对RLS强度的影响。此方法用于合成样的测定。其回收率在99.3%~106.7%之间,RSD小于2.8%。  相似文献   

3.
测量了1.62at%-Er^3+ Y0.5Gd0.5,VO4晶体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谱,光谱显示该晶体在382、525、1536nm有很强的偏振光吸收峰,且偏振光(E∥C)吸收远强于σ偏振光(E⊥C)吸收;通过计算可得,吸收截面分别为2.95013×10^-20cm^2、2.57757×10^20cm^2和1.15504×10^-20cm^2;其荧光发射(^4I15/2→^4I11/2跃迁)峰值波长在1524nm,半高宽度为72nm;415/2^I→^4I11/2跃迁的荧光寿命为3.1ms,光谱特性表明Er3^+:Y0.5,Gd0.5,VO4晶体是潜在的高效率激光晶体材料.  相似文献   

4.
南瓜多糖的提取及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和利用南瓜多糖,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南瓜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纤维素酶的浓度、时间、温度、pH值对南瓜多糖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法提取南瓜多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酶浓度0.5%,时间120min,温度50℃,pH值5.2.在最佳条件下,南瓜多糖的提取率为4.9%,多糖的纯度为52%.紫外光谱分析表明:样品在217nm有多糖的吸收峰,未见蛋白质(280nm)与核酸(260nm)的特征吸收峰,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典型多糖吸收峰.  相似文献   

5.
在碱性条件下,Ni(II)和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形成聚合物,对PAN的共振光散射有增强作用,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进一步敏化该体系.共振光散射增强强度(ΔI)与Ni(II)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Ni(II)的共振光散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体系的最大散射波长位于545nm处,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ΔIRLS=4502.9ρ(μg/mL)+271.82;线性范围为15.2500ng/mL;相关系数γ=0.9975;检出限为4.57 ng/mL.对Ni(II)分别为50ng/mL、200ng/mL、400ng/mL低、中、高三个浓度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3.0%和1.7%.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Zn(Ⅱ)一SCN--RhB显色反应体系,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微量Zn(Ⅱ)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HAc—NaAc缓冲介质中,Zn(Ⅱ)一SCN--RhB离子缔合物在555nm处有一较强的吸收峰.在最佳实验条件下,Zn(1I)的质量浓度在0.080~0.80big·mL^1的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其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5.5×10^4L·mol^-1·cm^-1.该方法直接用于测定药物制剂中痕量锌含量,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7.
第一试(总分70分)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42分,每小题7分) 1.若x=(23 469~(1/2))/5,则25x~4-1996x~2 144=( )。 (A)0 (B)1 (C)469 (D)1996 2.△ABC中,有一边是另一边的一半,并且有  相似文献   

8.
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mol/L H2SO4介质中,维生素C使高锰酸钾褪色。在525nm处测高锰酸钾的吸光度的变化值△A。△A与维生素C的浓度在0~240μ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R=0.9993。用于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7%~110%之间。  相似文献   

9.
利用共生纠缠度(concurrence),讨论了二能级原子囚禁于单模腔场所构成系统的纠缠度变化规律.在环境温度为绝对零度时,原子与腔场只在共振(△=0)或非共振但|△|=2g条件下,系统才有可能达到最大纠缠态;系统存在上限温度Tc=1.134ht/k 与失谐量△无关;当环境温度T>Tc时,系统完全消相干,当环境温度T相似文献   

10.
Pd(Ⅳ)与结晶紫在亚硝基R盐的存在下可发生氧化还原褪色反应,最大吸收峰位于波长590nm处。钯浓度在 0.2mg/L-2.0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回归方程:ΔA=0.402C-0.0012(C为mg/LPd(Ⅳ)),r=0.9990,标准偏差S=1.5%。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LSSV)研究了对苯二酚(HQ)和间苯二酚(RS)在聚噻吩/纳米二氧化钛修饰玻碳电极(PTh/NTiO2/GCE)上的电化学行为。该修饰电极作为两种苯二酚传感器表现出极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0.2mol/L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pH 4.6),RS和HQ的氧化峰电位相距508 mV,且在PTh/NTiO2/GCE上的峰比在裸GCE上的高出6.5倍。在最佳条件下,PTh/NTiO2/GCE对HQ和RS在1.0×10-7~8.0×10-6范围内都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混合物中的检出限(S/N=3)分别为3.3×10-8 mol/L和3.7×10-8 mol/L。通过计算得出了一些动力学参数如电子转移数(n),质子转移数(m)。该法被用来同时测定废水中的RS和HQ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利用扫描电镜和交流阻抗法对以滴涂法制备的掺铝的硫化镉、壳聚糖修饰的玻碳电极进行纳米膜特性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核黄素在其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在多种缓冲溶液中测试,发现在0.05 mol/L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缓冲溶液时,电化学氧化还原峰形最好,峰电流较大.结果还表明,在修饰电极上的扩散系数D为5.08×10-4 cm2/s,反应速率常数k为5.36×10-7 mol/(L·s).在实验优化选定的测试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核黄素的浓度在5.00×10-6 ~4.5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达2.55×10-6 mol/L,相对标准偏差(n=10)为4.25%,可用于核黄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以氯化锶、钛酸丁酯为原料,以CTAB为模板,固相合成锶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I—IR)对样品进行表征.并以xPA—VII型光化学反应仪对茜素红进行可见光降解.结果表明,锶离子已进入TiO2的晶格中,锶掺杂二氧化钛(Sr/TiO:)样品的晶粒尺寸在7—20nm之间,Sr-O-Ti键的弯曲伸缩振动峰为l089cm-1,并改变TiO2表面极性.Sr/TiO,样品对茜素红水溶液具有很强的可见光降解能力,在温度200C、pH为7的条件下,20mg/L的茜素红水溶液60rain内的降解率达98.2%,远高于纯TiO,的降解率(28.7%).  相似文献   

14.
在碱性介质中,二价镁离子与偶氮染料酸性铬蓝K相互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的颜色由深蓝色变成了紫红色,最大褪色波长在581 nm处,另在504nm处产生吸收峰.考察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光谱特征及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结果发现,镁离子在0~0.8μg.mL-1浓度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该方法的灵敏度高(摩尔吸收系数ε为2.16×104L.mol-1.cm-1),选择性好,对大多数离子的允许量都较大.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镁离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一种微波消解辅助浊点萃取-同步荧光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3,4-苯并(a)芘的新方法.通过加入TritonX-114,采用浊点萃取法对微波消解后的海洋污泥样品中痕量苯并(a)芘进行浓缩萃取,并结合灵敏的同步荧光法测定其含量.探讨影响苯并(a)芘萃取效果的因素,研究发现:最佳波长差为23 nm 时,苯并(a)芘乙醇溶液在384 nm处有一明显的同步荧光峰,BaP的浓度在0.01-0.2 ppm 范围内与荧光峰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1.35+701.77C(ppm),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2.16 ppb.对照传统的甲苯溶剂超声波萃取法的实验结果,该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10倍、操作安全无毒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以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一对苯二酚(HQ)-H2O2体系的电化学催化行为。比较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和玻碳电极,峰电位从64mV(vs.SCE)前移至116mV,催化电流提高了10倍。对工作电位、介质pH、H2O2和HQ浓度进行了选择。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计时电流法测定HRP的线性范围为5.0×10-10~1.0×10-10g/mL。检出限为2.5x1×10-10g/mL。该法具有电极制作简单和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壳聚糖(CTS)与香草醛合成改性壳聚糖席夫碱衍生物(VCG),将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薄膜,通过吸附富集电子介体Fe(CN)6^3-,使其固定在电极表面,制备了壳聚糖席夫碱衍生物修饰玻碳电极(Fe(CN)6^3-3-/VCG/GC).以此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对槲皮素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在pH 6.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氧化峰电流与槲皮素浓度在10^-4~10^-2 mol/L范围内呈比较好的线形关系,可用于槲皮素测定.  相似文献   

18.
四氟硼酸镍溶液与2-吡嗪甲酸反应生成了一个单核配位化合物[Ni(Pz)2](Pz=2-pyrazinecarboxylatic acid)。配合物结构中的单核单元通过T…π堆积作用相互联系在一起,进而向二维空间伸展,构成了配合物[Ni(Pz)2]的二维超分子结构。对配位化合物[Ni(Pz)2]光致发光性能的研究发现,配合物[Ni(Pz)2]又展示出了一个大概位于433 nm的宽阔的发射峰。其荧光发射机理被归属为配体内部的π-π*电子跃迁。  相似文献   

19.
以Cd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猝灭法对Ag(Ⅰ)和Ca(Ⅱ)进行了定量检测.考察了缓冲液的浓度、缓冲液pH值、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浓度为10~20 mmol/L、pH值为7~8的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中,Ag+与量子点反应时间为20 min时,量子点荧光衰减程度(ΔF)与Ag+浓度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