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教育》:能否介绍一下北碚区首届“名师工作室”的基本情况?罗志惠:我区首届“名师工作室”是2005年9月8日正式成立的,由区教委批准命名,实行3年任期制,由北碚区名师工程领导小组“名师工作室”管理办公室进行管理。这次一共设立了8个工作室,均用名师本人的姓名命名并挂牌  相似文献   

2.
成为名师,是每位教师的理想。如何才能成为名师呢?《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倡导与名师展开思想的对话和精神的沟通,在理性的剖析和心灵的意会中,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收获教育智慧。尤其是在走入新课程之际,广大教师无不企盼借鉴名师的成功经验,获取教育智慧,以适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丛书已出版22本,每本书收录一位名师,包括“人物小传”、“教育思想概述”、“课堂操作实录”、“专家评述”四个部分,真实再现了这些名师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实践和成长经历。对有心的教师来说,《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丛…  相似文献   

3.
“名师”因何而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尤其是“科研兴校”、“特色化学校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校本课程”、“校本研究”、“校本培训”等一系列新理念的兴起,不仅变革了传统的学校观念,更是前所未有地把教师推向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与核心位置,教师角色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期待。正因为这样,以培养“名师”、打造“名师”为主题目标的“名师工程”成为各地和各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与目标。那么,“名师”因何而名?1.“名师”是倾其所爱为教育的奉献者为教育倾其所爱,无私奉献是名师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名师工作室是十年课改期间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它以一位名师领衔,传承中华民族固有的师徒授艺“同门”群体形式,既是一种新颖的教研工作组织,又延伸了教师培训的特定职能而活跃在中小学教育界。名师工作室的个性特征是“名师”,由名师带导名优教师进行专业研修。名师工作室的专业特质是它的聚合性、建构性、前沿性、辐射性和品牌性。名师工作室的效能特性在于把名师工作室建成一个“家”——温馨的“新家”;一个“场”——互动的“气场”;一个j‘堂”——自由的“讲堂”;一个“台”——起飞的“平台”;一个“型”——提质的“范型”。  相似文献   

5.
“名师”,顾名思义是“著名的教师”。他们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学校里有较大的凝聚力,在学校教育与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等支配作用。解读名师成长的人生轨迹,研究名师的成才规律以及作用于他们的共同因素,不论是对名师自身、对立志要成为名师的普通教师,还是对当前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张小失的《对门有多远》开篇道:“明天,我一定能买一张机票飞向天涯海角;但是明天,我不一定能抵达对门客厅的沙发。”在心灵引起巨大震撼以后,我追问自己:“明天,我一定还是一位教师;但是明天,我不一定成为名师。我离名师有多远?”不久前,笔者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有幸聆听了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潘小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华应龙、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朱乐平等三位名师的示范课和学术讲座。在惊讶他们娴熟的课堂教学艺术和丰富的具有前瞻性的教学理念时,我终于明白:他们何以成为名师,我离名师有多远。一、尊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潘…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师,很多人都想在教育事业上有所作为,想成为受人尊敬和羡慕的名师。现实中,不少人却在前进中消沉,在成长的道路上得过且过,最终成为一介“教书匠”。怎样才能成为名师呢?我们应该向名师学习什么?  相似文献   

8.
倾听——走进“名师会客厅”,打开“名师老照片”,聆听四名师讲述动人的教育往事,感受他们的人生智慧和敬业精神;在“名师访谈”现场,四名师深情回首来时路,道不尽探索之苦、成功之乐,说不完爱的教育、梦的追求。欣赏——这里有我们精心选编的“名师新课”,从他们的简约设计和备课说法中,您可以感受到新课标精神在老教师身上的成功践行;这里有他们精彩课堂的“经典回放”,欣赏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师名作”,如何能不由衷地感佩这些令人赞叹的”大家手笔”?领悟——名师成功的奥秘在哪里?他们不同的思想和风格是什么?看看“名师自述”,想想个中…  相似文献   

9.
叶芬 《湖北教育》2003,(18):7-7
我省教育“六大工程”之一的“教师素质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名师工程”,近日由省教育厅发文正式付诸实施。此项举措的主要目的是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选拔、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知名教师和高水平教师,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我省  相似文献   

10.
钟能文 《山东教育》2008,(12):64-64
近年来,一些教师在获得“特级教师”称号或评上高级职称后,便自一诩为“名师”。而一所学校“名师?”的多少,则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显示了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但实际情况是,只有部分教师在成为“名师”后仍一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创新,并带动其他教师共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还有一些教师一旦成为“名师”,便无心教学,走进“名师不鸣”的怪圈。  相似文献   

11.
"C-R北碚模式"即"北碚区三级教育导师团建设模式"。其核心在于各名师工作室,它是联结各级导师团、整合各方资源、引领教师发展的关键点。北碚区的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05年9月,由北碚区教委批准命名,共设立了8个工作室,由研究员级  相似文献   

12.
“名师工作室”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产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名师工作室”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形式,为发挥名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打造学科骨干队伍,促使新的名师不断涌现,不断壮大名师队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文主要从内涵、价值、作用及运作策略等方面对“名师工作室”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名师成功: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解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名师成长的实质是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才”的高度专业化发展过程,是教 师不断跨越成功的栅栏、超越自我的创新过程,受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复 杂性、周期性和阶段性的特征,特别是存在“关键期”和“突破期”现象。解读名 师成功的人生轨迹,感悟名师的人生智慧,无论是对探索富有成效的教师教育与管 理策略,还是对立志要成为名师的教师或师范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名师呈现的是一种境界。回溯三位名师从一名普通教师走向教育名家、教育大家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不断学习积累、不断思考探索、不断创新超越的过程。认定了奋斗的目标,持之以恒地攀登,才能“一览众山小”。教师成为名家要靠修炼。其实每个教师都有可能成为名师,但事实上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够成为名师,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每个人在修炼上所花工夫的不同,当然还包括一点悟性和灵气。每个教师心底都有一个梦,梦想自己也能成为名师。本板块呈现了“挑战名师”的七位年轻教师的课例,透过这些课例,我们能够看出他们自行锻造职业技能、丰富职业素养、修炼职业精神、追求职业理想的“痕迹”,也能够看出他们一步步走向名师的前行足印……  相似文献   

15.
何谓“名师” ?按辞海的解释 ,即“著名的老师”。我区近年启动的各类“名师工程”中的名师 ,可解释为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有影响、有声望、有名气的著名老师。  综观历史和现实中一些可以称得上名师这一角色的人 ,都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 ,似可以作为我们判定一位名师的主要参考依据 :  一、师爱。名师对学生有一种真诚的、无私的、持久的、普遍的爱 ,也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执着的、热烈的爱。师爱是名师自我牺牲精神的崇高体现 ,是成为名师的前提 ,是区别名师和以教书为谋生的普通教师的根本标志。“没有爱就没有…  相似文献   

16.
<正>时代呼唤高质量的教育,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可能成为名师。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名师的时代,也是一个能够产生名师的时代。一位教师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最终成为名师,有没有一般的规律可循?笔者通过透视一些全国著名教师和身边名师的成长轨迹,揭示了名师共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为了以名师带动教师队伍建设,很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建立了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的建立,发挥了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造诣深厚、业务精湛的教师。为更好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作用,从2015年始,本刊特开设“名师”栏目,以专题的形式展示名师工作室的研究成果,探讨名师工作室的行动策略、运行机制等。本期刊登的是“台州市郑志湖名师工作室”推进物理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成果。  相似文献   

18.
在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例,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从事教育工作的起点很高,同时也非常渴望自己专业的成长与发展,更有人希望通过努力,成为优秀的教师,进而成为一位名师。名师是教育教学的精英,是基础教育的领军人物。他们在青年教师心目中有着怎样的形象?青年教师又是如何理解名师?如何靠近名师?想成为怎样的名师呢?  相似文献   

19.
《四川教育》2020,(5):80-80
做教师难,做“名师”更是难上加难。踏上三尺讲台,每个教师都曾有过梦想,梦想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可是,若干年后,有人成功了,成为专家型、智慧型的教师;而有人变得平庸,成为一般型、经验型的教师……为什么教师的发展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你又如何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放心、同行佩服、社会敬重”的“名师”?  相似文献   

20.
近读《中国语文人》一书,在敬佩21位“中国语文人”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思考: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无论教师个体还是教育管理部门,了解一下名师成长足迹,分析一下名师成长案例,探究一下名师成长规律,这对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等,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