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视民生新闻经过十年迅猛发展积累了大量受众群众文本主要探讨了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剖析民生新闻的问题,为民生所用的良性发展寻求方向。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突围”之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是社会新闻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在内容上更贴近观众日常生活,在视角上更平民化,随着民生新闻<南京零距离>开播,近年来在各级电视台相继推出民生新闻类栏目并取得较高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各地民生新闻的热火朝天的现状进行了反思,对具体的突围方式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新闻以其快速便捷的优势成为生活获取新闻的一项重要途径。而社会新闻包体现了当地风土人情,文化特色,人民生活,因此对社会新闻的翻译有助于中国文化更全面、更细致地对外交流。笔者以交际翻译理论为基础,结合新媒体社会新闻自身特点进行英译研究,希望可以为新媒体社会新闻翻译提供有益的帮助,拓宽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范围,呈现出一个新闻翻译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通过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的特点以及受众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的需求倾向的分析,使新闻从业者对新闻稿件有正确、严肃的审核,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筛选、获取最直观的新闻资讯,让新媒体新闻适应时代的潮流,实现自身的变革,促进新媒体新闻朝着良性态势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很多媒体和受众都会把社会新闻简单地等同于民生新闻,本文以大量的实例,阐述了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的区别,并创新性地提出了社会新闻是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的结合,是回归新闻本质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希望以此来打破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的界限,在时政新闻中找出“民生”元素,扩大社会新闻选题,更好地服务受众,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6.
当前各级媒体热衷于民生新闻报道,民生新闻报道质良莠不齐,没有实现民生新闻的真正价值.该论文结合实际深入浅出的论述了民生新闻如何提升价值和品位,实现民生类新闻报道的健康发展,切实增强广播、电视这些主流媒承担起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7.
基于PEST模型分析民生新闻发展环境,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进行分析,也需要将民生新闻至于社会转型的社会环境下分析,还应该对技术环境下民生新闻的传播速度与传播方式进行分析.利用PEST模型进行分析,不仅有利于理清民生新闻崛起的背景,还可以从中探讨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采编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实现了话语权下移的新闻报道理念,时下正以其关注民生品质而深得群众喜欢。然而,在新闻价值取向、采访思维模式和操作层面,以及媒体角色定位等方面,民生新闻也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值得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9.
数字     
《教育》2015,(10):7
200家日前,由教育部新闻办发起的教育系统官方微博、微信联盟宣布增加新成员,在原有100家成员单位基础上,新增100家单位。目前,该联盟成员单位达到200家。教育官微联盟将探索通过新媒体提升教育宣传合力的新途径,构建上下联动的教育系统新媒体宣传格局。58个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14年该省将"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改造建设316所乡镇幼儿园工程"确定为民生实事项目,新建幼儿园257所,改、扩建幼儿园59所,实现了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A2):162-163
信息时代,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使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新媒体的迅速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挑战,在这种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媒体对人才需求有了新的方向,民办高校新闻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新闻专业人才,当前新闻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很多新闻类职位需求量已经达到饱和,而且有些媒体招聘人才时已经不限于只招收新闻类专业的毕业生,这样的状况令新闻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令人担忧。本文通过分析新闻专业发展概况及新闻专业人才就业现状,从多元化就业渠道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电视新闻变革。根据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民生新闻本质上是一种市民话语的体现,受众从中获得参与公共事务的虚拟满足感和心理依靠。民生新闻节目要长期引领风骚,必须不断纠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乏客观准确、新闻娱乐化、格调不高等问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意识的增强,生命越来越被敬重。民生新闻成为新闻传媒报道的重点,成为学界研究的对象。本文透过汶川特大地震的报道,归纳分析报道的内容,阐述民生新闻的时代新视角,得出结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应成为民生新闻报道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迅猛发展,其新颖的取材内容和播出形式,具有亲民性、互动性的优势和强烈的本土化特征,深受观众欢迎。面对新的形势,在民生新闻的评论工作中确立恰如其分的评论方式,探索更为宽广的民生新闻评论道路,对于深化舆论引导功能,解决受群众实际问题与困惑,更好地推动我国民生新闻评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0年3月,《中国日报》实施了以”解读中国,点评世界”为指导方针的改版,是中国媒体”走出去”战略的推进。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形势与现实归纳了此次改版的背景因素,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发现《中国日报》改版后,头版报道内容在新闻题材多样化、突出民生新闻、强化客观中立的报道态度、重视报网融合等方面有十分明显的改进。最后本文总结改版后依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即须平衡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的报道比重,同时在国际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上要有中国声音,力求独家表达,以努力赢得更多国际受众,早日进入世界主流媒体之列。  相似文献   

15.
Many students enroll in video production courses in high school as part of a vocational, career, or technical program. While there has been an explosion of scholarly work in digital literacy in informal settings, less is known about how digital and media literacy competencies are developed through school-based video production course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vic engagement and the various multimedia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used in a high school video production course with a single-school convenience sample and an ethnically diverse population of students.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best predictors of the intent to participate in civic engagement are having positive attitudes about news, current events, reporting, and journalism. Media literacy attitudes and a range of in-classroom learning experiences with video production are also associated with civic engagement.  相似文献   

16.
电视民生新闻自2002年开播以来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存在节目雷同化,新闻选题追求庸俗化、娱乐化,重报道轻评论,媒介越位严重等问题。针对此弊端,必须追求个性、差异化的定位策略,做好大民生与小民生的结合,重视新闻评论并提升媒体舆论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 on the lack of civic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on the part of today’s youth has relied on traditional, often quantitative, measures of political knowledge that may miss important elements of the process. Using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with a group of inner‐city high school students, our study reveals a richer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awareness of political issues, or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han previously documented by conventional survey measures. Notably present is a sophisticated awareness of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non‐news television formats which suggests that sources such as TV talk and reality shows may be important sources of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even civic engagement. Our study also supports the value of hands‐on media production projects for understanding youth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suggesting an additional tool for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civic engagement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民生新闻”作为新闻学的一个新名词始于2002年,而事实上的民生新闻早在130年前就已经出现,即《申报》的市井新闻。《申报》作为中国最早也是影响最广的市民报纸,一直以关注百姓生活为己任,其市井新闻也是今日民生新闻之鼻祖。对《申报》市井新闻的梳理以及对《申报》市井新闻与当时上海社会的关系的分析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当下民生新闻的思考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作为新闻学的一个新名词始于2002年,而事实上的民生新闻早在130年前就已经出现,即《申报》的市井新闻。《申报》作为中国最早也是影响最广的市民报纸,一直以关注百姓生活为己任,其市井新闻也是今日民生新闻之鼻祖。对《申报》市井新闻的梳理以及对《申报》市井新闻与当时上海社会的关系的分析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当下民生新闻的思考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在舆论监督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时代功能。着重从电视民生新闻谈开,分析它对政治、经济国家大政方针所起到的舆论监督功能,分析它对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价值舆论导向和繁荣城市文化的功能,从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分析它提升市民道德素质的功能。这三个方面是民生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