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影响着教育的效果。通过对"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及学习习惯成因分析,验证其学习习惯是否良好,从而进行归因分析,得出家庭、学校、社会和"留守儿童"自身对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提出家长学校如何开展有效教育改善"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建议,以期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潘婷婷 《辅导员》2010,(22):34-35
说起特殊儿童,我们并不陌生。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受教育,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做法,在我国叫做"随班就读"。而如何使这个特殊群体在普通学校里愉快地接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学到一定知识、技能,今后能自立于社会,应成为"随班就读"学校和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百年老校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传承"普育"的办学历史,立足于普育价值的引领,从儿童出发,以"发现儿童"为思想方式,以"教育即生长"为哲学立场,以"引领儿童"为教育策略,构建了学校文化办学体系。将学校的整体文化以独特的德育交互空间、课堂学习生活、身边课程群、环境文化建设、教师文化自觉等五条路径为载体建构,以期实现以学生"享受童年"为解读方式的办学愿景。  相似文献   

4.
封莉蓉 《上海教育》2014,(33):57-57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在。宋庆龄学校将"爱"作为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启发孩子求知的渴望,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 "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是宋庆龄先生对每一个儿童工作者的期许。爱,是宋庆龄教育事业的出发点,是宋庆龄教育思想的核心,已渗透进宋庆龄教育事业追随者的血脉之中,成为每一个人的标志,亦是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寄宿制学校成为众多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集中地。本文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普遍问题,探索农村寄宿学校留守儿童管理理念及其对策,从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三个优先"真情关爱、采用特殊教育等方面去关爱留守儿童,真正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  相似文献   

6.
夏山学校恢复人性的本来位置,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成人意志生活。实现学校教育对现实社会的超越,走在人的发展的前列,引领社会发展,这也许正是夏山实验的魅力所在。面对"顽童"或"问题儿童",成人社会惯常使用的办法是管教,更加严格的管教。而亚力山大·苏瑟兰德·尼尔却与众不同,他所创办的夏山学校"是一所让儿童自由发展的学校,摒弃一切管训、约束、指导、道德训练和宗教教育",目的就是"使学校适应儿童,而非儿童适应学校"。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文章从"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在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中,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家庭教育应起关键作用,学校教育应起基本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华 《江苏教育》2011,(1):38-39
一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姚虎雄校长喜欢哲学家尼采的一句话:"一部教育史就是一部麻醉史。"他认为当下中国的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麻醉"是通过非理性地追逐功利和权力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又以最冠冕堂皇的借口和途径而实现——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率先被"麻醉"的,显然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  相似文献   

9.
《早期教育》2015,(3):F0002-F0002
儿童戏剧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新的聚焦点。"戏剧教育不是教儿童戏剧的教育,而是通过戏剧教育,使儿童得到全面发展,并最终成为完整的人"。那么,儿童在戏剧活动中是怎样学习的?在戏剧学习过程中,儿童是如何发展的?教师又该怎样将"戏剧"和"教育"沟通,使戏剧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进化心理学的诞生,特别是进化教育心理学与进化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为解释当前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进化理论把人类知识分为生物初级知识和生物次级知识,重新诠释了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进化发展心理学对"发展"概念的独到诠释,给当前盛行的"超前教育"以警示;进化理念下对不同知识类型儿童学习方式的区分,启发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接受学习的价值;学习动机偏差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学习,也启发教育者重新审视外部动机激发的意义;进化理念下的性别差异解释了当前教育领域中常见的性别学习偏好,也给教育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启迪;进化心理学对几种儿童"问题行为"的全新阐释为今后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学力竞争的加剧,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实践已从"知识中心"转向"思考力中心",转向能动的、扎实的、能够实际运用的能力。学校中的学习不是在儿童个人头脑中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同他者的关系之中展开的。在同他者的合作学习中,发现他者思维的异质与差异,从而培育丰富的思考,形成"学习共同体",成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朱万民 《考试周刊》2009,(52):205-20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人城市打工赚钱,将孩子留在家中,形成"留守一族",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近几年,"留守儿童"在农村学校学生总数中占的比重逾半数.这些孩子缺少父母关爱和监督及教育者的关注,在生活和学习中成了一只只"孤雁".这一新生特殊群体的教育似乎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3.
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由于父母的外出,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少来自于父母的家庭教育,原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这三方平衡教育关系已经无法平衡,因此,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更显重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有高度的爱心,爱心和责任心是对留守儿童管理的关键。科学管理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沈文 《现代教学》2008,(11):F0004-F0004
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是由我国当代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创办于1928年的一所名校。80年来,学校矢志不渝地践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在办学中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为主体”,将“建设童心学校,追求儿童幸福”的教育信念融入到办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的学校里有一群接近"言语自闭"的儿童,他们的婴幼儿时代打上了"留守儿童"的烙印。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的儿童不爱说话,不会表达,是可怕的。对他们进行"言语能力"的诊疗是给他们完整人生的帮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越来越被研究者所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活动有着其他学科和活动所难以取代的优势。在语文学科性学习的辅导中给予"言语自闭"儿童以情感弥补,是语文教师最合适的矫正学困儿童的方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学校传统的感恩教育呈现出"成人腔"、"说教式"、"单一化"的弊端。真正内化到思想、外化于行为的成功感恩教育是学校迫切需要的,而小学感恩文化的创建必然要基于儿童视角。作者探讨了创建儿童感恩文化的策略及由此引发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视窗     
《上海教育》2011,(10):5-5
学龄人口减少扯动中国教育学龄人口减少对教育的最大影响就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的出现。他们大量流出农村,加剧了农村学校的生源不足;他们进入城市后的教育保障,又没有得到制度性的解决,形成城市公办学校生源不足。这两大教育群体的教育公平问题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8.
夏举奎 《考试周刊》2010,(35):227-228
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可爱、反应敏捷,希望所有的在校生都能受到良好的训练和教育,不希望要为学习过程中可能的负面的干扰因素而担忧。教师关心和爱护学生是应尽的职责,可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常常对一些"问题"儿童束手无策。造成这些有"问题"的孩子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暴力对儿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因而当儿童在学校中有反常表现时应引起重视,尤其是受到家庭暴力虐待的儿童,教师应以恰当的方法和身份介入其中,拯救孩子。  相似文献   

19.
"双外语"学习是回族集聚地区学龄回族儿童参加的国民外语教学和清真寺"经堂教育"阿语教学的一种教育形式。回族儿童对这两种外语教学的认识及所持有的不同情感态度,加之生活环境与社会条件对他们外语学习的影响程度不同等,形成了不同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表明,属于同组学习者在阿语学习上表现出的学习动机明显高于英语学习者。在"双外语"学习中女童形成不同动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宗教情感倾向"、"家庭及社会环境与条件"、"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的价值取向"等也是不容忽视的。若能在"双外语"教学中相互借鉴、互为通用,将有助于提高"双外语"的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问题给整个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的发展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