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本文基于1999-2008年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方法,从企业RD支出与创新产出两个方面分析比较了政府RD资助与金融信贷的知识生产效果。研究发现,不论是在促进企业RD支出还是创新产出方面,政府RD资助都比金融信贷更有效;同时,二者的知识生产效果与企业规模、产权结构显著相关,企业规模对政府RD资助与金融信贷的知识生产效果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产权结构对二者的知识生产效果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5,(11)
从创新价值链分析方法出发,将企业创新过程进行分解,重构企业创新知识获取模型、创新知识转化模型以及创新绩效模型,结合我国中关村知春路地区高技术企业数据,分析我国典型技术创新区域中企业创新的产生及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企业内部研发活动受到以企业技术引进、产学研合作、出口活动以及创新资金获取活动为代表的企业外部知识获取活动的影响,内部R&D与外部知识获取活动存在互补关系;企业内部R&D是影响企业创新产出(产品创新及专利)的主要因素,政府的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也影响企业创新产出;企业创新产出对于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叶江峰  任浩  郝斌 《科学学研究》2015,33(4):574-584
不同的异质性知识来源会影响到企业知识的获取成本及其整合效率,因此可能会催生不同的创新绩效。本研究选取上海、江苏和浙江261个创新类企业为样本,考察企业已有内部知识结构的异质度(内部知识异质度)、伙伴企业之间的知识异质度(外部知识异质度)分别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战略柔性如何对两种关系产生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外部知识异质度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效应;内部知识异质度对创新绩效仅仅存在正向的线性效应,没有曲线效应;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对内、外部知识异质度与创新绩效关系具有不同的调节效应,其中资源柔性仅仅对内部知识异质度和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协调柔性仅仅对外部知识异质度和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本研究为企业利用内、外部异质性知识和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解释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樊钱涛 《科研管理》2011,32(5):29-35
基于1995年到2007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在外部知识获取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不仅直接从外部获取知识还可以借助本地网络间接获取外部知识。不同类型知识的转移方式是不同的,总体上知识的异质性程度越高,知识转移的方式就会越复杂。  相似文献   

5.
陈钰芬  叶伟巍 《科学学研究》2013,(2):266-275,285
利用外部知识实现创新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创新实践的常用策略。究竟内部R&D和外部知识搜寻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过多的外部知识搜寻是否会削弱企业内部R&D的战略性地位?本文基于209家中国创新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企业内部R&D活动和外部知识搜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知识搜寻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但是不同类型的外部合作对象对创新绩效的重要性存在差异。研究发现,企业在创新实践中,内部R&D和纵向合作企业与横向合作企业知识搜寻之间存在互补协同的关系,但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内部R&D和大学/研究机构知识搜寻之间存在互补性。内部R&D和外部知识搜寻之间存在互补抑或替代的关系,主要受企业对外部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吴素春 《科研管理》2014,35(1):33-40
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有效途径,而RD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密切相关。利用创新型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数据,基于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对创新型城市内部企业不同RD模式的创新产出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内部研发的产出弹性远高于RD合作的产出弹性,并且无论对知识型还是经济型产出都呈现稳健性;不同的RD合作模式的创新绩效也存在差异。相关分析表明,企业研发实力、城市研发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企业集聚度和国际化程度,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影响企业对RD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从组织学习与产品创新的关系出发,首先讨论了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外部知识获取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同时从企业文化特征的视角考虑了知识共享和知识获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命题.本文认为,企业的内部知识共享与外部知识转移都有助于企业的产品创新,它们之间还存在交互作用并促进着企业的产品创新,而企业不同的文化特征与企业的内部知识共享和外部知识获取之间存在不同的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2001—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基于标准体系构建代表地区知识扩散和吸收能力的标准化水平评价指数,并将其纳入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分析包括标准化在内的各要素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产出形式(如地区生产总值)相比,创新产出更加依赖于知识存量,同时受到区域知识扩散和吸收能力的影响;知识存量和区域标准化水平对创新产出存在溢出效应,规模报酬递减;在创新知识产出过程中,研发资本、研发人员、知识存量、标准化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最后建议我国各地区基于不同的投入要素结构制定不同的创新激励政策,提高研发资本和研发人员对创新产出的贡献、知识存量对创新产出的规模报酬、区域对创新产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以及标准化水平对创新产出的规模报酬。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使用1985-2011年的三十多万条专利引用数据来估计知识在我国30个省市间的溢出情况。研究发现,区域内生产的知识约有59%留在区域内部,41%知识将溢出到外部。进一步,基于知识溢出量计算出各省可获得的外部知识存量,结合我国30个省市27年的专利授权数据回归发现,区域外部的R&D对本区域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 `  相似文献   

10.
付敬  朱桂龙 《科研管理》2014,35(3):25-34
本文提出一个知识源化战略、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产出影响的综合分析框架,并以广东省343家技术中心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RD投入直接影响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而外部RD合作提高企业潜在吸收能力,但对实际吸收能力并无直接影响;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并无直接作用,而对创新财务绩效有显著影响;实际吸收能力显著促进创新绩效,却对财务绩效无直接影响;企业内部RD与其知识基础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而企业知识基础广度与外部RD合作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1.
摘要:龙头企业的知识扩散对区域创新的带动效果及其作用路径是产业集群研究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实践界关注的重要领域。已有研究认为,龙头企业知识扩散的创新带动效果受到扩散路径与中小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其中扩散路径通常被划分为基于非正式交流和基于协作关系两种。根据浙江省3个产业集群内的156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龙头企业知识扩散对本地中小企业的创新带动作用存在一个重要的条件,即知识扩散路径与中小企业吸收能力应当形成匹配。企业吸收能力弱时,龙头企业知识通过非正式交流进行扩散能够实现有效的创新带动。企业吸收能力强时,龙头企业知识通过协作关系进行扩散能够实现有效的创新带动。  相似文献   

12.
郭京京 《科研管理》2014,35(11):35-43
通过四家产业集群企业的案例研究,本文考察了技术学习惯例在外部知识获取策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学习惯例强度在深度优先的外部知识获取策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制中起中介作用,技术学习惯例多样性在广度优先的外部知识获取策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制中起中介作用。论文工作深化了对产业集群企业内部技术学习行为和创新过程的理解,拓展了组织惯例领域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企业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创新搜索是其获得所需资源、推动创新发展的有效方式。现有研究表明,企业所采取的创新搜索策略会对其创新成果有显著的影响。采取开放式创新模式能够使企业接触到原本难以获得的资源,并对内部创新的驱动因素产生影响,促进创新的绩效。另外,对企业认知过程的研究也指出了创新搜索广度在消除其认知偏误方面的重要性。当面对创新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时,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创新搜索的广度来有效应对。除了拥有多个创新目标之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增加创新信息来源数量来提升创新成功的可能性。本文以创新目标、信息来源与创新成功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主要探讨了创新搜索广度对创新成功的影响程度,检验了创新搜索的"广种"效应。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首先,企业的创新目标广度是否会提升其创新成功可能性?其次,企业的创新信息来源广度是否会提升其创新成功可能性?另外,创新搜索广度(包括创新目标广度与创新信息来源广度)与企业创新成功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受到单一依赖性的影响?针对这三个问题,本文通过经济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理论分析建立了理论框架,并运用2008年中国企业创新调查数据进行了大样本(共包括30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870家企业信息)的实证分析,对创新搜索广度、创新信息来源广度对企业创新成功可能性的作用以及单一依赖性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发现并总结出关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搜索"广种"效应的规律。研究发现:企业的创新目标广度与其创新成功可能性正向相关,即企业的创新目标越多,其创新成功可能性越大;企业的创新信息来源广度与其创新成功可能性正向相关,即企业的创新信息来源越多,其创新成功可能性越大;另外,企业的单一信息来源依赖性会负向调节信息来源广度对创新成功可能性的正向作用,但并不会完全抵消其正向影响。替换变量、分组回归等稳定性检验的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本研究结论的正确性与可靠性。研究结论证明,我国制造业企业中创新搜索确实存在"广种"正效应,无论是增加创新目标还是扩展创新信息来源都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成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若企业对于少数创新信息来源依赖性过高,这种单一信息来源依赖性会削弱信息来源广度的正向作用,减小创新搜索的"广种"正效应。  相似文献   

14.
网络关系、信任与知识共享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构建网络关系、信任、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绩效相互关系的模型,并以珠三角地区的116家高科技企业为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间的信任程度越高,则知识共享的程度越高;与外部企业建立起的网络关系对知识共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间知识共享的程度越高,则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也越高;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存在于信任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之中.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企业间国际知识流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我国正实施以市场为主导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期望实现由传统技术追赶向国际前沿创新的模式转型,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企业正面临着高度国际化而政府干预较少的市场化竞争,而这些企业的国际知识流动也开始出现了复杂网络化的新形势。由此,通过构建基于企业知识基础观的国际知识流动分析框架,探讨这些国际化程度较高但政府规制较少的特定情境下新兴产业的国际知识流动及内在影响机制。通过以光伏产业为例,构建了37家企业的国际专利引用知识网络,利用检验关系数据的QAP分析法验证了企业的内外部因素7个变量对国际知识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光伏企业高度参与了国际知识流动,而专利家族布局相似性、RD强度相似性及技术相似性正向促进国际知识流动;企业员工规模相似性反向影响国际知识流动;利润率相似性、固定资产规模相似性以及产业环境相似性对国际知识流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模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隐性知识是技术知识的重要侧面,对于技术追赶中的企业,其隐性知识的吸收能力决定了技术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回顾了有关隐性技术知识的重要理论研究,指出隐性技术知识(TTK)吸收对于企业技术学习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企业隐性技术知识有三类外部知识来源:科学群体、跨国公司全球网络及区域价值链组织;三类主体以多种管道向当地企业传输TTK,制度环境与技术市场格局影响主体间知识流动管道的选择及其中的TTK流动;企业研发管理等内部因素等决定了外部TTK的吸收能力;研发过程中对外部TTK的整合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一模型的提出为深入研究行业技术学习及企业研发管理战略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7.
彭正龙  赵红丹 《科学学研究》2011,29(8):1207-1215
 整合差序格局理论与团队创新理论,基于知识转移视角,构建了团队差序氛围与团队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并通过选取本土企业项目团队主管及其直接下属的421个配对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团队差序氛围与知识共享及团队创新绩效显著负相关,知识共享与团队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知识共享对团队差序氛围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而知识转移渠道对团队差序氛围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相关结论对本土管理者从团队差序氛围的角度考虑团队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晓娟 《科学学研究》2008,26(4):874-879
 集群中知识的流动具有选择性和不对称性特征,集群企业并不能均等地共享“产业空气”带来的溢出效应,进而形成了企业间创新绩效的差异。实证研究显示,集群知识网络开放度、网络中心度、关系质量和关系稳定性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网络规模与关系强度仅对集群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对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论文利用263个企业问卷调查样本检验服务补救情境下顾客参与和企业参与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以及知识转移对上述关系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参与的维度企业接触和企业投入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面影响,知识转移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顾客参与的维度信息分享和互动合作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不具有显著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郭京京  郭斌 《科研管理》2013,34(12):17-25
本文深入考察了产业集群中知识属性对企业技术学习策略的影响机制。在实证研究中,本文运用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和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知识属性对于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学习策略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具体而言,知识缄默性对产业集群企业深度优先的技术学习策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缄默性和知识异质性对集群企业广度优先的技术学习策略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网络中心性对知识缄默性与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