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在一次学生问卷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希望老师多笑笑。难道教师不会笑吗?“教师会不会笑”实际上是教育者的一种表现生命状态问题。让教育充满生命气息,首先要培养教师的生命观和生命品质,教师要用快乐的情绪去影响学生。要培养教师在生命状态下爱的教育,认识到“爱”是一种品质,是一种能力,更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教师要用快乐的思维方式和乐观向上的性格,融入到学校和学生中。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作为一项研究课题,教师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积多年的教育经历和探索,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师的笑脸”。虽然“笑”只是一种表情,但“笑”是人与人相互沟通情感的基础;尽管“笑脸”仅可以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笑脸”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教育魅力,比其他的教育环节作用要大。  相似文献   

3.
王玉琦 《考试周刊》2015,(11):183-184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作者感受到:爱心,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之一,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教师以培养人为职业,必须热爱学生。幼儿更需要"爱",我们要用"爱"做我们爱的事业,在日常的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并把这种博大而宽宏的爱心不断地转换成日常工作中的耐心、责任心,促使幼儿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爱,是人世间一个永恒的主题,爱使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师爱无疆,正是这份沉甸甸的师爱,凝聚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这份力量帮助教师做学生的贴心人,这份力量成为教育的“润滑剂”。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又要表现出深刻的理智。正因为教师有了爱,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开朗的要爱,文静内向的也要爱。正因为老师付出了爱,学生才能得到爱,在爱的怀抱中,学生们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正>爱的力量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力量,有位科学家说:"人类在探索太空、征服自然后,终将会发现还有一种更大的能力,那就是爱的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崇高的、持久而深厚的教育爱。虽然不同于血缘关系,但她高于血缘关系的境界与精神。因为她来源于教师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与对事业无限的责任。更来源于她对生命的尊重与对生灵的亲昵。教师的爱是博大的,会让孩子刻骨铭心,永生不忘。一个教师只有懂爱会爱,才能看到学生纯真的笑  相似文献   

6.
爱与责任     
爱与责任的教育是师德建设永恒的主题。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教育实践证明,爱一个学生等于培养一个学生,讨厌一个学生,意味着将要毁坏一个学生。因此,“当教师必不可少、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爱是教育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从现象上看,是教师施教,学生受教。但是,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制约着教育过程,它就是师生之间的情感。它是沟通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的一把金钥匙,是教育教学获得成…  相似文献   

7.
作为班主任,都希望自己能带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能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班风,这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如何营造良好班风并让学生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得到全面发展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仅要懂得“爱”对于儿童时期的生命的独特价值,更要善于用“爱”开展班级工作。因为爱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责任。要用爱和责任营造良好的班风,才能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人格力量”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外化,它在无形中要影响周围的人,并受到外界的影响,它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在品质,另一方面是外化过程,也可称外在表现。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具有的内在品质1.爱的情感。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爱祖国、爱事业、爱学生,这是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必须具有的心理品质,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真正的师爱要包括①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②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采取“循循善诱”的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③严格要求学生。④尊重信任学生。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是呵护生命,关爱生命健康成长的事业,教师则是引领生命实现蜕变和升华的使者。作为教师,我们在生命蜕变与升华的过程中,必须给予真情,唤醒学生内在的"灵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引导他们健康成长。1给之真情,予之爱心教育若没有情感和爱,则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灵魂,真正的教育是融人了爱的教育。我们要用一颗博大的爱心去关爱学生。当他们犯错时,要循循  相似文献   

10.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对人的肯定的表现,是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所必须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而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教师都得不到赏识,都不能抬起头来走路,又何以去赏识学生,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一位优秀教师说得好:“得到赏识的教师笑是甜的,不被理睬的教师笑是淡的,受指责和打击的教师笑是苦的。”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经常得到赏识的教师精神愉快,情绪乐观,而且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发展欲望和十足的…  相似文献   

11.
苏良华 《广西教育》2014,(33):56-56
在学校,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丰富学生的内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了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三心"来教育学生,即用爱心感化学生,用耐心引导学生,用细心发现学生的"美"。一、爱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因此,教师要用真诚的爱来教育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来自教师的爱,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笔者班上新转来一个学生李伟(化名)。  相似文献   

12.
<正>爱是教育的根本,爱可以让一个教育工作者走向事业的成功。由教师成长为教育专家,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幸福快乐地成长。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动力,使学生逐步走向成功,更能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爱是尊重,尊重可以产生更大的内在动力,尊重是一种力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现在的教师应该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教师不能  相似文献   

13.
我从自己的经历中,深深地体会到: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一个心中没有爱的人,是不可能组成爱的团队的。那么,如何建设爱的教师团队呢?我认为校长的首要责任就是要在学校营造爱的氛围,让教师每天都快乐起来。为此,我提倡“快乐生命学说”:教师要学会调整思考问题的方式、调节心态、调节期望值,让自己每天都快乐起来,让生命在蓝色的天空中自由快乐地翱翔。我陆续提出了“快乐加减法”、“角色复位”、“适合学说”、“扬长意识”和“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统一学说”……同时,我还提倡教师之间“当面锣对面鼓”地处理问题;而“当面锣对面鼓”的良性…  相似文献   

14.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爱心是一种高级情感,与人的理智、道德、审美和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爱心育人”不仅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师爱就是一种教育的圣心,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贵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教师的爱虽然只是一种外部条件,但它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可以转化成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所以我们要用全部的爱去数育学生。  相似文献   

16.
张东艳 《教书育人》2011,(36):20-21
一爱是教育的灵魂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1900-1980)的爱的理论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活动,一种人际关系,要求教师首先要爱教育事业、爱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成长。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象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各种活动的开展大都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要发挥教育自身的力量,没有爱是不行的,也正因为爱是一种使人与人结合的力量,爱本身就是一种人际关系,那么在教育中就必  相似文献   

17.
毋庸置疑,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需要智慧。教育智慧是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体、崇尚智慧的教育境界。在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恪守和探索着这一饱含哲理的教育智慧。现在与大家一起分享。1爱心与狠心爱是教师生涯中永恒的主题。师爱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引燃学生的激情,为学生创设充满希望的天空。班内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时,老师都要尽量给予帮助。久而久之班内也便会形成充满  相似文献   

18.
刘芹 《华章》2006,(11)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事实上,那种只顾师道尊严,唯我独尊,充当“打枣人”的教育,是不能容忍的,同时这种教育注定是失败的。一、爱学生就要关心学生的成长一个热爱学生、有着高度责任感的教师,不能只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以及能否升入重点中学、大学,还应该从多方面关心学生。既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指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懂得做人的道理,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掌握…  相似文献   

19.
陈华丽 《课外阅读》2010,(10):91-91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榜样的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动力。可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走进一种“爱”的误区。是啊,多少次,我对学生产生了很铁不成钢的心态。“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  相似文献   

20.
方海东 《班主任》2012,(6):16-20
正大学毕业十六年来,我一直做班主任。在教育的道路上我始终提醒自己,应当用伴随思考的行动收获教育幸福,用生命圆自己的教育之梦。看着一批批学生在我的影响下成长,在感到幸福满足的同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做班主任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一、关注呵护,让爱成为文化班主任工作的起点是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爱、对生活的爱。但我认为,在班级中,爱不应是教师一个人的付出,而应形成一种集体成员相互关爱的氛围,使爱成为一种班级文化。作为老师,要教会学生爱,关键是要用爱的行动去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