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留言板     
《父母必读》2014,(2):64-65
正3岁,看看他的吞咽方式对不对一个非常简单的测试,就能知道孩子是否已经学会了像成人那样吞咽食物:孩子3岁时,让他紧闭牙关吞咽食物。如果他很难做到,甚至根本做不到,那就说明他还没有形成成年人的吞咽方式。还有其他一些征兆同样可以提示你,孩子的吞咽方式不正常:如果他喜欢嘬嘴唇或者发音有点不准,证明他的舌头所处的位置不对,也就是说,他的舌头是放在牙齿中间的。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呼吸道不畅时采取的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昏迷切开气管一般由胃管灌注食物、药物和水分,需长期留置并定期更换。但这类患者由于昏迷在插管时不能配合吞咽或没有吞咽动作,而且气管切开患者由于气管套管的阻碍等因素,以及痰液较多,导致胃管插入困难。近年来,我们通过改进插管的体位和加强插管前的评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1983年3月收治了一例因创伤性食管破裂致纵隔脓、气肿的病人,其脓液及气体引流至左侧大腿内侧,形成脓,气肿,此种现象极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28岁、农村医生。入院前一周因吞咽未经仔细咀嚼的干硬食物发生梗塞,经“强行吞咽”及捶击胸部方使食物通过。当既出现胸骨后疼痛。随后体温逐渐升高,并有时吐少量脓性痰,于入院当日觉恶心,呕出脓性物约1000毫升,此后胸疼虽稍有好转,但体温仍高,白细胞总数高达20000。当时胸部拍片检查未发现异常。给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白细胞总数继续升高。入院后第三天突然出现上腹部剧痛,并向  相似文献   

4.
有些家长在喂孩子吃药时,捏住孩子的鼻孔硬喂。这样做实在太危险。人们在吞咽食物时,喉咙里的“厌软骨”就盖住气管,使食物进到食道中去。如果捏住了鼻孔,就得  相似文献   

5.
1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60岁,农民,主因间断心悸2月,加重1w入院。近2个月患者无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悸,每次持续十几分钟~2h不等,不伴头晕、胸痛等。近1周加重,症状持续不缓解而来诊。发病以来,无黑朦、抽搐及意识丧失,体力活动不受影响,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不能平卧,既往体健。查体:BP17/10kPa,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界略向左  相似文献   

6.
肚子一饿,为什么会咕咕咕叫?这是因为食物进入胃里,胃在不断地蠕动并分泌胃液,进行消化,然后输入小肠。当胃里的食物排空时,胃并没有停止蠕动和分泌胃液,加上吞咽下去的气体,在胃蠕动时会  相似文献   

7.
面粉类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可以为宝宝提供每天活动与生长所需日勺热量。开始让宝宝吃面食时,与其他辅食是祖同的,应先由少量开始。年纪小的宝宝,咀嚼及吞咽的能力还未发育完全,像面条类的食物,可以在烹调前用刀子切短,或是用手折短面条,使宝宝更容易食用。  相似文献   

8.
宝宝4个月后,就可以逐步添加辅食了。然而,此时妈妈们将会遇到一个问题一当宝宝第一次接触固体食物时,食物在他的嘴里待上几秒钟,又全都流了出来!也许你会以为宝宝不喜欢这种食物,可未必如此哦,其实,很有可能是你的宝宝还尚未学会如何吞咽固体食物呢!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0岁,主因声音嘶哑2年,咽喉痛2个月而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声音嘶哑,并自觉喉部不适,有异物感,但无明显咽喉疼痛。于当地医院以“咽喉炎”给与消炎治疗,病情无好转。2月前出现咽部疼痛,尤以吞咽唾液时明显。但无进食障碍及呼吸困难。咳嗽时,咯少量白色粘液痰,无痰中带血。门诊喉镜检查可见:会厌、喉根部、双室带菜花样肿物;声带不能窥视;双披裂水肿,但活动尚好;梨状窝未见异常。胸透示:两肺中下野可见散在钙化斑。喉部CT扫描示:1、双侧披裂皱襞慢性炎症。2、右侧声带可疑新生物。喉  相似文献   

10.
什么原因引发宝宝呛奶与吐奶的呢?呛奶:呼吸道与消化道是两个相通的管道,在咽部相交。吞咽东西时,会暂时停止呼吸[时间是非常短暂的],食物顺利通过食道而进入消化管道。宝宝吸吮奶时尚不能很好地控制,在吸气的瞬间误将奶水吸入了气管内,引起的反复呛咳;喝奶姿势不正确,使奶水直接进入了呼吸道;奶嘴的孔洞过大、哺乳过急等不适宜宝宝的吞咽。  相似文献   

11.
患者赵××,男34岁,农民,住院号:12750,患者于2天前在田间劳动时突然倒地,四肢抽搐,不醒人事,持续约10分钟后自行缓解。但患者仍精神不振,少言语,伴头痛、恶心、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非喷时性,并感乏力,活动后胸闷、心悸、气短、无发热咳嗽,无精神异常,次日又发作两次,症  相似文献   

12.
<正> 一、食后反胃是怎么回事 人进食后,有时有食物由胃返回口中,然后自行吞下,称之为反胃。反胃若检查不出病因,则可能是一种习惯性反射。 胃的入口处称贲门,有一些环形的平滑肌,称贲门括约肌,收缩时可将贲门关闭。吞咽时,括约肌则舒张,入口打开,食物就可入胃。贲门括约肌也受胃酸调节,当胃酸减少时松弛,胃酸增加时收缩。我们吃饭以后,胃内的酸性物质暂时被食物稀释,酸度减小,贲门括约肌松弛,胃蠕动时就有少量食物返回口中。有些人多次  相似文献   

13.
冬天室内外温差较大,宝宝比较容易感冒。感冒了,宝宝会喉咙痛,吞咽食物困难,或是鼻塞,闻不出食物的味道,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的食欲。本期,巧妈妈特别为感冒的宝宝准备了两道美味佳肴,既好看,又有营养,还比较容易吞咽,希望宝宝能胃口大开,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玉其 《良师》2002,(17)
口腔里面是咽(yān)。咽是个名副其实的“四岔(chà)路口”,上边连着口腔、鼻腔,下边接着食管、气管。它主要起着过道的作用。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在吞咽食物时,先用舌根堵住嘴巴,把食团往里送,紧接着小舌头往上一卷,防止食物流向鼻孔;而在气管和食管一起开口的地方,还有个名叫会厌(yàn)软骨的盖子,盖在气管的口上,声门也暂时紧闭着,经过一番复杂的动作,吞咽的食物才得以顺当地滑入食管,落入胃里。如果我们吃东西时嘻嘻哈哈,大声说笑,或狼吞虎咽,吃得过急,那么会厌软骨就来不及把气管盖好,食物就会落入气管。可是…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42岁。主因腹痛、黑便一周入院。 患者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柏油样大便,伴头晕心悸,耳鸣眼花,时而出现剑突下及腹部正中阵发性钝痛,且向左上腹放射,与进食无关:患者食欲减退,伴有呃逆烧心,无呕吐与呕血。既往因柏油样便在当地按溃疡病治疗  相似文献   

16.
味觉就是我们的舌头对物体味道的感觉。我们说话要靠舌头,辨别食物的味道以及吞咽食物要靠舌头,就连做鬼脸都会用到舌头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65例脑卒中患者用洼田饮水试验为观察标准,运用心理护理、进食护理、早期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鼓励患者自己进食等。结果:经系统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患者摄食、吞咽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有针对性的吞咽训练可以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本期专家     
《父母必读》2012,(6):13-13
张思莱(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宝宝添加辅食需要经过吞咽期、舌碾期和咀嚼期才能具备良好的咀嚼能力。如果家长给孩子添加辅食比较晚,又没有积极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并忽略提供与各个月龄相匹配的食物,等宝宝过了1岁之后,家长就会发现宝宝无法咀嚼较粗或较硬的食物,甚至连吞咽都有困难,还会把粗糙和硬的食物吐出来。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32岁,因心悸、胸闷、气短2h而来就诊,查体:BP16/12kPa,神清,精神差,自动体位,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未闻及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18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腹部无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0.
一些孩子常常不停的眨眼睛,嘴中并无食物却不住的吞咽,上了厕所许久不能小便……。批评他们往往不能改掉,甚至更加严重。心理医生将此类怪毛病,称之为习惯性抽搐或抽动症。多发于5~10岁孩子,病症刚开始,因身体的某些部位有不适感,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