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今年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科技馆作为重要科普阵地,对于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具有排头兵作用,而在一线与公众直接接触的科技辅导员则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地位仍在"三线"上徘徊(一线是语文、数学、英语,二线是音乐、体育、美术,三线是思品、科学、综合实践),小学科学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注定了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先天不足"。笔者从事小学科学教育近16年,即便是现在走上管理岗位仍感到"势单力薄",在小学尤其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赵喜凤  蔡仲 《科学学研究》2012,30(8):1128-1133,1205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的"可信性"依靠"科学的"标准,科学变成了决策的依据。但是科学本身的不确定性不但使科学所树立的权威形象难以维持,而且还可能给政治决策带来失误,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使科学与政治备受质疑。科学所面临的"可信性"危机使人们开始从科学内部反思科学在解决问题中是否充分。对公众维度的忽视,是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的重要原因。具有经验型技能的公众参与科学,不但使公众的参与从口号走向了现实,也使科学从独断走向生活。食品安全的"可信性"是科学、政治、公众三者共同参与的结果,公众的介入使"科学的可信性"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4.
科学是平的——“汤浅现象”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浅现象"有其无法摆脱的困境,所揭示的科学中心转移规律其实就是基于科学发展外史的"社会条件"转移现象。在辩护与批判的基础上,"科学是平的"是对"汤浅现象"困境和科学现实发展需要的观念回应,主张回归科学自身发展,用历史视野、他者论题佐证、科学年表实证等多维度解读其内涵与意义,并从科学积累现象分析科学"水平化"的内在动力。基于此观念,对我国科学发展提出了更具现实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日本人引进英语science(科学)时,违背翻译原理,用"科学"(分科之学)——英语多义词science的一个词义,翻译英语具有几个词义的整体词science。英语"科学"即"自然科学",英语"科学"是狭义词,日本人的误译将英语的"科学"变成了广义词,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国占主流的"社会科学是科学"的观点源于日语,日语的"科学"和"社会科学"违背英语国家"科学"观,英语国家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科学。中国错误科学观受到日本误译的影响。social science的正确译文是"社会研究"或"社会学科"。学术界应纠正social science被误译为"社会科学"造成的方方面面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主要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是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世界,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成为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方法更好的解决了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动手"问题,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自己动手动脑进行科学探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是十分关键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哲学的发展史是科学哲学从阐释科学"发现"走向解说科学"创造"的历史,它既是关于"发现"的科学哲学的衰落史,也是有关"创造"的科学哲学的发迹史。在科学哲学从"发现"走向"创造"的历史演变中,人们见证一种古老而伟大的科学文化的没落,正是这种日趋没落的真理本位主义科学文化提供了人类形形色色所谓"创造"的精神和物质的思想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小科学与大科学关系的视角下,美国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以小科学为基础、以大科学项目为核心的大科学建制,是经历长期演进、历史地形成的;科研模式具有"自主推动"、"主体多元、高校主导"等特点;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适当地调整。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赶超中,科学目标相对明确,应发挥"中国特色",大力发展大科学,发挥其带动、提升全局的功能;与此同时,在赶超途中,尤其在接近科学前沿之时,应着力培育并完善广泛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小科学产生、发展的健康氛围,提升并扩展小科学的基础地位,为中国科学提供"涨落"、提供新的分岔点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融合科学"是一种基于多学科融合来解决重大问题的科研新范式,被认为是人类解决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新机遇。推动"融合科学"意味着科研生态的根本性变革,其中一个最基础的方面是数据开放共享。文章总结了"融合科学"作为一种新科研范式的基本特征,提出了"融合科学"在基础数据方面的全学科、全流程和全景式等新要求,分析了数据开放共享支撑"融合科学"的成功实践,并展望了以开放数据推进实现"融合科学"的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10.
刘芳  王洪鹏 《学会》2012,(9):57-60
学校是科学传播的首要教育阵地,而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馆已经成为新型的社会教育阵地。江泽民同志为中国科技馆的题词"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明确为科技馆赋予了神圣的职责,这"四科"相结合的理念也是现代科技馆教育的新观念。提高科技馆科学传播的效益,更好地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现代科技馆需要思考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博物馆中,讲解是一项基本的辅助教育手段,通常采用"我讲你听"的方式进行讲解,可以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学习方式,通常讲解内容是根据观众的时间需求进行讲解。科技馆要改变"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为"自下而上的学习策略",就是要营造一种环境,在这里观众能够探索出一条主动改变他自己与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路径。在科技馆应大力加强"启发式讲解",只有这种形式的讲解才能够更好地引导、激励公众在科学实践中进行学习和思考,真正达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吕皓 《科学生活》2007,(6):82-85
"2007年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于5月10日在上海浦东展览馆举行。今年,展会首次以"展览—论坛—公演"为主线,全方位演绎"让科学走进大众,让艺术融入生活"的宗旨,集科学性、艺术性、创意性、国际性、专业性、互动化为一体,让参与者都能体验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给生活带来的无限魅力与遐想,给思维带来的无限灵感与创意,给设计带来的无限生活与活力。展会设置七大展馆,分别是"院士画廊馆"、"科学发现馆"、"科学探索馆"、"创意设计馆"、"科普艺术馆"、"科学与艺术教育在学校展馆"和"国际馆"。展会期间还举行了"中国数码艺术教育论坛"、"多媒体音乐演奏会"和"科学与艺术交响音乐会"等系列活动,从不同角度促进更深层次、更专业的科学与艺术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学理论与管理学科学化相关的角度,对管理学科学属性之争进行了回顾.揭示了"管理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管理学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等命题的意义及其在哲学前提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视角进行管理学科学属性、学科属性讨论的可行性.认为推动管理学由"学院式科学"向"后学院式科学"演进,应成为推进管理学学科建设的视角之一.提升管理学者的科学学素养,提倡管理学与科学学的交叉研究,是推进管理学创新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3.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阶段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教师要以生动的语言、诱人的实验、巧妙的课堂教学计划,使学生爱上科学、迷上科学,把思维引向广阔的天地。吸引学生,培养科学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科技学术期刊是科学评价、学术交流、知识传播、科学传承的主要载体,是科学共同体的内在需求和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创新成果积累和科技竞争力的标志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长期支持基础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以"项目"与"人才"两大资助体系为主体,以"环境支撑"资助体系为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融合科学"新范式为人类解决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机构层面如何推动"融合科学"及其要求的数据开放共享,是当前科技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早提出了"融合科学"新范式,也是最早以该新范式建立专门研究机构的典型。文章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融合科学"的科赫研究所(Koch Institute)为案例,归纳分析该研究所在推动数据公开和共享方面的制度安排,以及与推动"融合科学"相关的设施和工作环境、人才培养、经费投入、科研项目设置等机制建设,以期为机构层面落实"融合科学"新范式及数据开放共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科学素养"是一个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为一体的复合概念,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前沿科学教育理论,通过不断实践、归纳总结,才能实现对初中生这一代特殊的未成年人进行"显形的"科学知识培养,以及只有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才能展现出来的"隐性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的培养,从而实现对初中生全面科学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胡祥明 《学会》2016,(2):5-16
本文运用前苏联国际知名科学史学家米库林斯基的科学史综合论和雅罗舍夫斯基的科学发展"三维观"方法论分析研究我国科学学会发生、发展、演化的规律问题。研究结论是: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的动因是襄助学会发展的外推力;科学具体逻辑发展的动因是襄助学会发展的内应力;科学学会领导人素质的动因是襄助学会发展的内生力。研究发现:科学发展"马太效应""木桶效应""外溢效应"也适用于科学学会发展。据此阐释了科协以学会为"主体"的学理依据及实践意义,并依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科学"是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科学课程的前身是自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同学们科学的素养。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界的科学常识与规律、物质运动规律、物质变化规律、历史、地理等内容。在新时代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将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引入小学科学教学中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小学科学授课教学中,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特点与优势入手,提出信息化教学的建议,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自然知识,更好的学习"科学"。  相似文献   

19.
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从1995至今,就致力于农村幼儿科学启蒙方面的研究。多年来,我园以"生活中的科学"为特色,围绕"好奇·好问·爱探索·爱交流"的科学教育总体目标,培养幼儿亲近科学、关注科学、从小事做起的科学理念,努力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在大环境创设、科学实践活动环境、科学区角环境的创设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苑》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大型科普读物,以一种大科学的视角审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探讨其与经济社会和科学人文的内在关联展现科学对生活和人的至美表达,设有"科学史话"、"科苑观察"、"科技前沿"、"文化视点"、"经济关注"、"社会广角"、"科教论丛"、"一线技术"等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