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基于应力敏感性渗流特征,针对承压含水层完全井,建立了带有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系数的渗流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敏感性系数系数的增大,水位降深-流量关系曲线逐渐偏离线性关系,应力敏感性系数越大,在相同的水位降深条件下,出水量越小;同时,随着应力敏感性系数的增大,水头损失幅度也增大,任一流量下,应力敏感性系数越大,靠近井底附近位置处的水头损失幅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2.
承压井水位的变化反映了含水层孔隙压力的变化,而含水层孔隙压力的变化与含水层所受的压力状态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利用黑龙江地区反应固体潮较好的承压井水位资料,通过计算各井孔的潮汐因子并提取有效的水位趋势信息,反演了黑龙江地区现有承压井孔含水层体应变,并绘制了2008~2014年一年尺度的等值线图。结果显示,本文计算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黑龙江地区深层的应力应变状态。  相似文献   

3.
杭州城区古河道承压含水层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龚晓南  丁晓勇  高峻 《科技通报》2009,25(5):643-648
杭州市承压水含水层以古河道形态呈宽带状展布,含水层岩性为砾石、砂砾石,顶板为相对隔水的粘土组成.承压含水层出水量大,透水性好,水量丰富.杭州市内河流未切穿承压含水层顶板,上层潜水对承压含水层越流补给甚微,主要靠上游富春江侧向水流补给,承压水对砼和砼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中等腐蚀性.在庆春路过江隧道钱塘江古河道沉积区选取典型地质剖面,对112个地质钻孔资料的分析,并结合江南工作井抽水试验,揭示了庆春路过江隧道沿线古河道承压含水层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搭建二维数值模型研究管道-河道耦合水动力的作用机制,通过设置不同的管道上下游边界水位和管道坡度探究不同降雨时期河道水位和管道坡度对雨水管道末端排水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下游河道水位上升不一定降低管道排水能力,在一定强度降雨条件和管道坡度下,河道水位淹没雨水管道末端一定程度时能促进管道提前形成满管流,进而提高管道排水能力,而且坡度小的管道更容易在更低的河水位下形成满管流。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全面地揭示雨水管道末端与河道的水动力相互作用机制,为三维模拟与实验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也可为城市雨水管道改造及河道水位调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介绍了机载设备环境振动试验,及进行振动试验的电动振动台及其工作原理,探讨其标准传感器系统对振动台性能的影响,经过检定及实验,结果表明更换标准传感器系统的振动台,可以进行设备的振动试验。环境振动试验是产品研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功能验证环节,包括检测产品或构件的共振频率、模拟产品或构件在实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9)
新疆温泉县哈尔达坂铅锌矿是大型-超大型铅锌矿,矿区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地表水体较发育,充水含水层为层状岩裂隙含水层、溶蚀裂隙含水层和构造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矿床充水类型为裂隙充水型。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水位埋深较潜,局部地区以承压水为主,地铁建设大多要采取工程降水措施。以乌鲁木齐地铁2号线马料地站-平川路站区间扩大断面地段为例,根据前期工程岩土勘察,确定马料地站-平川路站区间扩大断面地段施工承压水压力较大,隧道施工突水性危险极大场地。通过开采性抽水试验、水位观测,对试验取得排水水量、地下水水位变化等动态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研究,进行排水水量数值模拟及安全水位降深预测。数值模拟结果与地下水位实际监测数据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8.
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的更新与资源属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界对于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的资源属性存在争议,这直接关系到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管理方式和开发战略的制定。本文从地下水资源属性的定义、内涵,地下水补给以及开发后含水层系统的响应等方面来讨论深层地下水的更新性。含氚的现代地下水分布在山前平原,其稳定同位素组成接近当地降水加权平均值,说明当地降水补给占有相当的比重,氚含量与深度的关系反映了150 m深度以上地下水是可更新的,其更新强度约为3%/a。中东部承压含水层地下水的放射性碳-14年龄为10 ka B.P至大于35ka B.P,其稳定同位素δ18O和δD值比现代地下水要低得多,反映了末次冰期补给水的特征。根据水均衡方法估算的河北平原承压含水层1985年~1995 年间的平均更新强度为 0.09%/a,1990年~2000年间的平均补给强度为0.12%/a,说明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诱发了一定程度的侧向补给,但是其更新强度仍然小于一般意义上的可更新含水层系统的更新强度0.2%/a。尽管这部分承压地下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可更新地下水资源”,但因其更新相对比较缓慢,可以看作“不可更新地下水资源”,应该按不可更新地下水资源来规划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文地质勘查,判断含水层的富水性,主要研究由含水层补给的各种地下水露头的出水量及其动态变化;查明各含水层水位,确定各含水层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确定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测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监测的内容包括:对采用的原始数据、计算方法、计算选用的参数,以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性、可靠性等作出评定。确定群井开采水源地允许开采量;为矿泉水开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胜金 《科技风》2012,(13):135
本文主要阐述了影响水体下采煤的地质因素,水体压煤开采的一般途径,水体下的开采技术措施;石灰岩承压含水层上带压采煤防治途径,含水层上带压开采的适用条件,综合治理、带压开采的主要技术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宁德地震台一号井具有含水层系统对地壳应力一应变响应灵敏的优势,其水位变化对应地震,可间接反映地壳应力一应变特征。以历年水位观测资料为基础,深入分析水位观测中非地震活动期间各类干扰因素,并根据干扰异常的成因归纳出典型的干扰异常分析和总结,以便今后水位观测资料再出现异常时,给台站观测人员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参考依据,能够及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风险,对路发广场现场实际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不同工况的抽水试验,取得场地准确水文地质参数(承压含水层)。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分析,降水运行提供依据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风险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拉萨地磁台水位和水温对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8.0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和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的同震响应数据。结果表明,拉萨地磁台地下流体观测对三次大震具有良好的映震能力。同震响应形态通常表示为水位振荡、水温阶升,振荡停止(衰减)水温恢复。震级大小、震中距离、地质构造、含水层特征以及地震波到达时都会造成水位和水温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新义井田地质采矿条件为研究背景,对采动过程中底板承压含水层水压力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索。在分析地质采矿条件基础上,抽象出的地质模型为:地层水平,煤层埋深750m,平均开采厚度4.4m;二1煤底板至L7灰岩间隔水段平均厚度10m,L7灰岩至奥灰间平均厚度40m,L7灰岩含水层平均厚度4m,L7灰岩含水层水压5MPa。根据以上条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归纳了底板采动的应力状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格尔木市大格勒乡大水沟冲洪积扇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在细土平原区形成由南向北倾斜的多层承压自流水含水层,水量相对丰富,水质较佳,具备了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本文根据水质条件,将本区300m以浅的层状含水层自上而下分为5个含水层,井对开采的成井条件、成井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砂砾最大干密度的试验方法一般有三种:击实仪法、振动台法、表面振动压实仪法。主要应用的一般为击实仪法。本文针对某地区的砂砾,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按不同的含水率、不同的砾石含量做试验。  相似文献   

17.
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野外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水位动态进行观测,还要对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到该地区水文地质情况。针对野外试验场浅层失稳地质调查进行了分析,结合现有资料,对野外试验成浅部含水层的分布情况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德胜  韩杰  蔡佩芫 《科研管理》2020,41(5):191-201
以微信小程序为代表的轻量应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方式,如何提高“用户留存”已经成为企业进行社交媒体营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社交媒体情境下,小程序具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并未得到理论界的足够重视。本研究从轻量化视角深入分析,基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与情绪理论构建了小程序轻量化特征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信息-任务匹配、系统易用性以及服务响应性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信息-任务匹配、服务响应性分别对用户积极情绪和流体验有促进作用,系统易用性正向影响用户流体验而对积极情绪的影响不显著;积极情绪分别在信息-任务匹配、服务响应性与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流体验则完全中介了小程序轻量化特征与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构筑了“轻量化特征-情绪反应-行为意愿”完整的传导机制与影响路径,拓展了轻量应用持续使用、社交媒体用户情绪成因相关研究,结论对企业借助轻量应用进行社交媒体营销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资源计算及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黄河水资源是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黄河在其下游河段(花园口-人海口)河床淤积而形成地上悬河,黄河水侧渗补给已成为该地区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面积为29 313km2,赋存着潜水、微承压水(浅层含水层系统)和承压水(深层含水层系统).含水层垂直向上概化为3层:浅层潜水和微承压含水层组、深层承压含水层组及两含水层之间20m~30m厚的弱透水层.计算域边界除梁山一长清一带、徒骇河上游及郑州西南侧为补给边界,其余均为排泄边界.在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三维地下水流模拟模型,应用FEFLOW有限元软件求解.运用识别和验证后的模型计算了不同保证率年份地下水补给量和可开采资源量.研究区50%和75%降水保证率年份地下水补给资源量分别为62.51×108 m3和54.88×108 m3,可开采资源量为44.82×108 m3和39.20×108m3.将研究区分成18个子区进行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其中12个区尚有开采潜力,1个区采补基本平衡,5个区开采潜力不足.  相似文献   

20.
边坡地形振动放大与衰减效应是岩质边坡地震波传播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台阶模型输入不同频率的振动波,研究岩质边坡质点振动速度动力响应特征及地形效应的产生及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台阶地形质点振动速度分布存在明显的非线性高程放大效应,且放大系数变化规律与振动频率紧密相关。由于地形作用的影响,台阶坡脚对质点振动速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竖直方向振动速度对地形变化的响应更加显著;不同频率振动波激励下,岩体表面质点竖直方向振动速度较早出现放大现象,且放大系数随高程、频率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大特征。频率增强了振动波的地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