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杰 《成才之路》2010,(3):40-41
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式、性质和用途。通过从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虎山 《化学教与学》2012,(8):77-78,97
化学实验具有验证、强化并指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化学的功能。文章选择乙醇这一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生活经验,通过实验设计,用实验主导了乙醇性质的完整教学,让学生用眼、用口、用心去体验并掌握乙醇的性质。为实验主导型教学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3.
案例背景知识目标: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掌握乙醇的结构式和化学性质;理解乙醇的结构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过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介绍中国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利用化学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利用乙醇的  相似文献   

4.
陈益 《化学教学》2013,(1):37-40
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衍生"的视角使学生认识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通过乙醇与水和乙烷性质异同的比较,让学生感悟乙醇分子内乙基和羟基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形成初步的"衍生观"。  相似文献   

5.
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的原理,了解乙醇在工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讨论酗酒造成的危害,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探索、归纳能力。  相似文献   

6.
“探秘乙醇”单元复习课,运用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认识化学变化”单元复习,学生通过认识乙醇的用途、探究乙醇的组成、感悟乙醇的来源等三个任务驱动提升了兴趣和核心素养,建立了知识和思维模型,实现了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1.使学生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2.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式、性质。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及结构是本质、性质是形式的辩证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化学2》专题3第二单元"乙醇"一节的实验教学中,注重对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方案设计、交流评价,最终使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路径,形成对乙醇与钠反应特点和产物成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瞄准高中化学中乙醇的教学内容,创设学生熟悉的真实生活情境,从情境中找到趣味实验素材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知识的掌握度。将“趣味实验”作为乙醇的情境素材引出乙醇的教学内容,以驱动性任务链为主线,提出待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会“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关系,基于素养为本的目标完成教学内容,达到高阶性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师化学“乙醇”的教学设计皮武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乙醇结构、物理性质、用途,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突出中师化学的师范性与示范性特点。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乙醇的氧化和消去反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放文章《李鹏总理谈酒》的录音:“我国每年...  相似文献   

1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2):201-204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科研能力,设计了研究型"P/ZSM-5分子筛催化乙醇制备低碳烯烃"的计算材料学综合性实验。运用巨正则蒙特卡罗(GCMC)模拟方法研究了乙醇制备低碳烯烃反应中反应物乙醇和主要产物乙烯、丙烯在不同磷负载量的ZSM-5(P/Al=0,0.5,0.7)分子筛中的吸附性质。该综合性实验的开展有助于学生熟悉实验模拟流程,掌握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学“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受到广泛关注。利用常见的Y型玻璃管作反应器进行乙醇催化氧化微型实验改进。改进后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易行。丰富了教学内容,强化了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作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物质乙醇,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通过学习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让学生初步构建起“官能团决定同一类有机物化学性质”的思维方法,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为以后学习更复杂有机物乙酸、苯酚、乙醛奠定基础.因此,它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高中有机化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颁布后,在“素养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情境创设与实验探究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落实到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以“乙醇”为例,对新课标颁布后2018—2022年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对如何有效创设乙醇教学情境、如何改进乙醇相关实验、如何实现乙醇演示实验向学生探究实验转化进行综述、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一线化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在化学课堂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课堂的教与学,而教与学离不开学生认知基础的构建,本文以“乙醇”部分内容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与反思,谈谈如何基于已有认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一、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乙醇”部分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新课标对其内容要求主要包括认识乙醇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与应用;以乙醇等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结合典型实例认识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知道氧化、取代等有机反应类型。对其学业要求主要包括能描述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相应性质实验的现象,能书写相关的反应式[2]。由此可见,“乙醇”的教学重心为其结构的探究及其主要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16.
在乙醇教学中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验探究中把握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规律,让学生建构"同一类有机物官能团决定其化学性质"的化学思维方式,并将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7.
陈永忠 《考试周刊》2014,(1):162-163
<正>乙醇是有机化学中醇类的代表性物质,所以学习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用实验的方式及对相关习题的分析,加强学生对乙醇知识的理解。一、探究乙醇的结构式例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是图1还是图2,同学们设计了图3~图6四种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检查(图3)装置的气密性%%%%。(2)图3反应前后读数,广口瓶和量筒液面都要相平,其目的是%%%%,若实验数据如下,试分析乙醇的结构式是图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结合新课标,深挖教材的编写结构,有效选择情境素材,制定“乙醇”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体现“素养为本”的教学方式。一、设计思路教学思路如下:创设真实情境,引入课题→—认识乙醇的组成和结构→—对比乙醇与水及乙醇与乙烷结构的异同→—预测乙醇主要的性质→—实验验证及推理→—总结官能团与其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李飞艳 《成才之路》2014,(25):79-79
正在"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一线老师体会到学习有机物性质时按照"结合模型写出分子式→分析结构→推测物质化学性质"的程序进行教学,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醇的性质和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展示这一方法的优越性。老师可以先从研究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入手,让学生依照模型写出乙醇的结构式并分析其结构特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乙醇与水在结构上有哪些相似之处。乙醇:CH3CH2—OH,水:H—OH。从讨论中学生可以看出:乙醇可看作  相似文献   

20.
陈静 《化学教与学》2013,(10):60-62,49
文章以“乙醇”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探究性学习”这一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现代学习方式在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一性质一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对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