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满族神话是满族先民在生产力低下的环境下,借助其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的特殊精神产品。神话中隐含了满族先民的原始思维方式,而这些看似凌乱、幼稚的思维其实是有理可循的,透过这些思维特征,我们可以进一步探寻满族先民的生存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悉满族先民们的原始思维模式及其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原始宗教崇拜主要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类型。在《说解字》的字义体系中保存了大量先民宗教崇拜的化信息,从其中有关字及其说解,可以探究我国古代宗教化的渊源,印证我国古代宗教崇拜具有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在对“鬼”字本义及引申义的考察过程中,对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及其化影响进行了探究,认为崇拜鬼魂、畏惧鬼魂影响了先民大部分的生活形态,直至今天其影响力仍未消除。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满族先民早期教育中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传承及其方式。由于满族先民最初以狩猎为生,相关知识及经验成为传承的主要内容,并由此形成不分男女都从小学习骑射的传统。改事农业后,生产技能的教育主要在家庭中完成,文化习俗的传承则更多地由社会承担。满族先民的早期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值得人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论述了上古先民从葫芦崇拜、鱼崇拜直至水崇拜的渐进演化过程,窥探了上古先民在与严酷大自然反复较量、反复斗争中的艰难足迹,从而提示了中国明史进程中的一种奇特现象。  相似文献   

6.
“姓”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姓”从女从生,与古老、原始的群婚习俗有关,反映了原始女权的印迹和先民生育崇拜的化观念。姓的渊源与古代图腾崇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现代湘鄂边界土家族的祖先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先崇拜是原始宗教形式之一,是由图腾崇拜、灵魂崇拜发展复合而形成的,是远古时代统协原始先民群体意志,有效地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在人类明发展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崇拜自然、信鬼尚巫、敬奉祖先,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现代湘鄂边界土家族的家祖崇拜是土家族从巴蛇白虎图腾崇拜到氏族部落首领崇拜发展到明时代的祖先崇拜的归宿点。现代湘鄂边界土家族的祖先崇拜有先祖遗风,但更多地溶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和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满族形成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其历史渊源可远溯至先秦古籍中的肃慎人。肃慎到满族形成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其历代先民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婚姻道德观念的变化。本文从满族婚姻形式的变化来看待其自身的家庭道德伦理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满族神话中表现出来的对女神崇拜的厚重现象,构成了满族原始文化的独特景观,它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张扬女性权威的历史画卷,满族女神神话不仅是满族母系氏族社会的客观反映,同时,它作为一种社会手段,以其独有的社会功能调节满族母权社会的长期稳定,并对满族母权制度的长期存在起到了一定的维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木石前盟”是《红楼梦》中主人公宝黛爱情的重要依据,也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借以表现自己自由思想和文化情结的依托,其原型来自曾雪芹所在的民族满族的古老神话,来自于满族这一古老民族的文化记忆。从悠远的历史文化出发,“木石前盟”的原型呈现出满族原始先民对生命的热爱和创造生命的自豪,因而也使得小说中“木石前盟”的最后毁灭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体现了曹雪芹对于清朝政权和满族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痛惜。  相似文献   

11.
冼夫人信仰肇始于冼夫人后人和岭南民众对冼夫人的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冼夫人本为一介凡人,但是,在多方力量的通力合作下,她完成了由人到神的升华。在冼夫人由人到神升华的过程中,多方力量对冼夫人的承认与报答都隐含有各自的期许,那就是期望获得她的庇护与显灵,满足他们各自心灵、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祖先崇拜是具有普遍性的人类信仰文化现象。人类学意义上的祖先崇拜,是指以相信已故的成员给某个集团的现有成员的生活带来影响这一信仰为基础的民俗信仰体系。通常,进行崇拜的现有成员和被崇拜的已故成员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子孙"和"祖先"的关系。某个群体活着的成员认为自己以及所属集团的延续和繁荣有赖于祖先。人们认为,承认这种事实并不懈地感谢和祈祷,是为确保继续获得祖先保佑,过更幸福的生活或为免遭不幸所不可缺少的。而子孙为了和祖先沟通交流,为得到祖先的佑护经常需要向祖先供献祭品、举行相应仪式并诵唱祷词,这种带有仪式性的行为,宗教人类学上叫做祭祖仪式。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和满族的天鹅仙女神话都强调了祖先与天神之间的关系,标榜氏族起源的神圣性。两者的区别在于蒙古族神话强调氏族起源的奇异神圣和祖先的非凡出身,而满族神话则主张爱新觉罗黄金家族先祖神异诞生,统治国家的天命授权等。从神话的类型来看,蒙古族神话更接近于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天鹅处女故事类型,满族神话则属于皇权受于天命的建国神话类型,从而形成两者之间较大的差异。相同的故事母题和接近的主题在两个民族中有不同的用途和发展倾向,天鹅仙女神话故事在两个民族中得到了不尽相同的发展演化。  相似文献   

14.
哈尼族祖先崇拜是对亡灵的崇拜,其经历了早期图腾女始祖崇拜、母系氏族女祖先崇拜、父系氏族祖先崇拜、部落祖先崇拜、宗族祖先崇拜、家族祖先崇拜和家庭祖先崇拜,其中家族祖先崇拜还分父系家族祖先崇拜和母系家族祖先崇拜,并哈尼族祖先崇拜在哈尼族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曾以不同的形式居于原始宗教信仰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祭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鬼魂崇拜、生殖崇拜、万物有灵思想的遗存,它体现民众对祖先的缅怀和崇拜,以及祈福禳灾的文化现象。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桑坪镇岭岗村余氏家族春节期间的祭祖仪式的探析,以人类学田野调查法去解读祭祖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满族年俗文化中的面灯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山区的满族居民通过“送灯”,展示着自己对年节特殊的理解和对祖先的崇拜。独特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长白山区满族居民自己的年俗文化;独特的民族性格和审美特点,演化出了别具魅力的面灯艺术。  相似文献   

17.
祖先崇拜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着丰富的反映,其中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南尤具典型性。传统节日中所反映的祖先崇拜特点鲜明,多与农业生产、节气息息相关,且一年到头从不间断,具有周期性。虽是祭祀祖先的节日,民众向来都是把节日的欢庆和对祖先的崇拜联系在一起,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之中。然而由于具体地方的文化背景不同,也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彝族树崇拜与生殖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盛行树崇拜 ,且均与生殖崇拜关联。《勒俄特依》记述的母系时代的树崇拜 ,反映的是女阴崇拜 ,而其后的树崇拜则是男根崇拜及祖先崇拜。彝族树崇拜经历了树崇拜女阴崇拜男根崇拜祖灵崇拜等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龟文化发源于上古神话.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先民发现了龟的神奇能力,在龟身上寄托了对生命的崇拜.经过各朝代的发展演变,龟文化经历了从辉煌到衰退.在这一演变过程中,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符号学意义,即能指:堙堵、自保、防御、退缩、缓慢、智慧、神秘、力量、生殖崇拜十项;所指:和谐的自然精神、顽强的生命意识、穿越的宇宙意义三项.  相似文献   

20.
仿生之美与感悟之升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自然的生灵,最初是人类先民的“图腾”,人类与自然早已有一种神秘的关系,人类的许多行为,均与仿生有关,体育化的萌生和发展,更是典型地证明了这一点。从顶礼膜拜到仿和民生灵世界走过的漫漫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