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日本学者笠原件二先生从中国古人最原初的美意识始于味觉美的观点出发立论,认为只有追溯到更为远古的原始艺术,并以正确的方法进行研究,才能对古人最原初的美意识有所了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忽视了原始思维与现代思维的差异,事实上,原始人的艺术活动是有其真正的动机及其本质内涵的。根据我国古代典籍的记载,以及对“美”、“甘”等汉字的重新考证,原始艺术的创造有着神秘互渗的巫术目的;但美的诞生却绝非以此为目的和动力。原始人是在其全身心的艺术创造中忘却了巫术本身,方才获得了其返归生命本源的无限自由的娱悦。这种在自我创造的无限沉浸中抛掷了一切目的的自我澄明的发现,也即美的真理的初次达到。美本无所谓原初,因为美的真理,从来就是一个不断被揭示解蔽的存在,而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艺术作品的本源》是海德格尔的诗学名作,它以“存在在其存在中成其本质”的存在主义立场、以“回到事情本身”和“直接呈现”的现象学方法,围绕“存在之真理”,在对“艺术的存在”的追问中,将“艺术的本质”界定为通过“世界与大地的原始争执”的“裂隙”的“构形”所实现的“真理之自行置入作品”。艺术乃“真理之生成与保存”,是真理之创建、发生和进入存在的突出方式。  相似文献   

3.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的转型期,也是诗学和批评理论的生成期。钟嵘顺应“吟咏性情”的时代吁求,对诗歌的本源即存在性进行了批判性探索,明确提出诗歌艺术的本源被双重遮蔽:唯理性主义、唯美主义和诗意性的遮蔽。真理的澄明由是经历两次敞开:“自然英旨”和“真美”的敞开;诗意性或“真美”背后的“真理”的敞开。敞开的具体方式是“直寻”与“味”。所谓艺术的本源就是情外之理。即召唤读者在“陶性灵”的基础上“发幽思”,回味那使生活真正值得一过的“形而上质”。  相似文献   

4.
传统哲学把真理问题定位于认识论领域,认为"符合"就是真理的本质.这种看法自身有其无法解决的难题.海德格尔则从存在问题出发,力图恢复古希腊真理的原意--aletheia(解蔽),揭示了真理的本质是自由.进而转向艺术作品寻求真理,认为艺术就是自行设置入作品的真理.  相似文献   

5.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说艺术的本性是真理之设置入作品,这一观点包括艺术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两方面。其中真理的生成相关于艺术的创作,真理的发生相关于艺术的保存。但是在此文中,海德格尔却是首先以艺术的保存来展开关于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揭示,然后才转向对艺术创作的探讨。在这一转变中,关于真理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6.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说艺术的本性是真理之设置入作品,这一观点包括艺术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两方面。其中真理的生成相关于艺术的创作,真理的发生相关于艺术的保存。但是在此文中,海德格尔却是首先以艺术的保存来展开关于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揭示,然后才转向对艺术创作的探讨。在这一转变中,关于真理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原初是φvσι,它既敞开展现,又逗留驻足,安处于现象或外观(ιδεα)中,它是去蔽,是持续的采集和对在场者的置放(λóγο),总是保持在场(οvσι'α)。这些意义都是从φvσι这一具有始源性的体验中得出来的,但后来的哲学家误解了这些原初的意思,他们从当前的在场者出发,分别把φvσι、ιδεα、λóγο和οvσι'α解释为自然、本质性的理念、真理之处所和实体,并由此取代了原初的φvσι,使存在的意义发生了根本变化,最终用substance代替了"存在",造成存在的沉沦。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的艺术本源论以其独特视角,探讨了艺术理论根本问题,尤其是他关于艺术的本质、艺术与真理的关系、艺术“建立世界”和“制造大地”的根本特征、艺术的非对象性存在以及艺术“让大地成为大地”的论述深刻独到,为我们反思传统的艺术理论模仿论和现代艺术理论主体论以及它们的主客体架构模式,探讨当今艺术理论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及其走出这种困境的出路,提供了艺术本体论意义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森 《天中学刊》2010,25(4):80-83
“真理”问题是《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核心话题。海德格尔从“无蔽”真理观出发,将“艺术的本质”界定为通过“世界与大地的原始争执”所实现的“真理自行置入作品”。真理的现身要通过创作,才能诉诸“形象”;作品之“保存”不是消极的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地纵身于敞开性之中,保存那由作品开启出来的真理。  相似文献   

10.
在定义人的困境中西方的历史引发了现象学运动并开启了教育的本源之思.教育的真谛不是“为学者日益”(知识积累),而是“为道者日损”(原初开悟体验).本真的教育始终是“引出”,“站出自己”,保持超越姿态的理想性追求,现实与理想的张力维持着以自身为目的的自由实践.因此之故,教育是呈现未来时态的.近现代的制度化教育已退化(或日堕落)成一种职业训练,远离了教育的本源——“教化”,其深远意义长久以来蔽而不彰.  相似文献   

11.
老人形象是儿童文学作品中极为常见又独具特色的一类艺术形象。《汤姆的午夜花园》中的巴塞洛缪太太既有孩子的童真天性又有老人的非凡智慧,这使其成为儿童文学人物画廊中最具代表性的老人形象之一。在小说中,巴塞洛缪太太是午夜花园的开启者也是时空旅程的主导者,对于整部小说故事进程的演进和文本意义的呈现都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然美对美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关学的兴起,对以艺术作为主体的传统美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突出的是自然作为在先的被给予性。自然关对艺术美的突破在于,消除艺术美中主体性的膨胀,回复人与世界原初的肉身交融。自然美对美学的深层启示在于:关是对在先的被给予性的感性确认。  相似文献   

13.
莫言小说中有很多值得探讨的艺术问题,其中对"丑"的直白描述就极有争议。一方面是"文革"过后,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的突围与反叛;另一方面也是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潮影响的结果,更是莫言在进行新的艺术探索。美丑融合是一种审美境界,更是莫言的审美观,它打破了美丑分离的局面,在美学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萌 《湘南学院学报》2012,(4):54-57,65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义界明,旨归显"的著作,其运用声训这种文体释义方式与当时的训诂学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刘勰在文体论部分对各类文学体裁囿别区分,运用以"求源推因"为旨趣的声训这一训诂方式对文体名称释义,目的在于探本求源,反映了刘勰依文字原义推求文体本源的文学思想,是"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文学观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赵本山小品的热播,"忽悠"这个东北方言词风靡全国,进入了全民语言之中。这里从"忽悠"的本义及其组合含义的辩证、"忽悠"的多重意义及其流行原因等几个方面试图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先秦关于“言”、“意”看法有四种。有极端的“情欲信 ,辞欲巧”的信仰型语言观和“得意忘言”解构性言语观 ;有孔子的“辞达而已矣”的中庸性语言观和《易传》中的“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因而“立象尽意”的重构性语言观。后两者对古典诗歌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立象尽意”的表达策略消解了诗歌艺术中的主客观对立的关系 ,使中国诗歌美学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让学生诗意地存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是学生意义生成的场所。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文本、环境等共同构成了一种关系存在。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课堂教学本真意义失却的现象:"科学知识观"贬抑了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知识,泛功利化的思想扭曲了学习的外在意义,机械化的教学方法漠视了人的价值,沉重的课业负担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因此,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诗意地存在,就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普遍心向。  相似文献   

18.
自然主义教育学以"自然"的不同内涵而有不同历史形态。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与卢梭为其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教育,以人的潜能为自然,以城邦需要为其补缀,是古雅典自由教育反省的结果;他对教育艺术和良善生活艺术统一的追求,为自然主义教育学定下基调,但具有泛灵论的思维特点。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以改善宗教社会为目的,以外在世界为自然,并以其规训教育艺术,使教育世俗化成为可能,具有经验论特点。卢梭以人的内在自然为自然,提出自然教育概念,并上升其为教育本体;其教育一般方法的旨趣为教育艺术提供了余地;自然主义教育是其契约国家的教化工具,它使教育研究直面人本身,但具有机械论特点。自然教育学的历史形态反映教育科学思维发展的历史性;其共时性,在于追求教育艺术和良善生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I comment upon the recent blossoming of writing on art, knowledge and research and connect this to its material roots in the changing n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 find much of this writing wanting in that it implies a division of art into ‘knowledge‐producing’ and ‘non knowledge‐producing’ art. I examine how art objects might be said to generate knowledge, particularly the kind of propositional knowledge which sits at the centre of both traditional epistemology and ‘knowledge transfer’ in the contemporary academy.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ways in which artworks might variously generate such knowledge, I conclude that there is none that is common to all. I go on to examine other kinds of knowledge, particularly Gilbert Ryle's ‘knowledge‐how’ and use this as a staging post to suggest that there is yet another kind of knowledge, produced by all works of art. Finally I borrow some ideas from recent work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to suggest a concrete mechanism by which this knowledge is made available to us.  相似文献   

20.
"艺术的心"是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阐述"艺术的心"含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它的三个基本特征——绝缘、同情、慈悲,指出"艺术的心"是审美之心、道德之心、宗教之心三者的融合,然后梳理了"艺术的心"的理论渊源,并将其放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总体背景中探讨它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