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据《康南海先生自编年谱》(以下简称《年谱》),1883年康有为曾与邻乡区谔良共创不裹足会于南海,并撰“不裹足会草例”及“序文”。他声言,此乃中国不缠足会之始。以后学术界论及这个问题时,多引据《年谱》中的叙述而深信不疑,至于“不裹足会草例”及“序文”等原始资料则长期没有被发现和利用。晚近所编《康有为全集》(上海古籍版)、《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台湾宏业书局版)、《万木草堂遗稿》(台湾成文书局版)、《万木草堂遗稿外编》(台湾成文书局版)均未收录此类文字。笔者赴粤,访得薄薄一册《戒缠足文》,内收《戒缠足会启》和《戒缠足会叙》两文,分别为康  相似文献   

2.
今年8月,笔者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在一本名为《粤桂视察印象记》(樊自觉著,上海中国生存学社1935年出版)的小册子卷首发现了蔡元培先生的一篇题辞。笔者近来对蔡元培研究稍有涉猎,本能地觉得这可能是一篇被现代研究者遗漏的文档,查诸高平叔编著的《蔡元培全集》、《蔡元培年谱长编》和朱世儒编撰的《蔡元培先生年谱》,果然均未收录和提及。其题辞全文如下(附影印件,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加):“广西以整理军队、编练民团驰誉于全国,而努力建设亦著艰苦卓绝之概。广东亦揭著三年计划,切实进行。此两省之状况,久为他省人所亟欲目睹者。樊君自…  相似文献   

3.
清陶方琦、姚振宗整理并补辑,徐友兰、孟晋斋抄录的《埤苍》、《广仓》抄本有蔡元培先生跋文一则,为《蔡元培全集》所未收,蔡元培先生《日记》与高平叔先生编著的《蔡元培年谱长编》皆无提及。跋文是了解蔡元培先生在徐友兰家中校勘等学术活动的资料,对研究姚振宗的相关问题也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4.
金学莲《三李堂集》卷首有一篇洪亮吉撰写的序文,此文乃洪亮吉集外之佚文,未被学界搜辑。这篇文章作于嘉庆八年(1803)二月或闰二月。文中阐发了金学莲之诗"黯尔销魂,凄其动魄"之"伤心"意旨。洪亮吉与金学莲忘年之交谊,绵延十多年,一直到他的谢世。  相似文献   

5.
成书于同治11年(1872)的《即墨县志》,是在明万历版、清乾隆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其《杂稽志》之《拾遗篇》有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文一则,无标题,全文如下:郭华野先生以清鲠受主知,再起总治荆楚,行李萧然,途中人不知为贵官也。适有新令赴任,道与相值,驼车二十馀乘,前驱数十骑,驺从以百计。先生亦不知其为何官,  相似文献   

6.
美籍华裔学者、耶鲁大学教授余英时先生所著《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一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理性分析之作。它原是作者为台湾联经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十册巨制《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所作的一个长篇序文。在不到5万字的篇幅内,作者以严肃理智的“思想史的分析”的态  相似文献   

7.
予观弃于友人所①。一客数败②。嗤其失算③,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乎;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报甚④,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弃者,终日默坐而已。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⑤,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弃之优劣,有定也。一著之失⑥,人皆见之;虽护短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弃者之不若已⑦! ①予,我。弈(Y(?))下棋,这里指围棋。所,指友人家。②数(shu(?)),屡次、多次。③嗤其失算,讥笑他不会算计。④赧(n(?)n),羞愧得脸发红。⑤度(du(?)),分析、推测。⑥著,“着”的本字,此处读为(zh(?)o),指下棋落子。⑦曾观弈者之不若已,这句意思是连看棋的人也还比不上呢。  相似文献   

8.
老舍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现代作家。但直到80年代中期,国外老舍研究界已出版多部老舍年谱后,我国尚无一部以专著形式正式出版的《老舍年谱》。近年来,国内相继推出三部老舍年谱:郝长海、吴怀斌先生合编、安徽黄山书社出版的《老舍年谱》,甘海岚先生编撰、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老舍年谱》,杨立德先生编撰、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老舍创作生活年谱》。三部老舍年谱的出版已引起国内外老舍研究界的普遍关注,无疑将推进世界人民对老舍的认识。年谱作为史籍中的一种,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如宋代就有以孔子、朱熹、杜甫、韩愈、苏轼、欧阳修等人为谱主的年谱出版。古人年谱多以谱主为中心,以年月为经纬,胪述谱主一生事迹。所谓“叙一人之道德、学问、事业,约悉无遗而系以年月者,谓之年谱。”(朱士嘉《中国历代名人年谱目录·序》)它杂揉了记传与编年二体,并从谱牒、年表、宗谱、传状等  相似文献   

9.
洪迈《野处类稿》自宋以来广为流传,为诸种文献书目所著录,多种诗文总集所收编,然除其中二首诗外,其馀八十二首诗与朱松《韦斋集》卷一、卷二中的作品重出互见。清洪汝奎增订钱大昕编《洪文敏公年谱》时,曾注意到《野处类稿》之伪,钱钟书先生亦曾提到这一问题,惜均未予以考辨证实,亦未引起世人注意和重视。至王德毅重编《洪容斋先生年谱》时,在《野处类稿》真伪问题上,不仅未能进一步证伪,反而认为洪汝奎"所言近于武断"。而后世各种文学史与诗文总集均仍然相沿为误,讹误流传至今而未止。因而本文拟就宋代以来文学史上这一罕见的伪案予以考辨,以证伪于既往,免传讹于将来。  相似文献   

10.
元好问编、郝天挺注《唐诗鼓吹》载有赵孟頫、武乙昌、姚燧序,卢挚后序。因姚燧《牧庵集》于明清之际亡佚,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录其作品,排比编次,厘为《牧庵集》三十六卷,意义重大,然颇多谬误。卷三所收《唐诗鼓吹注序》,乃拼接武乙昌序文前半部、姚燧序文后半部而成。《全元文》、查洪德编校《牧庵集》沿袭其误,失之考订。同时,武乙昌序佚失已久,诸书不载,赖《丽宋楼藏书志》以存,亦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25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伍超写的《新闻学大纲》一书,书前有孙中山先生的序文。序文全文如下: 伍君以新著《新闻学大纲》,嘱序于余。序曰:新闻事业非易事也,而为新闻记者者,尤非易事。社会之嫉视,个人之劳苦,固无论矣。即事业之难以进行,职务之难以活动,又岂他人所能洞悉哉?今伍君新自美返,以其所学示人,盖亦有惑于我国新闻事业之幼稚,思有以补救之  相似文献   

12.
原文: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弟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于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  相似文献   

13.
四季的情趣     
近来出版界对随笔散文似乎情有独钟,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上海文化出版社“五角丛书”中的《世界文学随笔精品大展》,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八册的“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尤其是后者,无论是从装璜上还是从书的名目上,都是极其吸引人的。但是对我来说,与心性较为亲近与读起来较为亲切的,当属日本作家的散文与随笔——其书名就叫《四季的情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极得个中三昧。 钟嵘谈到文艺之产生,乃植根于人的情感之变化;而人的情感产生的时候,则是因为四时之感动:“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四  相似文献   

14.
子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乎;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曹宪来刻陈懿典《陈学士先生初集》载有作者与汤显祖书六通。毛效同先生编《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徐朔方先生《汤显祖年谱》均未提及。陈懿典何许人也?他与汤显祖的关系如何?这些书信写成于何时?对研究汤显祖有什么价值?本文略作考释。陈懿典,字孟常,号如刚,浙江秀水人。生于嘉靖三十三年甲寅  相似文献   

16.
《翁藏书年谱》,李国庆同志编著 ,周景良先生校定。作为《安徽古籍丛书·附辑》之一种 ,已由黄山书社于 2 0 0 0年 9月出版。这是一部为当代藏书家周叔 先生所写的专业性年谱。我认为此书乃空前绝后之作。为什么说此后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著作了 ?这是由时代和个人、家族种种复杂因素决定的。从解放初开始 ,我们的时代早已是一个化私为公的时代 ,对善本书籍来说 ,这一点表现得尤其明显。尤其是“文革”毁灭了许多书籍 ,善本书现存只有那么一些 ,据说真正的宋本 (还主要是南宋本 )也就仅剩下一千多种了。大多数的善本 ,从南北朝隋唐等写本到…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1868—194O),字仲申,号子民,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首倡德、智、体、美四育。1917年,他在北京神州学会发表了《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演讲,对美育作了深入闽&。1937年,借先l七十寿辰之庆贺活动,社会各界贤达利用寿仪和捐赠为基金,发起创设了民美育研究院。这里辑录该院部分材料,以供研究者参考。选编者张斌1.蔡子民先生七秩大庆创设于民美育研究院启(1936年)尧舜以降,三王德不及古,各因乎时以为教。及其本色微生,而有赖乎后圣之互救。汉来诸儒祖述孔子,各因乎时而为学,历久而亦敝,后儒出而匡救之,…  相似文献   

18.
近出《四库大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版)集部别集类有一“龙溪全集”的辞条,其文如下:《龙溪全集》二十卷明王畿(1498-1583)撰。王畿,字汝中,号龙溪,山阴(今属浙江绍兴)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武选郎。受业于王守仁之fi。著有《格全集》、俄溪全集人忧溪语录》是集为其子应斌、应吉所编,凡二十卷。其中语录八卷,书序杂著九卷,诗一卷,祭文、志状、表传二卷。乃其门人萧良干所刊。王钱虽受王守仁良知之学,而渐失本旨。如认为虚寂微密是于圣相传之秘,从此悟入,乃范围三教之宗一又对佛氏所说:“本是吾儒大路。”…  相似文献   

19.
近日于《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中读到两方僧志,一方编号为贞元111,另一方编号为会昌034,前者志题署为《唐故禅大德演公塔铭并序》,后者署为《唐故禅大德演公塔铭》。其中贞元111号墓志系据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补遗》迻录,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67、陆心源《唐文续拾》卷4亦收。会昌034号墓志乃据周绍良先生自藏拓本录文,此志拓本除周绍良先生所藏外,似未见诸其他著录。杨叶撰、刘钧书之《唐故  相似文献   

20.
苟子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钱大昕十驾斋之名盖取意于此。《年谱》不载是斋名取自何年,唯于乾隆三十三年下云:“始买城中孩儿桥弄宅,名其堂回潜研,乞新建曹地山先生书扁。”时钱氏四十一岁。自后编著之诗文集、金石文跋尾等均题此名。《清史稿·吴凌云传》谓凌云“尝假馆钱大听屠守斋,尽读所藏书”,又见故宫博物院所藏钱氏关于吴彩写书《切韵》跋记一则,下署“甲寅三月八日竹汀居上书于屠守斋”。此甲寅乃1794年,时钱氏已六十六岁。至晚年所定稿之《养新录》却冠以“十驾斋”之名,自序云:“今年逾七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