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浊世剩儒真”——岭南大儒简朝亮笃实沉潜、经明行修、著述等身,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经学家、教育家。对其入、其著、其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入探讨传统学术在中西、新旧彼此交织的中国近代文化递嬗中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和艰难处境。张纹华的《简朝亮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又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与研究角度。作为首本系统探讨简氏生平与学术思想的专著.它对学界深入研究简朝亮、朱次琦、“九江学术”甚至清末民初的岭南学术都有重要的启引作用。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该书中存在很多失误,对其发挥更大的学术价值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中外化交流大潮的激荡下,岭南近代诗人群体禀具了“创作个性新质”、“人格素养新质”和“学观念新质”。3种“新质”决定了他们在面对崭新的近代诗歌题材时表现出特殊的表达能力与表达习惯,体现了岭南近代诗歌与古代诗歌相异的风格,反映了岭南近代诗歌风格的历史性嬗变。嬗变后的岭南近代诗歌表现为史诗式风格、新组诗风格、杂歌谣风格等3种基本风格类型,它们是对中国传统诗歌风格的挑战、叛逆与超越,对近代及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简朝亮是岭南著名经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与康有为同为“九江学派”核心人物,然百年来简氏之名终为康所掩。2008年10月,“简朝亮学术研讨会”在广东顺德召开,使简氏著述与版本、生平与思想、文学创作等研究取得较大突破。然对简氏研究还须在著述整理出版、深化细化研究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从青葱年少、人至中年到步入知天命之年,近代广东名儒简朝亮以诗作记下每一段的所思所悟。独漉意象、江门意象、黄花意象、阳山意象等使简朝亮长达40年的诗歌生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烙下简朝亮作为一位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印记。  相似文献   

5.
"浊世剩儒真"——岭南大儒简朝亮笃实沉潜、经明行修、著述等身,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经学家、教育家。对其人、其著、其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入探讨传统学术在中西、新旧彼此交织的中国近代文化递嬗中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和艰难处境。张纹华的《简朝亮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又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与研究角度。作为首本系统探讨简氏生平与学术思想的专著,它对学界深入研究简朝亮、朱次琦、"九江学术"甚至清末民初的岭南学术都有重要的启引作用。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该书中存在很多失误,对其发挥更大的学术价值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22,(1):58-64
唐宋时期岭南诗歌是以形“雅”与意“正”为核心的美学思想构建的滥觞,形“雅”外化为诗歌摒弃华靡,而崇尚古雅,意“正”则内聚为在“进”时匡时济世、导扬讽喻,在“退”时通达自然、独善其身。岭南古朴的民风、“曲江规矩”的传承以及儒释道在岭南的融合正是岭南诗歌美学思想形成持久稳定的重要因素,也由此影响明清岭南诗派审美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孝经集注述疏》是近代岭南著名经学家、教育家简朝亮晚年的一部重要的经学著作,其经义该恰、折衷汉宋古今文精华,疏解由浅入深,且在学术思想、疏解经文等方面都有其显著的特色。全书贯穿着简氏从辨伪存真、正本清源到品评旧说、推陈出新再到褒扬元典、务明经术的思想脉络,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读书堂集》是近代广东名儒简朝亮的诗文集。以文人之文为例,简朝亮的文章创作广涉书、表、传记、祭文、碑铭文等诸种文体,构成以文叙事、以文怀人两部分内容,反映简朝亮的人生经历与比较独特的文人世界。喜欢引经据典与喜用“也”字,是简朝亮文章创作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9.
惠州被誉为“中国小小说之乡”,在小小说领域取得了不少傲人的成就,形成了令人瞩目的“惠州小小说现象”。惠州地处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文化交接处,其小小说创作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在意象与叙事上都蕴含着丰富的“岭南”元素。惠州小小说的“岭南”意象展现了岭南的自然风貌、社会风貌与人文风貌,其叙事过程的“岭南”元素亦呈现了岭南质朴温和、关注人性和晓畅活泼的特点,从中可以窥见惠州小小说的特点与成就。  相似文献   

10.
苏曼殊诗歌深得近代日本文化之精髓,与西方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给中国近代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诗中忧郁的情调是日人哀物性格、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思想与近代中国主情诗歌的融合;静美的品格表达了大和民族的审美情趣,并打下了西方文艺思潮涤荡下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的烙印;平淡的话语传递了清新的情思,将日本文学言文合一的倾向引入了中国诗歌领域。其忧郁、静美、清新的诗歌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序曲。  相似文献   

11.
严羽《沧浪诗话》中对王建乐府备极推崇,在《诗体》中单立“王建之体”。独具卓绝之姿的王建乐府是诸种艺术因子的结合体:精辟深刻的炼意、清幽平远的诗格、道人难道的笔触、反复致意的表达、以意配韵的流转、重笔硬收的结构、奇崛不凡的结句。  相似文献   

12.
王俭年谱     
我编写这个《年谱》实际上是将王俭的一些生平事迹和诗、在按年编排的同时向研究展示王俭之梗概,以为王俭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重要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3.
王建是唐代诗苑中一位才情富赡的诗人。其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而百首宫词联章,更是王建首创,被誉为“宫词之祖”,对五代以后的官词创作影响很大。然而长期以来,不仅王建集的校勘笺释工作一直无人问津,而且由于两《唐书》无传,使得王建的生平仕履存在不少疑点。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王建生平及其作品的整理研究与唐代其他著名诗人相比,明显涩后。而王宗堂先生的力作《王建诗集校注》一书的问世,不仅解决了王建研究的诸多缺憾,而且在许多方面将王建研究推向前沿,开创王建研究的全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著作丰富,今留存诗歌约九千三百首。在这近万首题材广阔、风格各异的诗篇中,流传最广、质量最高,最能代表他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的是那些爱国诗篇。陆游以诗歌为武器,从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投降主义;同情人民疾苦等几个方面在南宋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赋予了爱国主义以特殊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唐代隐逸诗僧寒山曾流传诗作三百余首,佛理禅机贯穿始终,赋予其诗意蕴悠远玄妙,气质超凡脱尘,风格清新脱俗。寒山诗因其特色迥异独行于世,尤其在美国风行一时,影响深远。斯奈德寓禅宗情愫于个人创作风格之中,从其生态思想出发,选译了寒山诗二十四首。综观其译作,禅宗生态美学思想氤氲其间,这种以"禅"解诗的译文,纵然与原诗之"禅"难免不失偏颇,然却已是别有洞天。  相似文献   

16.
张籍现存450余首诗中有30多首重出于他人诗集,对于这些"重出"诗,佟培基《张籍诗重出甄辨》已作比较深入地考辨,本文就佟文未考定的、证据不足的两首重出诗作补充甄辨。认为《送李评事游越》确为张籍之作;《赠项斯》为王建之作,题应为"寄贾岛"。  相似文献   

17.
田间是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乡土诗人。田间是以写乡土诗而登上诗坛的。他一步入诗坛就注视着他的家乡扬子江两岸荒芜的乡村和贫苦的农民,成为左翼诗坛上一位最年轻的歌手。纵观田间漫长的创作生涯,他是20世纪诗坛上同中国农民生活时间最长,生活或走访地区最广,创作以农民、乡村、土地为主题作品最多的诗人,他创作了中国20世纪文人创作的最长的表现乡土、表现农民命运的叙事史诗《赶车传》。田间的诗作不仅表现了乡俗民情,而且反映了20世纪中国农民的反抗斗争,表现了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田间是一位热情澎湃的歌者,是一位不倦地进行诗歌艺术探索和辛勤革新的诗人。田间对民歌是情有独钟的,他在学习民歌、吸收外国诗歌的特点和继承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突破自己,追求着一种农民喜闻乐见的诗体形式和诗歌语言。  相似文献   

18.
启蒙意识与民本意识和自审意识的交织。构成了唐加勒克诗歌的思想丰富性。那些彼此矛盾又互相补充的思想,成就了他诗歌的丰富与博大。  相似文献   

19.
六朝时期,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青年时期,人类的思想刚刚开始觉醒,没有成熟的环境和思想可以认识理解陶渊明的智慧,陶渊明不被接受显然是合情合理的。即便有像钟嵘这样的伯乐能够发现陶渊明,也是流于表面的认识,加之受到整个时代思潮的影响,因此《诗品》中将陶渊明置之于中品符合钟嵘本意,这也是文化大环境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李商隐诗歌《井泥四十韵》,其创作年代众说纷纭。然而,联系这首诗歌所流露的思想情绪与李商隐的生平事迹,运用“诗史互证”之方法去考察,同时结合古籍版本中李商隐诗集的篇目编次情况,在诸种说法当中以“大中十二年”说较为可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